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定预算准备选择一台适合需求的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涉及到非常多的层面,而其中绝对少不了听到的就是安全性。对于车辆来说,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这两大类,但对于车主们来说,该如何判断一款车到底安全还是不安全呢?
由标准决定的碰撞安全
其实,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碰撞安全测试机构,他们都是为了以统一标准测试在本国销售的车型的安全性并给出得分,由于标准统一,所以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个很客观的体系来获得安全成绩的评判。
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来说,C-NCAP与中保研就是这样的机构,来自两个不同出资方的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标准来对安全性进行评判。这两个机构有何共通之处?那就是其公信力都是客观存在且持久存在的,这样的专业机构给出的结论判定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其中,C-NCAP主要评测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50km/h),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64km/h)、可变形壁障侧面碰撞试验(50km/h)、鞭打实验(模拟后碰),通过星级评判来给出直观感受。
而中保研旗下的C-IASI则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方面来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判成绩从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
从客观角度看这两家机构的测试成绩,就能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
在发布碰撞测试结果时,一同发布的还有碰撞测试的全过程记录视频以及碰撞后的车辆照片,这些其实主要是为了碰撞结果发布的完整性。这些图片和视频数据的发布却会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车头烂成那样了还能给5星?”“A柱都弯了还能拿到G?”
其实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少,其实这都属于典型的“视觉判决”,就好像看到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按照车辆损毁程度就说一台车安全或者不安全。都这么评判的话,为何还要专业机构来测试呢?
最近的碰撞测试的话题词车型绝对是上汽大众的帕萨特和广汽本田的皓影,这两款车的中保研测试成绩一个是新款车型成绩比老款车型提升巨大,直接从M变成了G,一个是有A柱弯曲却拿了最高的G评级。这两款车的成绩发布让针对中保研的质疑声四起,但我觉得其实这还是源于对碰撞测试不了解才造成的现象。帕萨特的成绩变好完全是因为车型改款后增强了安全设计以及配置才让他的测试成绩数据表现变好,从而实现了成绩提升。
对于皓影来说,则是实际数据表现并不差但是碰撞后的车看起来损毁比较严重,出现了A柱弯折的表象。这或许侧面验证了皓影车身结构的吸能效率:皓影在车身设计上颇为特别,简称为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 Body)承载式结构,该结构采用了相互连接的前车架网状承载结构,进行吸收和偏转来自正面碰撞的能量,而围绕乘员周围的多条载荷路径就是用来分散受力,保护乘员舱的完整。抛开技术原理不说,在被称为中保研蓝本的美国IIHS测试中,2021款的克莱斯勒Pacifica的A柱也出现了弯折,但是也最终给出了G评级,碰撞测试看的是客舱侵入和乘员保护,唯A柱弯折论又与买车的时候敲钢板判断安全的人有何区别呢?
由感受决定的主观安全
一台车安全不安全,除了客观的碰撞成绩之外,还是要有主观的用车感受作为整个过程的辅助参考,因为对于驾驶者来说,谁也不是天天都感受碰撞事故的,主观感受到的安全性才是感触最深、最频繁的,能给人以安全感的车型其实就能够让车主感受到很实际的安全感。
主动安全系统是现在任何一款车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历经数年的开发以及完善,现在这已经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技术了。上至顶级豪车,下至丰田卡罗拉、本田凌派这样的家用车,基本都能看到主动安全系统的身影。各家都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丰田TSS、本田Honda SENSING、特斯拉FSD等等,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为了更安全的用车体验。像本田的皓影,靠着本田看家的Honda SENSING辅助驾驶技术,这次在主动安全系统系统方面得到了G的评级。
在购车时,消费者考量安全性的时候肯定就会在意:这台车到底有没有主动安全系统?如果没有是不是就应该不再考虑这款车?对于厂家来说,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安全系统装配在更多的车型上并且尽全力提升主动安全系统的工作能力就成了非常大的一项挑战。他们要过的第一关仅仅是有无问题,第二关就是好用与否了:如今,消费者比以前变得更加理智,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可以很方便且清晰的查到详尽的评测体验。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主动安全技术带来的价值体现,绝对是比碰撞测试更加直观的。
说了这么多,都是车本身的选材、结构和安全技术,实际上一台车最重要的是坐在主驾驶位上的驾驶员,TA才是让一台车行驶起来的根本,不管车怎样行驶,都是驾驶员意图的展现。这时候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驾驶员本身的安全驾驶意识显得更为重要,多安全的汽车,如果不会因为不安全操作而遭遇到事故,那么他将永远是安全的,一个具有安全意识的驾驶员,才是真正的基础。
抛开碰撞事件不说,皓影本身就自带优秀的产品属性:而从市场表现来看,皓影上市一年销量便突破14万台大关的成绩,这是在几年上市的新车中也是实属罕见,也证实了皓影已经收获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并在同级中以标杆形象站稳脚跟。
安全与否这事,到底应该听谁的?
