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BusinessCars 574浏览 2025-08-15 IP属地: 未知

随着2024年全球智能汽车召回量同比激增67%,中国监管部门正通过“标准引领+严格执法”的组合策略,倒逼企业把研发经费从“酷炫功能”转向“安全冗余”。

2025年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是我国首个针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制定的综合性监管政策,标志着政府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规范化管理进入新阶段。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正如工信部专家在政策解读会上强调:“当汽车变成四个轮子的智能终端,其安全标准应该向民航业看齐。”

这份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监管文件,也直指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的四大核心痛点:召回机制、生产一致性、商业宣传规范与事故报告制度,堪称我国智能出行领域的“安全白皮书”,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在9月15日前提交建议。

为OTA戴上紧箍咒

在此次《通知》中,要求企业必须在车辆App、车载系统及用户手册的“黄金位置”清晰标注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边界,用“红绿灯式”的显著提示杜绝消费者将L2级辅助驾驶误解为自动驾驶。某新势力车企产品总监坦言:“这相当于要求我们在所有‘科技感’包装下都必须贴上安全说明书。”

新政强制要求配备“智能守夜人”系统——当监测到驾驶员出现“脱手方向盘”“开车打盹”等危险行为时,需通过“语音警报+方向盘震动+强制降速”三级响应机制,最终触发靠边停车“紧急制动”。

而针对部分企业滥用软件升级掩盖硬件缺陷的行业乱象,文件明令禁止“半夜偷偷推送更新”的行为。所有OTA升级必须完成“备案-测试-验证”三重门,违规者将面临“重点抽查+专项核查”的组合拳监管。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业内人士表示,“月月OTA”已成为许多新能源车企的口号,但某些品牌过去两年OTA频次高达每月1.2次,实为“软件补丁掩盖硬件偷工减料”。

虽然在2025年4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系列解读——汽车软件在线升级(OTA),其中要求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应当按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并确保实施OTA升级活动后的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

但伴随“全民智驾”的狂欢,各大车企OTA依旧马不停蹄。据艾拉比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OTA市场累计推送版本数达到了264个,覆盖60个品牌、183款车型。

此次文件还明确禁止在营销中使用“自动驾驶”“解放双手”等误导性话术,要求所有宣传材料必须像“药品说明书”般准确标注系统能力边界。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建立“智能汽车黑匣子”制度,要求企业必须24小时内上报辅助驾驶相关事故,监管部门将组建“飞行检查队”进行深度调查。这与今年2月发布的准入管理新规、6月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形成监管闭环,构建起“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全链条管理体系。

不难看出,在智能网联汽车愈发成为趋势的情况下,《通知》的发布旨在改变此前OTA升级没有明确依据的现状,也杜绝了车企钻空子、打擦边球的可能性。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虽然《意见稿》对企业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强化安全责任、规范技术验证与宣传等,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合规压力,但长期来看将推动算法、算力升级,促进技术成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重新定义“汽车迭代”

说到底,车企大秀OTA的原因还是在于OTA 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车辆“注入新活力”。它不仅可以修复软件漏洞,还能增添诸如自动驾驶功能升级、智能座舱交互优化等新特性。

最早的汽车OTA是日本车企研究的,但受限于保守的行业思维和电子架构设计,仅能对T-Box通讯模块和车载娱乐系统进行基础升级。但这种“隔靴搔痒”式的更新,如同给功能手机更换铃声主题,始终未能触及汽车核心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首次让业内对汽车OTA做出强烈反应的是特斯拉。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2012年6月问世的Model S如同投进油罐的火把,其域集中式电子架构首次实现整车OTA能力。2015年Model S通过OTA新增了自动转向、侧面碰撞预警、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成为当时自动辅助驾驶能力最强的量产车型;2018年,特斯拉仅通过OTA升级让Model S的刹车距离缩短了足足20英尺(约6米),引起哗然。

在外界看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OTA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可以减少召回成本。据报道,仅在2023年,采用OTA修复软件的公司就节省了超过5亿美元,到2028年,仅美国汽车制造商就预计将节省超过15亿美元。

OTA的付费功能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前景。2023年,车企从OTA订阅中获得了1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对于如今的消费者来说,的确也对OTA有较强需求。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调查,44.4%的受访者愿意每月花费高达20美元购买附加功能,14%的受访者甚至愿意支付高达50美元。在国内,OTA频率过低甚至没有OTA的品牌,还会面临大规模的用户投诉。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所以如何更好的OTA,也将成为未来车企挑战的新方向。

对于这一点,特斯拉在OTA升级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除了在下载速 度、不断优化网络连接算法外,特斯拉也在车载芯片性能和内存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优化。据用户满意度调查,特斯拉OTA升级的用户满意度高达90%以上,就是主要得益于其高效的下载和升级速度以及良好的用户交互设计。

国内车企方面如小鹏汽车在OTA升级中注重系统架构优化和用户交互设计。而通过一些包括模块化设计、提供 OTA升级支持自动回滚机制等优化措施,小鹏汽车OTA升级的用户满意度提升了20%,达到85%以上。

毫无疑问,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推进,OTA升级技术还将持续发展,未来需要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开发者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升OTA升级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持。

OTA,不能再乱更新了

同时,还需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确保OTA升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用户能够放心享受OTA升级带来的便利和新体验。毕竟据J.D. Power最新报告,2025年购车决策中系统安全透明度权重已上升至47%,远超炫酷功能的29%。

所以这也印证了从今年2月准入新规、6月一致性检查再到此次征求意见稿,监管层用“政策三连击”将汽车OTA置于监管之下,会为更多的消费者构建护城河。

因为最终赢得用户的,从来不是每月1.2次的OTA频次,而是每次升级都带着生命的重量。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80粉丝    3058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