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哲学一点地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谁能够一直引领风骚、屹立不败。曾经的强者乃至王者,在历史的洪流中,由强转弱、由盛转衰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汽车行业而言,曾几何时在中国市场势如破竹、风光无限的北京现代,短短几年时间,便如雨滴下坠一般由盛转衰。
日前,韩国现代汽车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
2月份,现代汽车全球新车批发量为27.5万,同比下滑13%,创下近10年来新低。其中,包括北京现代在内的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持续低迷,堪称是一大要因。
综合多方统计数据来看,2月份现代在中国市场的批发销量大致为2000辆,同比同比跌幅超九成。
当然,受春节和疫情影响,2月份数据还不够有说服力,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1月份北京现代市场表现。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北京现代销量为66085辆,同比下滑超40%。
其中,包括ix35、领动在内的主力产品,也纷纷呈现下滑态势,ix35月销量甚至跌破四千辆大关,同比暴跌70%。
开局不利,北京现代这一韩系车主力,今年的市场表现令人堪忧。
自2002年成立算起,今年正好是北京现代这家中韩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谋发展的第18个年头。按照现在的理解,18岁意味着成年了。
回过头来看,过去18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现代取得过不俗成绩,一度是成长最快的合资车企代表。尤其2013-2016年期间,连续四年销量破百万辆,稳居国内前五大销量车企排行榜。
必须指出,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北京现代之所以能够取得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不外乎以下几大要因:
1、车市大环境好,在2018年之前中国车市一路狂奔了近三十年。
巨大的市场红利,给北京现代这样的外资及自主品牌,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2、韩系车本身的独特优势,造型设计、配置及性价比。
过去韩系车在中国大受欢迎的那些年,韩剧、韩妆、韩星等,都在中国大行其道,所谓的“韩流”风我想很多年轻人并不陌生。
在那些年,包括韩系车在内的韩式设计风格,很好地迎合了国人消费者的审美。
除了整车的造型设计引领时尚风潮外,北京现代这类韩系车品牌旗下的车型,在科技装备(韩国向来在电子领域很强)及综合性价比方面,也有着同级别其它合资品牌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言以蔽之,前卫的造型设计,同级领先的科技配置及综合性价比,一度是韩系车所向披靡的几大法宝跟优势竞争力。
加之市场大环境本来就好,扎根帝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各大要因的北京现代,想不销量好都难。
曾几何时,电视剧里时常出现的,京城里满大街跑的都是北京现代牌出租车。出镜率不是一般的高。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也无形中给北京现代“镀金”不少。
但问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环境在变,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及主流审美等,也都在变。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销量呈现出“断崖式”下滑,当年就直接从逾百万辆规模,跌至七八十万辆级别。
其后的2018、2019年,伴随着车市“寒冬”,北京现代的市场表现也持续低位运行。
尤其是在2019年,在厂家陆续推出了第四代胜达、新领动、新一代ix25、新一代悦纳,以及领动插电混动、昂希诺纯电动等多款新产品的前提下,北京现代非但没有止跌回弹,反而继续以9.4%的跌幅惨淡收官。
实践证明,北京现代品牌力没有做起来,一直靠这些浅层的卖点参与竞争,注定不可持续。
“疾风知劲草。一个企业只有经历过严苛的考验,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充满危机感和使命感的企业。”
为了给失意中的北京现代加油打气,早在2017年开始,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便不止一次公开为之站台,并强调北京现代拥有百万级的体系竞争力,相信北现很快就能够止跌回升重回赛道。
但现实是,2017、2018年、2019年,北京现代已经连续三年均走在了下行通道,且迟迟让人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北京现代近年来节节败退的“症结点”,归根结底还在于:
品牌力不行,产品本身也越来越没有市场竞争力。
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北京现代旗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热销走量的基本是清一色的偏低端车型。诸如索纳塔、胜达这种中高端产品,无一例外处于“哑火”状态。
毕竟,原本大多数国人之所以考虑现代车,归根结底还是图个实惠和便宜,以最低的价格买辆合资品牌车型。
价格上去了,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大了,能买丰田大众的前提下,有几个人会认真瞅北京现代一眼。
品牌力较弱,过去在造型和配置等方面的优势,也越来越被进步神速的自主品牌反超,以北京现代为主的韩系车的没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也深知自身的短板和局限性,近两年开始陷入泥潭中的北京现代,开始大肆发力新能源领域。
索纳塔九混动、伊兰特EV、昂希诺EV、领动PHEV、菲斯塔EV等,密集上市。不夸张地讲,在主流合资品牌里面,北京现代绝对算得上是搞新能源最带劲的厂商代表。
在对外的宣传中,北京现代也时常大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牌,并以此视为其新的核心竞争力。
抛开新能源大势所趋等大道理不谈,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任由厂家搞得多起劲,扪心自问:
就中短期来看,北京现代旗下的这些新能源产品,从产品到价格,真的有一丝市场竞争力吗?
