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百姓评车 2526浏览 2025-08-21 IP属地: 未知

日前,中国车市见证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品牌暗战。

先是,上汽奥迪在18日高调宣布旗下全新中型纯电车AUDI E5 Sportback开启预售,共推出4款配置,预售价区间为23.59-31.9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新车挂的是全新的"AUDI"字母车标,不再是奥迪传统的四环标志。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上市。其官方公众号发布题为“四环相扣,才是奥迪”的推文。尽管文中未直接提及上汽奥迪或AUDI新品牌,但业界普遍解读此举为一汽奥迪对“品牌正统性”的宣示,暗示只有搭载四环标志的奥迪才是“真奥迪”。

这场争议背后是奥迪在华双伙伴战略的深层矛盾。早在2016年,奥迪就尝试与上汽集团合作,意图复制"南北大众"模式,但因一汽奥迪经销商强烈反对而暂缓。2021年,上汽奥迪项目正式落地。随着电动化转型加速,上汽奥迪获得更多技术自主权,推出的AUDI新品牌甚至脱离了四环标识,这无疑触动了一汽奥迪的敏感神经。

于是,就有了一汽奥迪关于强调四环标志正统性的发声,将和上汽奥迪的关系从"差异化协同"推向"对立竞争"。

两个奥迪的争夺

一汽奥迪此次发声,既是对消费者心智的争夺,也是向市场表明自己才是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正统守护者"。站在奥迪的角度来看,采取了“两个奥迪”策略:一方面通过一汽奥迪维持品牌溢价,另一方面借力上汽开拓大众市场,以对抗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的崛起所带来的冲击。品牌定位分化是奥迪应对市场巨变的核心策略。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旨在实现市场覆盖的最大化,避免品牌定位模糊导致的内耗。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奥迪期待这种"两手抓"策略能在中国市场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既守住传统燃油车基本盘,又在电动化转型中不掉队。然而,这一战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奥迪能否有效管理双品牌间的竞争关系,避免内部蚕食和消费者认知混乱。

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自2021年项目落地以来,上汽奥迪就面临着一汽奥迪的反对。而随着上汽奥迪产品线扩展,双品牌在25-35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可能出现重叠,引发了内部竞争。对于一汽奥迪而言,上汽奥迪选择以近乎"新势力"的姿态,比如更年轻的设计语言、更激进的智能配置、更具颠覆性的价格策略,试图重新定义品牌。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的Q6L e-tron定价34.88万元起,配备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和800V高压快充技术;AUDI E5 Sportback基于本土智能数字平台(ADP)开发,专注于中国用户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独特需求,支持整车OTA升级及下一代智能网联功能。

从产品路线来看,两家合资企业的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种差异化本意是实现互补,但在实际的市场认知中,却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什么才是奥迪技术”产生混淆。尤其当两家企业在宣传中各执一词。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才有了一汽奥迪的“四环相扣,才是奥迪”的推文。

新时代新玩法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品牌的建设长期遵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模型,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塑造高端形象,再逐层向下渗透市场。传统车企巨头通过在顶级体育赛事、高端杂志、机场广告等渠道投放精心制作的品牌广告。这种"自上而下"的品牌传播模式依赖传统大众媒体,内容以产品功能展示为主,传播方向是单向的,消费者被动接受信息。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而新能源汽车时代,新兴品牌的建设则是呈现出新的实践路径,更具互动性和用户参与的新特征。先是特斯拉打破了传统汽车品牌的经验,不大规模投放广告,而是马斯克通过个人的影响力、产品本身的颠覆性创新以及用户口碑传播建立品牌认知。蔚来、理想、小米汽车等新势力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模式,将用户视为品牌建设的共同创造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李斌、李想等新势力创始人更是有样学样,在社交媒体上直接与用户对话,打破了传统车企高管的神秘感,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和信任。尤其是雷军,将个人IP的打造提升至好几层楼那么高。在小米SU7上市前的关键阶段,雷军平均每日更新5条微博,涵盖工厂实况、门店进展、车辆细节乃至定价策略等全方位信息,通过这种高强度曝光维持市场热度。

说回奥迪品牌,虽然上汽奥迪的品牌定位更接近新势力品牌,身上也没有那么重的历史包袱,但是这并不妨碍一汽奥迪也想学习新势力的打法和经验。既然如此,一汽奥迪当然要利用好自身的先发优势和正统身份,在舆论传播方面占据更有利的生态位。

四环才是真奥迪,一汽奥迪喊出最后的尊严!

与此同时,一汽奥迪的高管们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姿态,在公开场合和社交媒体上对行业热议话题表达出争议观点。尤其是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车规级芯片安全论战的问题上说“汽车不是快消品,奥迪绝不会拿用户练手”,还有对新势力“污名化燃油车”的指控。这一点,有向雷军、李想们看齐的意味,只是讨论度没有那么高。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学雷军、理想的车企高管多了,也没见有几个能出头的。

以往,传统车企高管往往作为企业符号出现,其公共形象高度职业化且保持距离,发言内容经过层层审核,个人特质被刻意淡化。现在则不太一样,中国车市不仅卷价格、卷技术,而且还卷高管。朱华荣、尹同跃、李书福、魏建军都已经化身主播,更遑论他人。从李凤刚的积极发言,再到一汽奥迪强调“四环才是真奥迪”的呐喊,反映出大家对市场话语权的争夺。

至于说能取得多大的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百姓评车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双品牌战略,本意是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燃油与电动、传统与创新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两者的差异化逐渐演变为对立。这对于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而言都是挑战,前者压力尤其大。

消费者是欢迎竞争的。竞争越激烈,选择才更从容!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5043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