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E电园 1227浏览 2019-06-06 IP属地: 未知

出行市场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香饽饽。从彩虹单车之战到美团滴滴补贴大战再到美团打车卷土重来,出行市场就没冷清过。而车企作为移动出行的主要玩家,也没闲着。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5月29日,丰田汽车将对滴滴出行投资500亿日元,约31.6亿元人民币,还准备共同组建汽车出行公司。其实从2015年开始,车企就开始在出行市场中露出了尖尖角。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不管是力帆、吉利还是BBA都开始布局出行市场,而网约车则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表中梳理了全球车企部分出行品牌,其中没有一家企业实现盈利,就算是国内出行巨头滴滴出行去年也交上了亏损109亿的答卷车企为什么对网约车市场依然趋之若鹜?

[ ·1· 车市每况愈下 网约车实则为第二出路 ]

与滴滴出行这种轻资产的出行服务商相比,车企的重心明显与其不同——造车、卖车。近些年,尤其是2018年,车市寒流席卷而来: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20多年来首次萎缩,销量下降2.8%至2810万辆。这股寒流不仅只袭击了中国,欧洲、北美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都已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态势。车企随之告急,不仅库存数量高居不下,部分美系车企甚至出现裁员潮,大众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工厂也因产能瓶颈而短暂关闭。一些专家甚至抛出中国车市将开始进入周期性低谷等类似的言论。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此时车企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到底怎样才能把车卖出去,网约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网约车为“消灭”汽车数量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内部消化路径,另一方面,相对于分时租赁、自动驾驶等其他方式来说,网约车实属是一个比较好操作的方法。其余两者在技术要求以及金钱的投入上,都比网约车的入门门槛都高出太多。最近car2go正式退出中国市场是再好不过的证明。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来说,Waymo、Uber其烧钱速度说令人咋舌绝不为过。

除去传统车企外,造车新势力也虎视眈眈。前些天小鹏汽车宣布入局共享出行,它作为首家入局的造车新势力即将在广州开启网约车生涯。对于这些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玩家来说网约车的诱惑力恐怕更大。首先这是完善其自身产品的一个好机会。以史为鉴,当产品不够完美的时候就落地不仅让品牌形象大受打击,实在也有愧于消费者的信任。而网约车这样一个内部消化路径则将这些危机扼杀在“摇篮”里——内部解决。其次造车新势力们往往还做着下一步打算,自动驾驶。如果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行驶数据。一边内部解决产品问题,一边收集行驶数据,何乐而不为?

[ ·2· 出行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出行用户达6亿人次 ]

目前看来,出行市场中的所有玩家没有一家有造血能力,这样的局势也引得更多的玩家入局,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特殊到可以成为这个偌大的出行市场中的佼佼者。事实上,新进入的玩家还是没有一家获取盈利,不过,这个市场是偌大的倒是真的。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罗兰贝格《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表示中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在2018年就达4.99亿人,预计在2019年以及2020年将会达到5.58亿人、6.23亿人,同时中国汽车互联出行市场容量从2015年到2018年实现79%的年复合增长率,2018年达到3800亿元。滴滴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10月,滴滴每天的单量就已经达到2500万单左右。还有数据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市场,国内网约车市场价值230亿美元。这一堆天文数字就代表了一件事情,出行市场确实拥有巨大的潜力!

[ ·3· 转型与政策 共享出行成为未来之势 ]

在看到如此巨大潜力的市场后,车企们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共享化。这步是基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之后的最后一步。同时这也成为了车企之间的共识。不管是大众还是丰田都曾喊出要转型做出行服务公司之类的口号。共享化成为了时代的需求:车企不仅要靠着共享化内部消化车辆,还要靠着它进行整个企业的结构优化转型,继而生存下去。

除去主动行为外,政策也成为其转型的一部分原因。去年对于网约车来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份,滴滴出行发生多起安全事故。随之,交通部发布通知,“将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对网约车的要求必将逐渐提高,这对于车企开展网约车业务是一个好事情。车企相对于滴滴出行等单纯的出行服务商来说,自然更加规范,也更加利于组织管理。

滴滴都亏了109个亿 车企怎么还要玩网约车?

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选择,当车企们迈出共享化这一步之后又该怎么做?运营!car2go的退出和它的运营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它采用的运营方式是到指定地点还车,明显有些鸡肋。并且共享体系是由奔驰smart这一种车型组成的,smart体积小开起来灵活方便,换句话说它不能满足多人出行的需求。反过来看车企,它们在这方面则很有优势。车企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地点,进行不同车型的投放,实现精细化运营。

写在最后:车企入局共享出行同样面临着不少挑战:如今出行市场的玩家由于数量之多,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出行公司接连倒闭、押金难退也成为日常。将来如果不设押金成为主流,自然会给车企再添一份压力。其次,还是要提醒各位玩家,组团出击依然是个不错的办法。至于自动驾驶,它似乎是被置于最高点,等自动驾驶来了盈利点就来了?你等得及吗?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E电园 1827粉丝    305作品 关注 专注新能源车领域最新动态、热点大事,大话新能源那点汽车事儿。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