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并不是说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不够努力,而是吉利、比亚迪、上汽等自主品牌们太优秀。
相同的级别的定位,北京现代的新能源车型产品,与市面上这些自主品牌热销的产品相比,没有丝毫优势可言。
价格还并不比自主品牌低。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广大的非限行限购城市消费者而言,现阶段相比于同级别的燃油车,新能源车总体的确没有太多吸引力。
更不要说北京现代旗下这些,简单粗暴地“油改电”新能源产品了,压根很难让人提的起兴致。
至于北京现代所在的北京市场,私人消费领域的竞争已经足够激烈,对公市场又能给北现起到多大的“带货”作用?叫人存疑。
以前不久最新上市的菲斯塔EV版为例,一辆紧凑级家轿车,补贴后售价高达17.38-19.88万元的价格,你觉得会有多少消费者为之买单?
说句不好听的,非得买新能源车的话,有这钱买辆吉利几何A、比亚迪秦Pro EV不香吗?价格还能再便宜不少。
前几年网上就流传着一句哲理名言,“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
我们必须明白,作为韩系车在华的重要一极,北京现代过去取得的巨大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车市的巨大增量红利,另一方面也拜它的造型、配置及性价比优势所赐。
如今,时代变了,品牌力依旧不如人的北京现代,无论是造型设计、科技配置,亦或是所谓的性价比,均已经没有了丝毫优势,甚至可以说被一些自主品牌给反超。
品牌和产品两手都很软,这个时候,还奢谈什么北京现代短时间内能复苏和翻盘?
太难了,几无可能。
2025年4月,比亚迪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汽车核心市场,销量已经全面超越特斯拉;从欧洲14国整体看,比亚迪以11123辆的销量表现,大幅领先特斯拉的6253辆。
日前,悦达起亚公布2025年4月销量达22,155辆,同比增长11.8%,1-4月累计销量达78,707辆,同比增长12.7%;4月整车生产22,200辆,同比增长6.9%,1-4月累计生产77,900辆,同比增长17.2%;与此同时,4月出口发动机12,791台,1-4月累计出......
小黄毛、电动车加上蓝牙外放音响,你反感这样的小孩吗?
此前高溢价的B级轿车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垄断,随着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力,目前传统中高级轿车市场的高溢价已经被冲击殆尽,如今吉利更是直接给合资品牌B级车高溢价时代画上了句号。
韦尔斯 “SQ 芯纪元” 润滑油一经推出,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小米汽车回应退SU7 Ultra订单:无协商退车方案,放弃订单不退定金
5月以来,围绕资本市场的大事接二连三,从国际层面看,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如期在奥马哈召开,现场观众人数创下最高纪录。94岁高龄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深情缅怀芒格的同时,宣布自己将于今年年底交棒。
近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全球A级车展的核心平台,本届车展汇聚了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台。本届车展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观众来自9......
比亚迪方程豹钛3正式上市,政策权益更惊喜!
随着国内新能源发展趋势日益增强,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倾向于新能源车型
看陈忠祥上汽大通MAXUS展台大展身手 ,“巅疯”摄影师拍摄手法果然不一般!
5月11日,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守护母亲河公益行动第二站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继首站宁强县溯源行动后,此次“千里汉江东风行”聚焦青年力量培育,联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生态倡议,呼吁青年群体共护汉江清流,传承绿色发展使命,为建设永续优美的生态环境凝聚合力。
近日,韦尔斯润滑油重磅推出 “SQ 芯纪元” 全线产品升级换新
俄乌冲突后的俄罗斯车市,中国品牌下滑,各国车企虎视眈眈!
用地平线平替英伟达,比亚迪在智驾方面,做新动作。
标配10项驾驶辅助+混动可选,起亚狮铂拓界能否重塑15万级SUV市场格局?
阿维塔汽车正式起诉“苏黎世贝勒爷”博主,索赔1000万元
宁德时代预计于5月20日港股上市,预计募资规模达40-50亿美元,近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
应对市场占有率下滑 奥迪拟出售售旗下子公司Italdesign
没有四环标的AUDI消费者还认它是豪华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