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半年前买的车,买车主要是为了提升我们全家的出行体验。当时我已经把我爸妈接到身边有一段时间了,我希望他们能帮我照顾家里的两个小孩,好让我和我老婆能安心上班。可这样一来,我们家就有6个人了,一辆常规的五座车都没办法同时容纳我们家的全部成员。所以我选了五菱凯捷,将它提了回家。
我最开始了解到五菱凯捷是我一个朋友介绍的,他结合我家里6个人,以及我对出行舒适度的要求,便给我推荐了六座的五菱凯捷,和我说这款车型符合我的各种需求。出于对我朋友的信任,我在网上搜了这款车的相关信息,发现它的顶配版本裸车价也才11万多,价格在我的预算中。而且五菱凯捷的网上评价也比较高,说是首款五菱全球银标车型,用了全球一流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在品质做工方面表现不错。这也让我对五菱凯捷有了几分兴趣,我便去了五菱的4S店,想要深入了解了一下这款车。
实际看车的时候,我发现五菱凯捷的颜值蛮有特点的,它的前脸格栅尺寸不算大,但是构造很犀利,有锋锐的棱角。格栅的内部能看到银色的五菱车标和大量的银色镀铬装饰,这让它看起来多了几分精致感。两侧的大灯我也觉得很有特点,它是分体结构的设计,上部分扁平,有些类似于柳叶刀,下面则是不那么规则的多边形主灯腔。在侧面能看到悬浮的车顶,这也让整个车身看起来修长了几分,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还以为这车有5米长。
后来4S店里的工作人员跟我说,五菱凯捷实际上有接近4米9的车长,还不算真正的 5米长的车。不过接近4米9的车长在10万左右的车型中也算很大了,我也看过不少SUV或是轿车,其中包括吉利缤越、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等,它们都没有五菱凯捷大。在大尺寸的加持下,五菱凯捷的车内空间变得宽裕了不少,我坐在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时候,都不会觉得腿部空间不足。而且要知道,我个子蛮高的,净身高有181cm,能让我觉得不局促的空间,我家里人自然也不会觉得局促。
在提车回家之后,我经常会带一家老小出门,他们坐在车内的时候,也都说五菱凯捷的后排空间比较宽敞。我老婆还发现,五菱凯捷的后排空调能独立调节出风口的风量,在孩子上车时困了,准备在车上眯一会儿的时候,她都能主动降低风量,让孩子不会因为风量太大而感冒。另外,车内还有USB接口,平常一家人出门去郊游的时候,我们不用带充电宝,直接用车内前后排的USB接口,就可以给手机充电。再加上五菱凯捷的车内每个座椅都是独立结构,又自带了皮革包裹,相当于带来了和埃尔法一样的VIP体验。
另外,五菱凯捷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功能,那就是它的第三排可以被“隐藏”起来。在用不上第三排座椅的时候,只需要将它们放倒,五菱凯捷就可以从一款6座车型变成4座车型,因为这两个第三排座椅会直接隐藏在后备厢的地台之下。这拓展了五菱凯捷的装载能力,平常需要搬运大件物品的时候,我都会用这个功能,而后大多数的物品都能被五菱凯捷容纳。所以说五菱凯捷还是蛮适合日常家用的。
比亚迪官宣第五代DM亏电油耗刷新至2.6L,全球第一
7月末,阿维塔和奕派科技陆续放出了将与华为共创造车的消息,新模式诞生后,会如何改变汽车行业的竞争业态?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极狐补能生态再升级,广汽能源加入“充电朋友圈”
自主品牌今年销量目标达成情况分化明显:比亚迪遇阻押注明年,吉利势头良好有望达成,奇瑞依赖出口,长城目标保守营销发力。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油耗再降10%,所有新老车主都能免费升级享受
势不可挡 北京现代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演员扬子发布驾车图遭车评人恶评:奔驰G级乘坐体验不如20万国产车
捷途山海L7PLUS 全家旗舰定档上市!20万级最懂家庭的混动SUV
8月4日晚间,泰恩康(301263.SZ)对外发布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CKBA软膏用于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II期临床试验已于近日完成数据整理并揭盲。根据研究显示,CKBA软膏在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中表现出积极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高剂量组患者疾病好转及复色比例达36%,试......
单踏板被砍?工信部新规出手,油门刹停功能被“封印”!
黄了反而更“香”?哪吒汽车招募重整投资人,意向选手超过50位
32变电动大七座,纯电220km/综合1500+km!捷途山海L7PLUS ,20万级混动
油耗再降10%!这消息一出,车主们该欢呼了,又能省油钱了
212越野车甘肃公益行动:在责任与性能中重塑越野价值
高能超享体验升级!比亚迪海狮06长沙上市暨深度试驾体验
7月销量出炉,零跑销量首破5万,大众、丰田微涨。
这场由理想i8撞击试验引发的争议,不仅考验着理想汽车的危机公关能力,更触及了汽车测试行业的敏感神经。
2025上半年整合的风,还往哪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