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诞生于战斗机上的配置,平视显示器(Head-Up Display,简称HUD)最大的价值,就是让驾驶员在视线尽可能不离开路面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然而,目前HUD想要完全取代仪表,依然面临着清晰度不足、容易让人晕眩、难以应对背光等问题。但伴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进步,如今困扰HUD的这些问题正在被逐渐克服。
近日,小鹏汽车联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一同发布了即将在新车型G7上搭载的新一代车载AR-HUD方案——「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宣称让AR-HUD变成了能够真正好用的配置。它到底对驾驶体验有多大的提升?我们从HUD的发展说起。
高大上的HUD,为什么用着“闹心”?
HUD在汽车上的应用,其实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1988年,通用就已经在量产车上引入了HUD配置。直到今天,HUD已经发展成了C-HUD、W-HUD、AR-HUD等多种类别。
早期的C-HUD,只能显示车速、警告灯等一些基本信息,而且无法直接将信息投影到挡风玻璃上,需要一块额外的树脂板来作为“显示屏”,清晰度也不够高。但如今AR-HUD的已经全面在市场上铺开,它不但已经克服了这些问题,而且能够显示的信息量也远超以往:智驾、导航、多媒体、360全景影像……等等。
然而,HUD至今依然没有完全取代仪表,因为当下很多车型的AR-HUD,依然存在不小的问题:强光、雨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视线模糊;图像抖动或延迟导致的晕眩眼花;冗杂信息的堆叠导致对实际视野的干扰……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都是硬件能力的上限,和粗糙的软件算法带来的,使得HUD显示的虚拟信息,和视野中的真实道路“格格不入”,让人难以信任。
「追光全景」如何破局?高性能硬件+AI赋能
此次小鹏联合华为发布的全新HUD,和传统的HUD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它并不只是将信息投影在路面上,更是深度融入了G7身上强大的感知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得HUD带来了能够根据道路环境实时渲染、并且真正贴合驾驶者需求来进行指引的信息交互体验。
硬件方面,「追光全景」HUD系统拥有高达12000nits的亮度,比普通HUD足足亮了3倍,而且对比度高达1800:1。这使得它的投影足够清晰,甚至直面正午时分的阳光直射,同时在暗光环境下依然能保证图像锐度,而不是糊成一片;另外,它的成像距离高达10米,是传统HUD焦距的5倍以上,使得眼睛能够最大限度地兼顾路面和HUD图像,无需频繁变焦。
除了强悍的硬件能力之外,借助高超的算法,它的图像也拥有了能够实时同步路况的能力。
通过算法,一方面它能消除由于HUD的透镜结构而带来的图像变形,另一方面它的信息更新延时仅有100毫秒,不但能实时构建道路三维模型,让虚拟车道线与真实路面严丝合缝,而且对于路面突然冒出来的行人、车辆等障碍物,以及路面的交通标识等信息的捕捉更加及时。
凭借着高规格的硬件、功能强大的算法,它真正实现了“看得清”、“不犯晕”、“看得准”,让如今的AR-HUD真正实现了超越仪表的信息指引能力。
高性能的HUD,如何发挥更好的指引作用?
凭借着HUD的高性能,小鹏在G7上设计出了全新的AR光毯功能,简而言之就是用光束的形式,直接在地上“铺”出一条动态的引导光带,就如同赛车游戏中路面自带的发光轨道领着车子走。
凭借智驾系统的精确感知,结合算法对于贴合环境的修正能力,这条光带不但能非常完美的贴合路面,而且能准确地指引各种复杂的路口。基于此,根据导航、主动安全辅助、智驾三种不同的功能使用场景,「追光全景」系统设计出了针对性的场景指引方式。
导航场景下,除了通常的语音提示之外,HUD还可以生成智能化的绿色“光毯”,直接“贴合”在地面。它还有着精确指引复杂路口的能力,譬如在多分岔路中,直接指向正确的路口,并给其它路口打上红色的“X”,杜绝错误的理解;对于环岛、即将出现的长实线、公交限行道等复杂路况,它都会拥有更实时、更准确的指引。
针对盲区预警、横向预警、窄路辅助等主动安全辅助功能,「追光全景」也有着比传统HUD更精确的警示能力。譬如遇到从侧面盲区突然冲出的行人、车辆等移动障碍物时,HUD能够迅速在其身上打上红色的三角标,并且通过闪烁的单边高亮光斑预警,警示方式简洁易懂;在泊车、窄路行驶、侧方来车等场景下,HUD能显示出清晰的侧方影像,配合更高的对比度,观察更清楚;甚至在雨雾等恶劣天气里,“光毯”和障碍物标记依然能正常准确提示。
在小鹏最为擅长的智驾场景下,「追光全景」没有像其它厂商的智驾那样,一股脑地将SR渲染图“堆”到实现上,提示的呈现方式对用户更加友好。此时的“光毯”将从绿色变为蓝色,将车辆系统接下来要做的动作,通过“光毯”的提示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不但能很好地区分LCC和领航功能状态,而且包括变道等待、避让前车、减速、路口停车等待等复杂状态都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消除用户对于智驾系统的不信任感。
结语
这套HUD系统,不但有很强大的性能,而且功能的设计都深度贴合了实际行车的复杂场景,做到了真正克服对于这类场景的指引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盲目堆砌信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交互设计非常简洁,并且指引更准确,能让用户真正感觉到HUD的好用之处。
可以说,像「追光全景」这样的AR-HUD,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样的新技术才是好科技:
不炫技:用“光毯”代替复杂箭头,文盲也能看懂;不打扰:危险预警只在必要时出现,平时“隐身”;不学习:无需看说明书,上车即用。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记“低头看导航”是什么体验——因为路,本就该抬头走。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