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长跑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终于正式登陆港交所,首日募资超90亿港元,总市值超1800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奇瑞在港股上市的含金量,并没有因为迟到了20年而减少。奇瑞能在资本寒冬中突出重围,恰恰印证了,不讲故事不圈流量,踏实做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也能赢得资本的青睐。
尤其是在车圈大谈“反内卷”的当下,奇瑞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通过在全球市场建立优势,再以利润和口碑反哺国内。
当互联网营销思维开始在汽车圈占上风,IP与流量成为车圈营销的重要方式。选择与流量共舞,不仅能获得话语权,还能让产品与企业快速得到关注。
但这种玩儿法,并不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汽车作为工业品的属性并没有变,真正能改善消费者体验的,依然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从奇瑞披露的招股书看,过去三年,奇瑞的研发投入从41亿元增长到105亿元,年均增长超50%,在营收中的占比稳定在4%左右。此外,奇瑞还明确五年内将在研发上投入千亿,用在电动化、智能化以及全球产品研发等,能源形式上覆盖燃油、插混、纯电等主流领域。
奇瑞在研发上的投入,支撑了它在新能源领域的高增速。今年前8个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新车超172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9万辆,同比增长81.8%。
尤其是在插混与增程这样高速增长的细分领域,奇瑞依托在内燃机领域的优势,研发出了最高热效率超48%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
当纯电车尚未完全克服冬季续航缩水、长途补能焦虑时,混动发动机以"高热效率+智能电控"的组合拳,成为解决现实痛点的最优解。
今年4月,奇瑞在 "全球混动之夜" 上宣布,得益于发动机技术的突破,奇瑞让让混动汽车百公里油耗进入“2L俱乐部”,大幅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让技术创新真正转化为用户价值。
在技术上的坚持,不仅让国内用户受益,也反哺了奇瑞的出海业务。一直以来,合规都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一大痛点。由于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和自然环境截然不同,势必会带来更高的开发和适配的成本。为此,奇瑞将中国国标、欧盟ECE等全球12套标准整合为统一技术平台。其"全域架构"理念打破行业惯例,将HEV/PHEV/REEV三大技术路线并行开发,并且兼容CNG/LPG/甲醛/氢燃料等多种能源形式。
从技术领先到技术输出,是每一家中国车企成长为全球车企的必由之路。不同于新势力在国内卷生卷死,争取留在牌桌上的机会,奇瑞正在以实际行动,让市场竞争回归到产品和技术的第一性上来,而不是在流量上赢过别人。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看,过去三年,奇瑞的营收从926亿元提升至2699亿元,净利润从58亿元提升至143亿元,毛利率在13%-16%之间。以公认会赚钱的特斯拉为例,2024年的公司毛利率是17.86%。奇瑞以相对更低的单车均价,实现16%的毛利率可见其盈利能力。
此外,奇瑞的经营性现金流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在2024年达到了448亿元。健康的财务水平,也是奇瑞能成功上市的敲门砖之一。
三个月前,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公开炮轰汽车行业乱象 ,直言“纯电车亏损都特别严重,无法形成商业闭环”,并警示“汽车圈的恒大已经出现”。这撕开了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光鲜表象下的残酷现实,整个行业正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怪圈。尤其是在价格战这几年,新车价格不断走低。
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实现收入682.2亿元,同比增长约24.24%,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约90.87%。奇瑞的盈利密码,是一套严密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降低核心零部件成本。有公开报道称,奇瑞的关键零部件自供率超70%。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此前曾公开表示,奇瑞不追求销量排名,质量的排名更重要,利润的排名不如创新重要。事实上,质量与销量息息相关,只有在销量上实现了规模效应,才有利润可言。奇瑞提供了一个其他车企可参考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技术的投入,实现销量和利润的正向循环。
过去22年,奇瑞一直稳坐中国乘用车出口的头把交椅。从2021年第一批12辆风云轿车出口叙利亚,再到2024年奇瑞的出口范围已经覆盖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路走来,也是整个中国车出海的缩影。2003年,奇瑞正式成立国际部,开始系统布局海外市场,这比2008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的上汽集团早了5年。
2024年,奇瑞全年出口销量超114万辆,和2021年的26.92万辆相比,几乎翻了四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8%。这也让奇瑞在2024年的营收达到了“史高”的4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同一年,比亚迪海外出口了41.72万辆。奇瑞成为车圈“闷声大发财”的典范。
