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汽车点评车叔 1640浏览 2025-06-05 IP属地: 未知

2025 年的中国车市,犹如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台前幕后的交锋与博弈持续吸引着公众目光。继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抛出 “车圈恒大论” 引发行业震动后,华为与小米两大科技巨头的高层再度掀起舆论风暴。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5 月 31 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系列言论,与小米高管的隔空回应,将这场始于消费电子领域的恩怨情仇推向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高潮。当华为遭遇小米,这场交锋的本质究竟是技术主导权的争夺,还是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较量?

事件回顾

在 5 月 31 日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作为压轴嘉宾的余承东以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营销变革” 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看似隐晦却直指核心的发言。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他指出,“传统媒体广告在社交网络时代已失效,某些跨界企业仅凭一款车型就能卖爆市场,即便产品本身存在质量、智能驾驶等方面的不足,但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流量运营能力,仍能实现销量碾压。” 这番言论虽未点名,但结合其提到的 “单一车型”“跨界企业” 等关键词,外界普遍认为其矛头直指小米汽车及其首款车型 SU7。

余承东进一步强调,华为在智能驾驶、电池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投入巨大,产品综合性能远超竞品,却在销量上 “连零头都赶不上”。他甚至直言,“按照华为的质量标准,中国部分车企的电池根本无法通过检测,一台车都发不了货。” 尽管其媒体助理在台下多次示意,但余承东仍坚持表达了对行业乱象的不满。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面对余承东的连环炮轰,小米方面并未选择沉默。5 月 31 日晚,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率先在社交媒体发文,强调小米 SU7 的市场成功源于 “十倍投入做一辆好车” 的产品力,并引用莫言名言 “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暗指华为的言论实为酸葡萄心理。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6 月 1 日,雷军在公布小米 5 月交付量时,同样引用上述莫言名言,随后虽删除文案但保留配图。同日,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则以明代解缙的诗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进行文化层面的反击,暗讽华为 “技术虚浮”。

积怨由来

个人看来,小米与华为的积怨由来已久,这场纷争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 2014 年的点胶门事件。当时,有网友质疑小米 4 手机芯片未进行点胶处理,存在质量隐患。雷军随即在微博公开质问 “黑稿出自哪家友商”,并直指华为荣耀团队 “无节操摸黑”。余承东则回应称 “无法控制网友言论自由”,双方围绕工匠精神与 网络暴力展开激烈交锋。最终,双方虽未分出胜负,却为后续的口水战模式奠定了基础。

2023 年,双方因折叠屏手机技术再度交锋。小米发布龙骨转轴技术后,余承东在华为花粉年会上指责其 “抄袭华为双旋水滴铰链”,并称 “龙骨是不存在的概念”。小米随即通过专利对比和拆机实测证明,其龙骨转轴采用 “3 级杆组、5 构件 7 低副” 设计,与华为技术存在本质差异。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随着双方跨界造车,竞争焦点从消费电子转向智能汽车。2024 年,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强调解决用户痛点,推出 32 个收纳位和 99 元车载手机支架;而余承东则在华为鸿蒙生态沟通会上调侃 “手机支架是导航不行的遮羞布”,力推鸿蒙车机的 “无感连接”。这一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三层镀银之争便接踵而来。雷军宣称小米 SU7 前挡风玻璃采用三层镀银工艺以提升防晒性能,余承东则以 无线电专业背景质疑其影响手机信号。尽管雷军公开辟谣,但后续小米为部分车主更换前挡玻璃的举动,仍引发了外界对技术妥协的猜测。

行业透视

说到底,华为的 “技术溢价” 与小米的 “流量红利” 本质上是两种商业模式的较量 ,前者依赖研发投入构建护城河,后者通过用户运营实现规模效应。

其中华为的技术路径以全栈自研为核心,例如从鸿蒙车机到 ADS 4.0 智驾系统,华为均强调技术领先性。然而,这种技术至上的策略在流量时代遭遇挑战 ,SU7凭借年轻人的第一台轿跑定位,形成碾压式传播,风头盖过了一众友商,其中自然也包括鸿蒙智行的四界。

而一直以来,小米的流量策略都是以用户心智占领为核心,通过创始人 IP 运营、社交媒体裂变和场景化营销实现快速破圈。这一套路,小米如今玩的愈发得心应手,而过度依赖流量也其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的几次翻车事件,正是小米遭到流量反噬的典型标志。

小米华为高管隔空开撕,余承东开炮背后究竟为哪般?

个人看来,对于行业而言,两者的竞争推动了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其中华为的智驾技术、小米的生态整合,均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但与此同时,诋毁式竞争也可能损害行业公信力,这种风气着实要不得!

车叔总结

雷军与余承东的十年恩怨,从手机支架吵到质量标准,表面这是两人性格与路线的碰撞,深层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阵痛。当市场理性回归,这场始于口水战的行业大考,终将以技术深度与用户信任作为最终评分标准。毕竟,汽车的战场不在微博热搜上,而在每一条延伸向远方的公路上!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