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鹏G7和小米YU7谁在吹牛逼,他们距离Model Y还有多少个身位

小鹏G7和小米YU7谁在吹牛逼,他们距离Model Y还有多少个身位

阿川说车 1041浏览 2025-07-04 IP属地: 未知

近一个月以来,纯电SUV市场有两款重磅车型,它们分别是小米YU7和小鹏G7。继小米YU7上市并且完成“爆单”壮举后,小鹏G7也已经于7月3日正式上市,“国产双7”正式加入到与特斯拉的对垒当中。

在此前,特斯拉Model Y牢牢掌控着SUV市场的销量节奏,这款车已经连续很久霸占了中国市场SUV车型的销冠地位。所谓销冠的意义,就是树起一个目标,让其他人来赶超。当年的SUV销冠哈弗H6一样,有它才有后来的CS75PLUS以及星越L。

如今,小米YU7和小鹏G7都想把Model Y取而代之,那么从产品力来看,它们有可能做到吗?


事实证明,纯电车的核心仍然在于“电”

尽管特斯拉Model Y被很多人吐槽“内饰简陋”,但在强大的三电技术、超高的驱动效率和良好的驾控体验面前,这款车的内饰弱点其实已经被掩盖。笔者在此前统计过一个数据,发现有60%以上的特斯拉车主,购买特斯拉Model 3或者Model Y,就是为了扎实的续航、可靠的三电以及良好的操控性能。

Model Y已经把自己的“核心秘方”摆出来了,其余车企为啥迟迟未能赶超?除了技术问题外,我觉得更大的局限性在于“造车思维”。


举个例子,包括小米YU7在内,很多国产中高端纯电SUV的竞争思路还是依靠堆量、堆料来吸引大家。例如小米YU7,它的中配车型(四驱Pro)用上了总计365kW的双电机,零百加速时间仅需4.27秒;同时得益于96.3kWh的电池,其CLTC续航可达770Km。这些数据,比同规格的Model Y更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后驱版车型的电池容量只有62.5kWh、四驱版也只有78.4kWh。在使用小电池的同时,Model Y的续航里程分别可达593Km、719Km并且续航达成率很可观。这背后的电驱技术和电池管理技术,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那么在目前,最有潜力与Model Y比三电技术的一款车,还是小鹏G7。这款车虽然只搭载了80.8kWh的电池组,却能带来702Km的续航。与此同时,这款车的后置单电机也拥有218kW的功率储备,整车的动力性能合格。


这种“小电池长续航+全系单电机”的逻辑,其实与Model Y颇为类似。小鹏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800V碳化硅平台效率提升以及全系后驱单电机布局,实现了整车轻量化的优势。

小鹏G7超长续航版车型的整备重量为2.56吨,比小米YU7后驱版轻了两百公斤左右,直比Model Y后驱版重了不到130公斤。由此,小鹏G7的轻量化车身,配合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的悬架,也能带来不错的操控属性。

其实从三电指标来看,小鹏G7的效率与Model Y仍然具备一定的差异,但这已经是国产纯电动SUV中最接近Model Y的表现了。如果从这一层面来看的话,小鹏G7是有实力去和Model Y“硬刚”的。当然,这也需要其他的产品力来打辅助。


抛开特斯拉情结,小鹏小米都很强

在特斯拉刚一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个来自北美的品牌就在持续推销马斯克“技术狂人”的人设。所以说起来,马斯克才是汽车界的“鼻祖级网红”,雷军都还得往后稍稍。

当然,特斯拉的“技术狂人营销”也非常的成功。特斯拉的FSD辅助驾驶技术、车机系统的锐龙芯片,在国内认可度非常高。但是,特斯拉真就是最强的吗?


