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纯电SUV市场有两款重磅车型,它们分别是小米YU7和小鹏G7。继小米YU7上市并且完成“爆单”壮举后,小鹏G7也已经于7月3日正式上市,“国产双7”正式加入到与特斯拉的对垒当中。
在此前,特斯拉Model Y牢牢掌控着SUV市场的销量节奏,这款车已经连续很久霸占了中国市场SUV车型的销冠地位。所谓销冠的意义,就是树起一个目标,让其他人来赶超。当年的SUV销冠哈弗H6一样,有它才有后来的CS75PLUS以及星越L。
如今,小米YU7和小鹏G7都想把Model Y取而代之,那么从产品力来看,它们有可能做到吗?
事实证明,纯电车的核心仍然在于“电”
尽管特斯拉Model Y被很多人吐槽“内饰简陋”,但在强大的三电技术、超高的驱动效率和良好的驾控体验面前,这款车的内饰弱点其实已经被掩盖。笔者在此前统计过一个数据,发现有60%以上的特斯拉车主,购买特斯拉Model 3或者Model Y,就是为了扎实的续航、可靠的三电以及良好的操控性能。
Model Y已经把自己的“核心秘方”摆出来了,其余车企为啥迟迟未能赶超?除了技术问题外,我觉得更大的局限性在于“造车思维”。
举个例子,包括小米YU7在内,很多国产中高端纯电SUV的竞争思路还是依靠堆量、堆料来吸引大家。例如小米YU7,它的中配车型(四驱Pro)用上了总计365kW的双电机,零百加速时间仅需4.27秒;同时得益于96.3kWh的电池,其CLTC续航可达770Km。这些数据,比同规格的Model Y更强。
但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后驱版车型的电池容量只有62.5kWh、四驱版也只有78.4kWh。在使用小电池的同时,Model Y的续航里程分别可达593Km、719Km并且续航达成率很可观。这背后的电驱技术和电池管理技术,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那么在目前,最有潜力与Model Y比三电技术的一款车,还是小鹏G7。这款车虽然只搭载了80.8kWh的电池组,却能带来702Km的续航。与此同时,这款车的后置单电机也拥有218kW的功率储备,整车的动力性能合格。
这种“小电池长续航+全系单电机”的逻辑,其实与Model Y颇为类似。小鹏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800V碳化硅平台效率提升以及全系后驱单电机布局,实现了整车轻量化的优势。
小鹏G7超长续航版车型的整备重量为2.56吨,比小米YU7后驱版轻了两百公斤左右,直比Model Y后驱版重了不到130公斤。由此,小鹏G7的轻量化车身,配合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的悬架,也能带来不错的操控属性。
其实从三电指标来看,小鹏G7的效率与Model Y仍然具备一定的差异,但这已经是国产纯电动SUV中最接近Model Y的表现了。如果从这一层面来看的话,小鹏G7是有实力去和Model Y“硬刚”的。当然,这也需要其他的产品力来打辅助。
抛开特斯拉情结,小鹏小米都很强
在特斯拉刚一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个来自北美的品牌就在持续推销马斯克“技术狂人”的人设。所以说起来,马斯克才是汽车界的“鼻祖级网红”,雷军都还得往后稍稍。
当然,特斯拉的“技术狂人营销”也非常的成功。特斯拉的FSD辅助驾驶技术、车机系统的锐龙芯片,在国内认可度非常高。但是,特斯拉真就是最强的吗?
如果走出特斯拉的信息茧房,就会发现小鹏G7和小米YU7,都是个顶个的能打。其中,小鹏G7部署了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三芯”叠加起来的有效算力可达2200TOPS,是目前量产车型中的算力第一。
而小米YU7也完成了很多科技创新,例如这款车挡风玻璃下缘的天际屏,看上去比特斯拉Model Y的单屏体系更帅气、更有科技感。
如果要实打实地论智能科技实力,特斯拉其实很难比得过国产品牌。就拿芯片来说吧,Model Y采用的AMD锐龙芯片,虽然性能强大,可终归也就是一颗桌面级芯片。而小鹏、小米都在想法设法提升芯片算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住了车规级的底线。
再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感知得更清楚一些。
特斯拉的FSD驾驶辅助系统(特斯拉曾成为自动驾驶),其核心原理就是依赖摄像头和算法在车内构造起世界大模型,然后再基于特斯拉的驾驶逻辑进行操作。
很多购买了FSD的用户,都或多或少体验过“车辆自己闯黄灯”、“随意压导流线”这样的问题。总结一句话,FSD确实好用,但过于激进,真正完全放任它去开的话驾照分可能都不够扣。
那么,在小鹏G7和小米YU7两款车上,又是怎样的表现?