但奇瑞出海的野心,不仅仅是赚外币,奇瑞更注重真正融入当地市场。奇瑞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聚焦车型本土化调整及特色功能开发;在销售端,奇瑞已经拥有超3000家海外经销商网点;在制造端,奇瑞的生产基地扎根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印尼、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过去的一年,奇瑞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品牌乘用车车企第一。在最发达的汽车市场,奇瑞以技术主导者身份,与西班牙老牌车企EV MOTORS共建合营工厂,并于当年12月,下线首辆EBRO S700汽车。
这个过程中,奇瑞出海实现了从产品到技术和生态的布局,完成了向技术输出者的身份转变。除了在西班牙建立整车工厂,在巴西推行CNG混动系统、针对中东市场开发60°C高温验证标准。这种"一地一策"的技术适配能力,在中国车企中少有,也构建起了奇瑞的出海护城河。
奇瑞汽车的成功上市,验证了中国车企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为岚图、阿维塔等计划IPO的车企提供了可复制的资本路径。从“草房”起步的奇瑞,在港股上市后,离成长为全球车企更近了一步。
2025年9月27日,新款瑞虎9家族正式上市,其中新款瑞虎9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15.29-20.39万元,国庆假期抢鲜价13.79-18.89万元;瑞虎9 C-DM共有3款车
2025年9月27日,五菱品牌官方宣布,旗下纯电小型SUV——缤果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6.68-7.98万元,置换补贴价6.38-7.68万元。作为缤果家族的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即便在漫长的汽车销售历史上,传统4S店已经成为车企打开销路的主要模式,但近几年宝马下滑的销量与承压的利润,还是揭开了这一模式背后的残酷现实:传统4S店已经无法为宝马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邵明峰:跟随比都有面、跟随比都舒适、跟随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补全长续航关键拼图,智能越野体验再升级!9月29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长续航新成员——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6.99
大发成功带赚一对一导师计划【—NB256·CC—】【—2999m· CC—】 新车频道[搞小日子女未子为果争光],为您提供最新2025新车资讯[AZU],包括新车发布新闻、新车动态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市场格局。资本动作与战略调整密集交织,技术竞速的紧迫感与规模扩张的焦虑感并存,行业亟需找到破局的核心路径。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并未追逐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近日,iCAR 超级V23正式上市,作为V23的高性能版车型,新车共推出3个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12.28-15.48万元,全系提供401km续航、550km续航和501km续航巅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日前,奇瑞汽车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瑞虎8的车型官图。该车定位中型SUV,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轴距加长115mm,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尺寸方面,全新瑞虎8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
9月28日晚,smart旗下中型SUV——smart精灵#5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作为该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
9 月 26 日晚,一场名为 “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 —— 时代风尚之夜” 的盛典格外吸睛,这是岚图汽车联合抖音、费加罗 FIGARO 共同打造的视觉盛宴。就在这场活动上,岚图全新车
2025年9月27日,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配置,官方指导价9.99-13.69万元,旅行焕新价8.39-11.89万元。作为改款车型,新车的主要变化是针对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近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轿车深蓝L06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新车将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并首次搭载京西第四代磁流变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10万级SUV这一红海战场,“性价比”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当北京越野在9月27日雁栖湖畔的发布会上,宣布BJ30旅行家以“旅行焕新价”8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突破2756.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在这片看似被电动化浪潮席卷的土地上,仍有1200万消费者坚定地选择了燃油车。他们或许被续航焦虑所困,或许对传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