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飞凡R7智能座舱『第二弹』:全球首发,天花板级AR-HUD有哪些新体检

飞凡R7智能座舱『第二弹』:全球首发,天花板级AR-HUD有哪些新体检

新出行 5.4万浏览 2022-05-19 IP属地: 未知

几天前,飞凡汽车正式向我们公布了飞凡  R7 的智能座舱信息,内饰全貌一览无余。而就在今天,飞凡汽车为用户带来了第二轮新料——飞凡R7 搭载的全球首发量产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系统。  

能够让飞凡汽车和华为联合官宣,必然是双方倾注了心力打造。那这套 AR-HUD 系统,与普通的 HUD 有何不同,能带来什么别样的体验,我们一起来聊聊。

一、飞凡  R7 的AR-HUD能起到什么作用? 

在先前解析飞凡 R7 「Trinity 多维感官交互智舱」的文章中我们提到,飞凡 R7 采用了仪表屏+中控交互屏+副驾屏+AR-HUD 的组合方式,而其中不可忽视的正是位于驾驶员前方的 AR-HUD 。

相较于一般只能显示基础行车信息的 HUD ,飞凡 R7 的 AR-HUD 则覆盖了更广的维度。除了常规的时速显示、违法抓拍和导航信息外,飞凡 R7 的 AR-HUD 还能够同步中控交互屏的信息,将AR领航指引、ADAS 辅助驾驶的状态实时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减少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和中控的风险。

举个实际场景的例子,当驾驶员遇到环岛、匝道这一类日常驾驶中非常容易走错的场景时,AR-HUD 能够提供道路指引,并将其精准地投影到你将要转入的匝道口或环岛出口。这样一来,走错的尴尬问题就能够被避开。

同时,在行驶过程中,AR-HUD 辅助驾驶信息提示一目了然也能够让车主更清晰地了解到车辆的辅助驾驶状态,在需要接管的时候也能够更及时地介入。同时,相较于一般的 HUD,AR-HUD 增强现实特性所带来的诸如压线警告、前方障碍物等安全提示也是其所不具备的。而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车的安全性。  

在安全方面,飞凡 R7 的 AR-HUD 还能够在夜晚的时候提供行人识别、跟车距离提示灯信息,让驾驶员在夜间行驶环境中更得心应手。值得一提是,这套 AR-HUD 在雨天、强光天气下依旧能够清晰地为驾驶员提供增强现实显示,让恶劣驾驶环境下的行车更安心。  

除了显示安全信息以外,飞凡  R7 上的 AR-HUD 还能够实现与生活场景相关的功能。例如当你开启导航时,AR-HUD 将分析周边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充电站、停车场、热门景点等信息投影至路牌或目的地附近,更便于去留意和选择。

在车辆上等待充电完成这个浮躁无味的过程中,这套 AR-HUD 提供了一套创新的娱乐系统供车主消遣,那便是 AR-HUD 观影。在停车状态下,飞凡 R7 还可以体验影音娱乐功能。  

最后是颇有仪式感的使用场景。当你到达目的地后,AR-HUD 将会投射目的地到达指引,提示一段旅程的结束。总的来说,相较一般的 HUD,飞凡与华为联合首发的这套 AR-HUD 从全方位上都对 HUD 的体验做了革新。且在实用性和趣味性、新鲜感上,飞凡 R7 的 AR-HUD 也足够使我们眼前一亮。

二、 HUD 到 AR-HUD 的进阶历程

聊完了飞凡 R7 上 AR-HUD 的使用场景,再让我们回到 AR-HUD 本身,认识一下什么是 AR-HUD,AR-HUD 从何发展而来。首先来聊聊 HUD,HUD 最早被用于军用技术,一般被安装在战斗机上以便于飞行员更好地观察仪表,不用经常低头,因此也被叫做抬头显示功能,减少驾驶员分散注意力的时间也是 HUD 被设计出来的初衷之一。  

在技术路线上,HUD 经历了 C-HUD、W-HUD 再到 AR-HUD 的发展。C-HUD 是 HUD 最初级的形态,其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支持后装,目前在网络上能够买到的绝大多数后装 HUD 也是 C-HUD 的形态。