如果走出特斯拉的信息茧房,就会发现小鹏G7和小米YU7,都是个顶个的能打。其中,小鹏G7部署了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三芯”叠加起来的有效算力可达2200TOPS,是目前量产车型中的算力第一。

而小米YU7也完成了很多科技创新,例如这款车挡风玻璃下缘的天际屏,看上去比特斯拉Model Y的单屏体系更帅气、更有科技感。

如果要实打实地论智能科技实力,特斯拉其实很难比得过国产品牌。就拿芯片来说吧,Model Y采用的AMD锐龙芯片,虽然性能强大,可终归也就是一颗桌面级芯片。而小鹏、小米都在想法设法提升芯片算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住了车规级的底线。


再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感知得更清楚一些。

特斯拉的FSD驾驶辅助系统(特斯拉曾成为自动驾驶),其核心原理就是依赖摄像头和算法在车内构造起世界大模型,然后再基于特斯拉的驾驶逻辑进行操作。

很多购买了FSD的用户,都或多或少体验过“车辆自己闯黄灯”、“随意压导流线”这样的问题。总结一句话,FSD确实好用,但过于激进,真正完全放任它去开的话驾照分可能都不够扣。


那么,在小鹏G7和小米YU7两款车上,又是怎样的表现?

其实小米YU7的驾驶辅助系统偏向于保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组合起来的融合感知技术再加上端到端大模型,能带来比较常规的驾驶辅助体验。

而小鹏G7则介于其他两者之间,这款车也采用了纯视觉体系。只不过,小鹏所做的准备更加充足一些。一方面,在2200TOPS算力为辅助驾驶提供了更高的冗余量;VLA-OL模型可以让驾驶辅助系统实时分析车辆周围环境,理解驾驶指令,并迅速做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所以,在国产品牌里,无论是保守智能路线还是激进智能路线,它们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其实会比特斯拉更好。唯一的问题,还是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太大,大家似乎更愿意选择相信特斯拉。


特斯拉的品牌信息茧房,该如何突破?

连AI都知道:“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革命的领导者,拥有极强的品牌号召力和科技光环。它定义了现代智能电动汽车的标准,吸引了大量追求创新、科技和前卫的消费者。”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选择特斯拉可能会经过很慎重的考虑。特斯拉这个品牌,虽然也可以称为新势力,但它是目前所有新势力品牌中资格最老的一家。所以,选特斯拉就代表着稳定与可靠。

此时,小鹏和小米又该如何破局?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时间去历练。当小鹏、小米都沉淀下来并且拥有扎实的市场口碑之后,只要它们的产品力不拉胯,那迟早有一天会轮流坐庄。当然对于小米来说,优势可能更大一点。小米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流量属性的品牌,它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千呼百应,只要不被流量反噬、造车不出错的话,总有一点能追赶特斯拉。


那么对于小鹏来说,这家企业可能并没有泼天的流量。无论是何小鹏还是王凤英,他们都更加希望用产品力来说话。所以在声量造势方面,小鹏要吃力一些。不过没关系,因为在我看来,小鹏才是汽车界真正的“小米”。

在此前,小鹏MONA M03已经在十五万以内的纯电家轿市场“卖爆”;而此次小鹏G7上市,这款车19.58万到22.58万的售价区间也很给力。当然,这样的价格优势赋能,自然可以吸引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所以,小鹏G7这款车更适合慢慢来,大家总会发现其闪光点的。


结语:

从某种程度来说,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神话,更像是一场由流量、技术、口碑交织起来的经典好莱坞大片。这样的好莱坞大片,纵使再精彩也总有落幕的时候。在神秘的东方,有一股新势力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我相信,无论是小鹏还是小米,它们在阅历、经验增长之后,一定能用自己技术来成功挑战前者。


当然,特斯拉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个电动车的品类。对于小鹏、小米这样的新车企来说,如果它们谁能继续开创一个主流新品类,那么谁就真正有机会成为新一届的“特斯拉”。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阿川说车 2.7万粉丝    2486作品 关注 资深汽车评论员 20年汽车新闻工作经验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