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现在肯定有很多朋友正在等待固态电池的正式量产,他们不信任液态锂电池,觉得这种电池存在起火和爆炸的风险,而固态电池则避免了这两个风险。
那么,固态电池是否值得等待呢?在我看来,固态电池只是期货,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要正式量产谈何容易?要不然固态电池的正式量产时间也不会今年拖明年、明年拖后年。在关键性技术得到突破之前,固态电池的正式量产只能遥遥无期。
与其等待固态电池,倒不如在现货中选择一款技术领先的产品。
我觉得比亚迪推出的闪充电池就不错。第一点,它采用了全新的电解质,不会自燃和爆炸,在安全性方面,和固态电池差不多。第二点,闪充电池的充电速度很快,1秒钟补能2公里,5分钟补能400km。第三点,闪充电池支持1000V高压快充,现在很多车企还停留在800V高压快充,而比亚迪的1000V高压快充已经正式量产了。
起码在现阶段,比亚迪的闪充电池在技术方面已经做到了断崖式领先。如果你不想等待固态电池的话,选择比亚迪的闪充电池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既然比亚迪的闪充电池已经正式量产了,那么,比亚迪旗下的哪些车型配备了闪充电池呢?
截止到目前,只有两款车型,一款是唐L EV,一款是汉L EV,前者售价23.98-28.98万元,后者售价21.98-27.98万元,基本上覆盖22-29万元。也就是说,选择比亚迪闪充电池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以唐L EV为例,该车6分钟就能完成快充,即把电池电量从10%充至70%,6分钟的快充时间已经和燃油汽车加注燃油差不多了,基本上做到了“油电同速”。
当然,只有闪充电池还不行,想要达到这样的充电速度,还离不开比亚迪的瓦兆闪充充电桩。很多车型的车身上有两个充电接口,一个是慢充接口,一个是快充接口,想要快充,只需连接快充接口即可。而比亚迪就不同了,唐L EV和汉L EV上都有两个快充接口,充电时,想要达到最快的充电速度,车身需要同时连接两把充电枪,这一点还是十分特殊的。
根据比亚迪的瓦兆闪充充电桩的建设规划来看,比亚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最少建设4000座瓦兆闪充充电桩,并且优先在重点城市建设,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数量可能要多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数量可能要少一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L EV和汉L EV的销量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大型城市了。如果一些小城市的消费者选择这两款车型的话,可能找不到瓦闪充充电桩,那么购买这两款车型将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你打算“死磕”固态电池的话,可以等个一两年后再出手,如果你是刚需,计划尽早提车的话,就可以考虑一下比亚迪的闪充电池了,起码它不是期货,而是现货。当然,在选择这两款车型的时候,你必须要弄清楚你的出行距离内有没有瓦兆闪充充电桩,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如果没有的话,则需要慎重了。
20万内唯一中大型插混MPV!风行星海V9越享上市,国补后14.99万起
奔跑吧,吉利!吉利汽车宣布冠名2025-2026年度杭州马拉松
8月21日,吉利汽车·2025杭州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行。发布会上,赛事运营单位与吉利汽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官宣吉利汽车成为2025-2026年度杭州马拉松赛事冠名合作伙伴。吉利不仅将为杭州马拉松提供全场景的车辆服务保障,还将为优秀的中国选手提供杭产汽车——吉利银......
近日,北京现代发布了最新的购车优惠政策。焕新补贴后,伊兰特的起售价下探至6.98万元;索纳塔起售价低至11.58万元;途胜L的起售价为11.98万元;库斯途的起售价拉到了13.98万元。
2025年上半年,锂电隔膜龙头企业恩捷股份(002812.SZ)实现营业收入57.63亿元,同比增长20.48%,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尽管行业价格压力致使净利润短期承压,但公司核心业务的增长动能依旧强劲。其全球化战略成效斐然,全球市场拓展与产能布局稳步推进,为未来发展筑牢了坚实......
捷途山海T1,一路向北
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补贴后14.99万元起
厚积薄发!广汽为何“迟到”却更懂增程真需求!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暑假亲子游不将就!中型家用MPV首选上汽大通G50混动
8月21日,吉利汽车·2025杭州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举行。
8月份的中国车市,表面上看来波澜不惊,但是根据媒体报道和终端行情调查,大降价仍然在各个细分市场不动声色地进行着,尤其是在燃油车市场,以传统豪华车打头,最高降价甚至超过了30万元,而在新能源车市场降价幅度则相对温和,但新车上市价格一步到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捷途汽车第八届粉丝文化节启幕,全球用户“同行”开封
2025成都国际车展8月29日启幕:科技共潮生,消费引擎轰鸣
比亚迪可能要出一位院士了!
吉利汽车宣布冠名2025-2026年度杭州马拉松
很多人在选MPV的时候,第一眼都会想到吉利嘉际——外观时尚,配置表也挺有看头;而另一边的上汽大通MAXUS G50 MAX,凭借多年深耕MPV市场的经验,早已在不少家庭的口碑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
怀有向往的汽车设计人,或许是当下“最难打工人”
特朗普挥手放行?德系美系车企的“双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