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中国车市,犹如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台前幕后的交锋与博弈持续吸引着公众目光。继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抛出 “车圈恒大论” 引发行业震动后,华为与小米两大科技巨头的高层再度掀起舆论风暴。
5 月 31 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系列言论,与小米高管的隔空回应,将这场始于消费电子领域的恩怨情仇推向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高潮。当华为遭遇小米,这场交锋的本质究竟是技术主导权的争夺,还是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较量?
事件回顾
在 5 月 31 日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作为压轴嘉宾的余承东以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营销变革” 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看似隐晦却直指核心的发言。
他指出,“传统媒体广告在社交网络时代已失效,某些跨界企业仅凭一款车型就能卖爆市场,即便产品本身存在质量、智能驾驶等方面的不足,但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流量运营能力,仍能实现销量碾压。” 这番言论虽未点名,但结合其提到的 “单一车型”“跨界企业” 等关键词,外界普遍认为其矛头直指小米汽车及其首款车型 SU7。
余承东进一步强调,华为在智能驾驶、电池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投入巨大,产品综合性能远超竞品,却在销量上 “连零头都赶不上”。他甚至直言,“按照华为的质量标准,中国部分车企的电池根本无法通过检测,一台车都发不了货。” 尽管其媒体助理在台下多次示意,但余承东仍坚持表达了对行业乱象的不满。
面对余承东的连环炮轰,小米方面并未选择沉默。5 月 31 日晚,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率先在社交媒体发文,强调小米 SU7 的市场成功源于 “十倍投入做一辆好车” 的产品力,并引用莫言名言 “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暗指华为的言论实为酸葡萄心理。
6 月 1 日,雷军在公布小米 5 月交付量时,同样引用上述莫言名言,随后虽删除文案但保留配图。同日,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则以明代解缙的诗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进行文化层面的反击,暗讽华为 “技术虚浮”。
积怨由来
个人看来,小米与华为的积怨由来已久,这场纷争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 2014 年的点胶门事件。当时,有网友质疑小米 4 手机芯片未进行点胶处理,存在质量隐患。雷军随即在微博公开质问 “黑稿出自哪家友商”,并直指华为荣耀团队 “无节操摸黑”。余承东则回应称 “无法控制网友言论自由”,双方围绕工匠精神与 网络暴力展开激烈交锋。最终,双方虽未分出胜负,却为后续的口水战模式奠定了基础。
2023 年,双方因折叠屏手机技术再度交锋。小米发布龙骨转轴技术后,余承东在华为花粉年会上指责其 “抄袭华为双旋水滴铰链”,并称 “龙骨是不存在的概念”。小米随即通过专利对比和拆机实测证明,其龙骨转轴采用 “3 级杆组、5 构件 7 低副” 设计,与华为技术存在本质差异。
随着双方跨界造车,竞争焦点从消费电子转向智能汽车。2024 年,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强调解决用户痛点,推出 32 个收纳位和 99 元车载手机支架;而余承东则在华为鸿蒙生态沟通会上调侃 “手机支架是导航不行的遮羞布”,力推鸿蒙车机的 “无感连接”。这一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三层镀银之争便接踵而来。雷军宣称小米 SU7 前挡风玻璃采用三层镀银工艺以提升防晒性能,余承东则以 无线电专业背景质疑其影响手机信号。尽管雷军公开辟谣,但后续小米为部分车主更换前挡玻璃的举动,仍引发了外界对技术妥协的猜测。
行业透视
说到底,华为的 “技术溢价” 与小米的 “流量红利” 本质上是两种商业模式的较量 ,前者依赖研发投入构建护城河,后者通过用户运营实现规模效应。
其中华为的技术路径以全栈自研为核心,例如从鸿蒙车机到 ADS 4.0 智驾系统,华为均强调技术领先性。然而,这种技术至上的策略在流量时代遭遇挑战 ,SU7凭借年轻人的第一台轿跑定位,形成碾压式传播,风头盖过了一众友商,其中自然也包括鸿蒙智行的四界。
而一直以来,小米的流量策略都是以用户心智占领为核心,通过创始人 IP 运营、社交媒体裂变和场景化营销实现快速破圈。这一套路,小米如今玩的愈发得心应手,而过度依赖流量也其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最近一段时间的几次翻车事件,正是小米遭到流量反噬的典型标志。
个人看来,对于行业而言,两者的竞争推动了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其中华为的智驾技术、小米的生态整合,均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产品体验。但与此同时,诋毁式竞争也可能损害行业公信力,这种风气着实要不得!
车叔总结
雷军与余承东的十年恩怨,从手机支架吵到质量标准,表面这是两人性格与路线的碰撞,深层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阵痛。当市场理性回归,这场始于口水战的行业大考,终将以技术深度与用户信任作为最终评分标准。毕竟,汽车的战场不在微博热搜上,而在每一条延伸向远方的公路上!
9月26日,岚图汽车全新旗舰SUV泰山震撼首秀。更令人惊喜的是,岚图设计团队首次解密了这款车型从概念到量产的9张珍贵手稿,完整呈现其设计进化轨迹。这些手稿生动诠释了岚图'天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2025年9月29日,武汉】即日起,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来新一轮OTA升级,体验更舒适,场景博弈能力更强,岚图旗下SUV双子星全新岚图知音与岚图FREE+成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
近日,上汽荣威旗下全新插电混动车——荣威M7 DMH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3款车型,限时售价8.58-10.28万。荣威M7 DMH是上汽设计中心全球设计副总裁约瑟夫·卡班加盟上汽
近日,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登陆济南,以128万元上市价标定高端市场基准。在“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远近红外夜视系统等颠覆性
即便在漫长的汽车销售历史上,传统4S店已经成为车企打开销路的主要模式,但近几年宝马下滑的销量与承压的利润,还是揭开了这一模式背后的残酷现实:传统4S店已经无法为宝马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邵明峰:跟随比都有面、跟随比都舒适邵明峰:跟谁比都有面、跟谁比都舒适、跟谁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跟随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补全长续航关键拼图,智能越野体验再升级!9月29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长续航新成员——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6.99
比亚迪出海再秀亮眼成绩。比亚迪8月乘用车出口量达79603辆,同比增长154.5%,增速居首;1-8月累计出口601065辆,宋PLUS新能源以166699辆成为车型出口冠军。在欧
大尺寸SUV元年,从岚图泰山、腾势N8L、沃尔沃XC70再到爆款极氪9X,为什么大厂们在高端车上舍弃增程了?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市场格局。资本动作与战略调整密集交织,技术竞速的紧迫感与规模扩张的焦虑感并存,行业亟需找到破局的核心路径。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并未追逐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日前,奇瑞汽车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瑞虎8的车型官图。该车定位中型SUV,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轴距加长115mm,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尺寸方面,全新瑞虎8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
9月28日晚,smart旗下中型SUV——smart精灵#5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作为该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
9 月 26 日晚,一场名为 “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 —— 时代风尚之夜” 的盛典格外吸睛,这是岚图汽车联合抖音、费加罗 FIGARO 共同打造的视觉盛宴。就在这场活动上,岚图全新车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近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轿车深蓝L06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新车将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并首次搭载京西第四代磁流变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10万级SUV这一红海战场,“性价比”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当北京越野在9月27日雁栖湖畔的发布会上,宣布BJ30旅行家以“旅行焕新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