其实小米YU7的驾驶辅助系统偏向于保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组合起来的融合感知技术再加上端到端大模型,能带来比较常规的驾驶辅助体验。
而小鹏G7则介于其他两者之间,这款车也采用了纯视觉体系。只不过,小鹏所做的准备更加充足一些。一方面,在2200TOPS算力为辅助驾驶提供了更高的冗余量;VLA-OL模型可以让驾驶辅助系统实时分析车辆周围环境,理解驾驶指令,并迅速做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所以,在国产品牌里,无论是保守智能路线还是激进智能路线,它们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其实会比特斯拉更好。唯一的问题,还是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太大,大家似乎更愿意选择相信特斯拉。
特斯拉的品牌信息茧房,该如何突破?
连AI都知道:“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革命的领导者,拥有极强的品牌号召力和科技光环。它定义了现代智能电动汽车的标准,吸引了大量追求创新、科技和前卫的消费者。”
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选择特斯拉可能会经过很慎重的考虑。特斯拉这个品牌,虽然也可以称为新势力,但它是目前所有新势力品牌中资格最老的一家。所以,选特斯拉就代表着稳定与可靠。
此时,小鹏和小米又该如何破局?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时间去历练。当小鹏、小米都沉淀下来并且拥有扎实的市场口碑之后,只要它们的产品力不拉胯,那迟早有一天会轮流坐庄。当然对于小米来说,优势可能更大一点。小米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流量属性的品牌,它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千呼百应,只要不被流量反噬、造车不出错的话,总有一点能追赶特斯拉。
那么对于小鹏来说,这家企业可能并没有泼天的流量。无论是何小鹏还是王凤英,他们都更加希望用产品力来说话。所以在声量造势方面,小鹏要吃力一些。不过没关系,因为在我看来,小鹏才是汽车界真正的“小米”。
在此前,小鹏MONA M03已经在十五万以内的纯电家轿市场“卖爆”;而此次小鹏G7上市,这款车19.58万到22.58万的售价区间也很给力。当然,这样的价格优势赋能,自然可以吸引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所以,小鹏G7这款车更适合慢慢来,大家总会发现其闪光点的。
结语:
从某种程度来说,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神话,更像是一场由流量、技术、口碑交织起来的经典好莱坞大片。这样的好莱坞大片,纵使再精彩也总有落幕的时候。在神秘的东方,有一股新势力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我相信,无论是小鹏还是小米,它们在阅历、经验增长之后,一定能用自己技术来成功挑战前者。
当然,特斯拉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个电动车的品类。对于小鹏、小米这样的新车企来说,如果它们谁能继续开创一个主流新品类,那么谁就真正有机会成为新一届的“特斯拉”。
小鹏G7上市了,价格很香,它有哪些亮点和槽点?哪个配置最值得买?看完这个视频你就知道了
北京现代6月销量逆势大涨,都有哪些看点?
50万级中大型MPV 卖的比别克世纪好 奔驰V级应该怎么选?
212越野车T01的纯粹主义哲学:以性能诠释“快乐”
马自达EZ-6运动版来袭!熏黑套件+19英寸轮毂+红色卡钳,战斗感拉满,内饰升级麂皮材质,科技配置全保留,并增程/纯电双选择,这个级别里你能买到有颜值有操控的合资全球车非它莫属了。
行业|坦克品牌全球累计销量超70万 开创中国越野产业新纪元
油电同强的解法,广汽丰田坚持在做!
就连雷军都说,等不起YU7的就可以考虑一下小鹏的G7,那么这款车,今天晚上就上市了我们来看一下它什么价格。
5年前没人信国产能卖20万,如今被比亚迪汉百万销量打脸!
买车必看!7月车企购车优惠政策大盘点,有购车计划的车友请参考
经典旗舰全面焕新,沃尔沃汽车公布6月销量
优惠不大 百万级“硬派越野”的标杆 奔驰G级适合什么人群入手?
领克的EM-P有何魔力?新版EM-P首搭领克10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新标
7月4日,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0.98万元-12.98万元。新车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采用标准旅行车造型,既保留了轿车的灵动驾控基因又有SUV级的大空间,以颜值、空间、操控、智能、舒享五大维度优势及超70项全系标配,为主......
混动双雄对决!单月大卖12337台的长安启源Q07,能否硬刚宋PLUS?
从260辆到7.6万辆!比亚迪巴西硬核演绎逆袭之路
科技感十足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奥迪A5L值得期待吗?
马自达EZ-6作为一款中型轿车,同时也是全球车,目前官方能给到综合优惠至高4万元,增程版的入门价格不到10万,目前正是入手的最佳时机
探店长安启源Q07:超长续航、超大空间、全新智能,主打低价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