C-HUD 显示屏为放置于仪表上方的一块透明树脂玻璃,厂商通常会根据成像条件对这块玻璃进行一些特殊处理,用户也可以自己调节玻璃的角度。C-HUD 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安装简单,但缺点是安装后与车辆基本没有一体性,并且能够实现的功能较为有限。  

W-HUD 相较于 C-HUD 最明显的优势便在于一体性,布置 W-HUD 需要在仪表台前方的位置前装布局,并且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可以直接作为显示屏使用,HUD 信息投射到玻璃后视觉一体感和实用性都更强。缺点是 W-HUD 因为高精度非球面反射镜需要根据前挡玻璃的尺寸和曲率去适配,因此成本较高,一般都是在中高端车型上使用,并且后装的难度较大。  

AR-HUD 则是 W-HUD 的进阶形态,相较于 W-HUD,AR-HUD 能够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且完善,但需要攻关的技术难点也更多。相较于传统的 W-HUD 只需要简单地各项信息计算或传递并投送到挡风玻璃上不同,AR-HUD 还需要在感知、识别和融合三个方面做更多的算法优化。

再来说说 AR-HUD 前缀的 AR 代表什么。AR 的全称是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娱乐、展示等生活场景。  

举几个例子,现阶段苹果、小米等在官方商城上提供的线上看机功能就是基于 AR 功能实现,消费者可以通过立体模型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结合更直观地感受产品。同时,此前爆火的 Pokemon Go 手游也是基于 AR 技术实现在手机上模拟在现实场景中捕捉宝可梦。  

电影《钢铁侠》中主角托尼.斯塔克的头部盔甲里也运用了类似 AR-HUD 的技术,琳琅满目的数据通过 AR 投射到主角的面前,主角在头盔内就能够对各项信息一览无余,这与 AR-HUD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AR-HUD 是目前 HUD 的最高阶形态,但也是成本最高的一种。相较于 W-HUD 和 C-HUD,AR-HUD 在功能的实现和创新性上都更强,但目前是一个正在探索和成熟的阶段。虽然早在 2014 年,大陆集团就已经发布了 AR-HUD 的雏形状态,但由于技术的难以攻关以及成本问题,近年来能够前装 AR-HUD ,并将其真正打造成座舱交互不可或缺一环的车型却甚少,更多时候即使装配了 AR-HUD 也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存在。

那么飞凡与华为联合首发的这套 AR-HUD 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我们接着往下再看。

三、飞凡 R7的AR-HUD 有哪些优势?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的车型开始用上了 AR-HUD,当然, AR-HUD 系统也不尽相同,在技术路线方面,飞凡 R7 上的 AR-HUD 也做到了出类拔萃,独树一帜。先总结来说,飞凡与华为首发的这套 AR-HUD 采用了新的成像技术“黑科技”,并且融合了AR 算法,在功能和安全体验上进行了创新。

展开来说,首先在 HUD 最关键的成像技术(PGU)方面,目前主要分为 TFT-LCD 投影成像技术以及 DLP 投影成像技术两种,前者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方案,也有着不错的清晰度,但对于投影的距离和散热的问题控制还不是很好,目前这项技术广泛用于 W-HUD 的前装市场。

而 DLP 投影成像技术目前虽然已经具备了实现 AR-HUD 的条件, 但是对于反射非球面镜精度要求较高,分辨率不高,但成本也不低。

飞凡  R7 的 AR-HUD 则采用了新的 ODP 光学引擎,其所采用的技术比 DLP 成本、门槛都更高。具体来看,这套引擎采用了 LCoS 光学显示芯片,其中包含了超过两百万个反射像素单元,且单像素大小仅为 4.25 微米,像素集成率高于业界 40% 。正因如此,才能在飞凡 R7 上实现 1920×730 的业界最高分辨率。

而从官方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得益于高分辨率和高像素集成,飞凡  R7  的  AR-HUD  在车道指引、转弯箭头指示以及速度显示、目的地及车道提示上都有着更好的清晰度,几乎没有锯齿感的指示图标能够带给用户更直观的反馈,也让我更期待 R7 AR-HUD  的实车表现。

