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自动驾驶论战:信仰之争还是理性之光?

自动驾驶论战:信仰之争还是理性之光?

有事郝说 344浏览 2025-09-12 IP属地: 未知

特斯拉FSD在美国的推送,如同一块试金石,再次在国内网络上激起了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这本应是一场关于数据、算法与验证的严肃技术探讨,如今却在流量的裹挟下,演变成立场先行的“信仰战争”。


技术之争,本应是实验室里数据的冷静较量,是工程师图纸上的精密推演,是实际路况的反复验证。然而当下关于纯视觉与融合感知的争吵,却大有沦为市井骂街的态势。一些博主激昂地判定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为“唯一正道”,而将华为的融合感知方案贬为“没有出路”的歧途。这般斩钉截铁的口气,仿佛他们不是靠流量吃饭的看客,倒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先知。评论区里污言秽语横行,甚至有人妄言“看华为这么多年搞过什么领先东西”。

世上从无完美无缺的技术路线,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更适用的解决方案。特斯拉的纯视觉一派,模拟人眼,极致倚重算法与大数据;华为的融合方案一派,则为车辆配上了激光雷达等“探杖”,虽在硬件上增加成本,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冗余安全,旨在应对中国复杂路况下的“迷雾深夜”。两者孰优孰劣,绝非几个隔着屏幕的看客能武断判定,其高下最终只能由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记录来说话。


可怪的是,某些博主对特斯拉的推崇,已近乎一种宗教式的狂热。在他们眼中,马斯克不再是企业的掌舵人,而成了一位不容置疑的“教主”,特斯拉的每一个决策都被镀上了一层“颠覆”与“革命”的金光。至于华为的方案,则仿佛带有一种原罪——但凡有所成就,必是“侥幸”;若遇挫折,则是“必然”。这种论调,表面上争的是技术,底下流淌的,实则是被流量逻辑异化的“信仰”泥石流。


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而是一场多路径探索的并行赛跑。在没有经过足够里程、足够复杂场景的验证之前,任何轻浮的结论都可疑至极。中国的道路场景之复杂,交通参与者之多样,举世罕见。在此环境下,多一重感知,多一重冗余,何尝不是一种审慎的工程智慧?不少华为问界车主坦言,其智驾系统“实用、好用、放心用”,这朴素的用户体验,难道不比博主们悬空的聒噪更有分量?


这场争论暴露的,或许远非技术路线的分歧,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文化焦虑:对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与对本土技术的习惯性贬低。仿佛沾了“洋”字,便天然高贵;带了“中”字,就活该矮人三分。


自动驾驶的终局,尚未有定论。但它绝不会由网红们的声量投票决定,而是将由无数真实的路测里程、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和最终的安全记录来共同书写。市场会做出选择,法规将是铁律。在那之前,何必急着站队撕咬。毕竟,我们所有人期待的,是安全抵达目的地,而不是在争论的喧嚣中出了事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有事郝说 509粉丝    851作品 关注 普及汽车知识、帮助协调汽车投诉、热点问题点评、汽车事有事郝说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