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电动车何以在“穷国”狂飙?

电动车何以在“穷国”狂飙?

汽车商业评论 1006浏览 2025-08-15 IP属地: 未知




作者 / 张诗婕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速度,远超预期。作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挪威拥有全球最高的电动车普及率。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近90%的新购车辆为电动车。

然而,正当人们把视线聚焦在发达国家的电动车市场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悄然迎来电动车的爆发式增长,电动车普及率紧随挪威之后的是新加坡、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

新加坡向电动车的转型并不令人意外,该国平均收入较高,再加上政府的激励政策以及日益完善的充电网络,降低了购买与车辆充电的难度。

但如今,当埃塞俄比亚出台全球首个燃油车进口禁令,尼泊尔以76%的新车电动化率创下新纪录时,不由得让我们思考:这两个GDP总和不及挪威十分之一的国家,为何在电动车的普及方面远超许多发展中国家?

尼泊尔:能源危机催生电动革命


尼泊尔的电动化转型,很大程度上是被一场能源危机“逼”出来的。2015年,印度对尼泊尔实施经济封锁,切断石油供应,这对严重依赖进口燃油的尼泊尔来说犹如一记重创。这场危机让尼泊尔深刻认识到,过度依赖进口燃油,不仅在经济上负担沉重,更对国家安全构成巨大隐患。

面对危机,尼泊尔政府开始寻求破局之道,一系列极具颠覆性的政策创新应运而生。一方面,大幅提高燃油车进口税,税率飙升至180%,让进口燃油车价格变得极为昂贵;另一方面,对电动车则给予极大的政策优惠,最高可达40%的关税减免。这一高一低的税率设置,瞬间改变了市场的经济逻辑,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重新权衡利弊。

与此同时,尼泊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源优势。尼泊尔境内多山,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其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100%。政府以此为依托,大力投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充电网络,让电动车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并且通过优惠电价政策,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降低至燃油车的五分之一。

这一系列政策与资源的协同发力,使得尼泊尔在电动车领域走在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前面。到2024年,尼泊尔新车市场中电动车的占比高达76%,且电动车占新购商用车的50%。尼泊尔政府计划到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私人乘用车25%的目标,并力争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90%。

埃塞俄比亚:禁燃油车进口,电动化突飞猛进


埃塞俄比亚的电动化之路展现了另一种大胆且具有远见的尝试。2024年,埃塞俄比亚实施了全球首个燃油车进口禁令,这一举措看似充满风险,实则深刻反映了该国的现实需求。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长期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老旧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其中的主要源头。而燃油的进口不仅对环境构成压力,也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外汇储备,燃油进口占据了埃塞俄比亚外汇支出的约30%,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在此背景下,埃塞俄比亚政府决定通过立法彻底切断燃油车的进口渠道,全面推进交通的电动化。

这一“断后路”的大胆尝试,迅速在市场上产生了效果。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官方数据显示,当前该国约有8.3%的车辆(约10万辆)为纯电动汽车,这一比例使其在非洲国家中遥遥领先。埃塞俄比亚设定的2030年50万辆电动车上路目标,从当前的市场推进节奏看,正展现出相当明确的可达性。

这种由政策强力驱动的转型加速度,与欧美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欧美早于数年前便提出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规划,但从当下的落地进度与市场反馈来看,其政策愿景与现实推进之间正在拉开差距。

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全球机遇


深入探究尼泊尔和埃塞俄比亚的电动化转型历程,会发现它们背后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

这两个国家都没有遵循传统的“先富后绿”发展路径,而是将电动化视为重塑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发展自主性的战略工具。尼泊尔利用关税政策,巧妙激活本国水电优势,将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埃塞俄比亚则通过禁令,倒逼国内产业向电动化方向转型,以政策力量推动市场变革。

本质上,它们都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弥补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短板,打破了电动化进程完全依赖GDP的固有认知。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电动化转型的进程中一路“狂飙”,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无疑扮演了关键角色。

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8月11日的报道揭示了当地电动车市场的变局:曾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电动车,正被中国车企逐步挤出舞台中央。在2024至2025年,尼泊尔全年售出的16701辆电动车里,中国品牌以 13338 辆的销量拿下79.86% 的市场份额,不仅甩开印度品牌等竞争对手,更以绝对优势重塑了当地电动车市场的结构。

中国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电动车制造能力,而且具备价格竞争力,这使得中国电动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在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国,中国电动车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充足供应,正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可能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电动车发展的“领跑者”。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国,不仅为这些国家的快速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供应保障,更在全球绿色交通的未来发展中具备巨大的合作空间。

未来,通过开展本地组装合作、协同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援助和融资支持等方式,中国可以帮助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进一步强化电动车产业基础,推动绿色交通在这些国家走得更稳、更远,实现互利共赢的绿色发展新局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507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