同时,这套光学引擎通过多重方案实现精准调节 LCoS 光学显示芯片出射光相位,从而能够实现更高效率地射出有效射光,并且对比度达到了 1200:1,保证了画面的色准和精细度。与 AR-HUD 精细画面相匹配的是团队为其适配的 AR 算法,通过 IMU(惯性传感器)与 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的配合,飞凡 R7 上的 AR-HUD 能够做到实时动态保持画面稳定,消除眩晕,实现人、车、路视觉协调。

为了让用户能够看到更多信息,在视场角方面,飞凡 R7 的 AR-HUD 做到了全球量产车型最大可视角 13° *5°,优于百万级轿车奔驰 S 级与 EQS 上的 10°*5°。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在于拓宽了 HUD 的视觉范围,反馈到实际场景中便是 AR-HUD 能够带给用户更宽、更远的内容识别。

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就是通过多次折返和高精度镜片集成实现小体积、长光路,从而使得图像能够更精细地显示在驾驶员的前方,同时在更远的视野也能够依然清晰。  

在安全性能方面,其最高亮度可达 12000nits ,远高于一般液晶电视的 1000nits 以及手机屏幕的 800nits,这保证了即使在正午强光环境下, 也能为 用户 提供 稳定清晰高亮画面。

不仅如此, 飞凡R7的AR-HUD 具备自动侦测环境亮度功能,实现自动调节 HUD 照明亮度以适应环境的能力,减轻驾驶员在光照条件变化之后眼睛出现的短暂不适感,也无惧阳光倒灌。

奔驰 S AR-HUD大众 ID. AR-HUD飞凡 R7 AR-HUD

具体到实际体验来看,结合搭载 AR-HUD 各家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奔驰的 AR-HUD UI 设计较为聚拢,有转向前的路标提示。同时,奔驰的 AR-HUD 还能够显示限速、ADAS 信息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剩余距离等。而大众 ID. 的 AR-HUD 也能够显示 ADAS 信息和转向路标提示,但整体显示较为简约。

飞凡 R7 的 AR-HUD 同样也有着限速提示、时速显示、目的地导航和转向前路标提示的功能,整体的设计也更加扁平化。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得益于目前量产最大的 FOV 视场角,飞凡 R7 的 AR-HUD 也确实能够将道路指标投影到更远的位置上。

大众 ID. AR-HUD飞凡 R7 AR-HUD

在跟车距离提示部分,大众 ID. 的 AR-HUD 以及目前其他的 AR-HUD 都会勾勒出车辆底部的轮廓,提示驾驶员;而飞凡 R7 的 AR-HUD 则会在靠近前车或行人时在车辆中央显示一个黄色的警示方框,对于驾驶员有着更醒目和显眼的提示。

飞凡 R7 AR-HUD

此外,正如前文提到的,飞凡 R7 的 AR-HUD 还能够在接近目的地时通过投影提示地标性的建筑或充电桩、停车场,这也是目前许多 AR-HUD 所不具备的。最重要的是,作为飞凡 R7最为亮点的创新之一,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在后续不断 OTA 升级中,飞凡 R7 这套 AR-HUD 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功能。

总的来说,飞凡 R7 这套  AR-HUD 不仅在功能的实现上丰富于同样使用 AR-HUD 的同级竞品或车型,同时在技术的革新上也有着不一样的突破,而体现给用户的则是通过 Trinity多维感官交互系统的联动性带来的「四屏交互体验」,用户可以体验到中控屏幕、仪表屏的内容与 AR-HUD 之间的信息共享。

四、总结   飞凡的破与立

通过对飞凡 R7 AR-HUD 功能实现和技术原理的解析,我们能够看到,   多维感官交互系统 背后绝对不只是几块屏幕那么简单,而是对于多屏交互的探索和新兴座舱体验的创新。

同时,在这个 AR、VR 技术正在全面兴起的年代,飞凡联合华为全球首发量产华为 AR-HUD 正是对于传统 W-HUD、C-HUD 的「破局」,而其创新的驻车影音功能、目的地指引等功能也为后续准备打算跟进搭载 AR-HUD 的车型打了一个很好的样,这便是飞凡通过 AR-HUD 的「立」。

在外观、内饰以及多维感官交互系统、AR-HUD 完全展示在用户面前之后,飞凡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进化,让我们一起期待飞凡 R7 接下来的表现。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新出行 4.5万粉丝    1014作品 关注 国内新能源汽车媒体的引领者,专注新能源出行方式电动智能汽车。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