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车辆安全这件事到底应该听谁的?似乎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某项标准或者某些机构,但他们并不是在为自己制定标准,其实他们制定标准为的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保障。确实,消费者并不都是专业的,他们可能不能说出什么条条框框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希望在他们用车可能经历的各种场景里,这台车都能尽其所能的去保证驾乘者的生命安全,他们才是真正决定车辆安全的人。
既然消费者不是最专业的,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要求和需求,那么这时候就要有专业的人去制定新的规则。制定行业规则的人根据消费者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各种事故案例等,设计出多样的标准框架。汽车厂家的工程师们根据标准框架以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汽车进行设计并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汽车生产出来后,像C-NCAP、中保研这样的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不同的碰撞测试来给出成绩评定,他们与此同时起到的也是监督的作用。大家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的测试,你的车型成绩比别人差那么远,自然颜面上是过不去的。像帕萨特这样的车型,就是最初成绩不达标,后期通过厂家的努力提升产品自身的实力,最终实现了测试成绩的改变,如果没有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作用,这种改变恐怕也难以出现吧。
不管怎么说,中保研公布了皓影的碰撞成绩,也算是为心仪于皓影的持币待购用户,打了一直强心针,同时也迎来了绝佳的购车时机:在皓影上市一年之际,购买皓影全系车型均享12月额外万元大礼包。沸沸扬扬的中保研事件也该落下帷幕了,作为汽车人,也期待权威机构与厂家一起促进汽车安全的良性发展。
一言以蔽之
挑剔与安全意识深刻的用户
始终贯彻安全理念的汽车企业
客观公正专业的第三方机构
三者缺一不可,方可打造出一款称为安全的车型!
小米回应:保险杠变形问题可免费维修;李肖爽未说过相关谣传内容
锚定欧洲!比亚迪设立布达佩斯总部
阿维塔12风阻事件再起波澜: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视频强硬回应
传承品牌深厚积淀,bZ5新车进化下线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和其他电动汽车品牌走快充技术路线不一样,蔚来走的是换电路线。不过,有一个配置非常奇怪,那就是在蔚来的部分车型上,没有7kW交流慢充口。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2025年5月26日,捷途汽车将在中卫·沙坡头举办“捷途方盒子大会”暨 2025 款山海 T1 上市发布会。活动现场,著名摇滚音乐人许巍亲临现场,用音乐演绎旅行文化。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创新工作室以创新调节工具设计再添一项国家专利,将公司专利总数增至469项。一线员工们将巧思灵感转化为实用方案,是华晨宝马坚持和鼓励以创新促发展、以匠心促智造的缩影,更为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本土化生产积蓄创新势能。
【中国杭州,2025年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回归“一个吉利”,李书福未雨绸缪。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哪吒汽车破产真的假的?从销冠到没落,一手好牌为啥打烂了?
上桌不容易,下桌也没那么简单。
20台直接送,北京越野和周鸿祎这对硬汉CP搞事情啦!5月16日,北京越野携手周鸿祎联合宠粉,在直播间为粉丝送了20台北京越野,其中包括热销爆款车型BJ40增程和BJ30。
与BJ40增程赤兔版车马竞速,红衣大叔直播送车。#BJ40增程搭载享界同款增程器 #北汽增程双子星之一BJ40增程 #白马配红衣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红衣大叔周鸿祎
难道只有奇瑞,知道新手需要什么?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厂 泰国工业部部长埃卡纳•普姆潘表示 将大力推动泰国未来经济发展
传承品牌深厚积淀,bZ5新车进化下线,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环旭电子与鹏鼎控股新近发布了4月份营业收入简报,均为同比增长,说明两家龙头公司所在的细分行业景气度仍保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