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车企营销有一个现象,喜欢用各种“高大上”的词汇来包装自己。“年轻、运动、国潮”这些词汇感觉放在哪个车上都没什么区别,营销同质化让消费者看起来更是一脸懵,所以我们就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说实话,我对如今媒体做的一些拆车类节目还是比较认可的,往往能让大家真实、直观地看到一辆车的本质。近期,网上一段关于车身刚性的测试视频让我对以运动著称的INTEGRA型格产生了好奇,没想到这款车还真挺硬。
型格也是个硬汉?
要说型格是个“硬汉”,可能好多人会觉得用词不当,“硬汉”不都是形容SUV或者越野车的嘛,那只能说明你对硬的理解还停留在造型和表皮,这种认知未免太肤浅了。车身架构才是决定一辆车安全性和运动性高低的基石,而衡量标准就是车身刚度,也就是车身抵抗变形的能力,主要包括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即车架的刚性。
全新INTEGRA型格重点通过“材料”和“结构”两大层面把自己打造成钢筋铁骨。首先看材料方面,在堪比楼房承重墙的部位,型格使用最高抗拉强度的材料,A、B柱、门槛、车顶前横梁均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材,占整个车身钢板的使用比率高达10.6%。1500MPa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每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承受15吨的压力而不变形,好比在大拇指盖大小的钢板上可以立得住三头成年大象,充分保证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的完整。同时,在前轮罩/前轮罩上部以及顶棚中横梁、前地板骨架、内门槛处,也采用了980Mpa热成型钢材,占比更是达到了24.5%,同样是业界相当高的安全标准。更让人信服的是,国内权威汽车媒体也对型格进行了拆解实测,通过车身刚度测试数据显示,型格车身上各种钢板的强度均与官方数据保持一致,再次证明了型格真是长了一身硬骨头。
图片截自汽车之家型格车身刚度测试视频
说完材料我们再从结构设计层面看一下型格如何做强做硬。基于高刚性平台打造的型格,车身地板纵向通道和车身前后环形区均采用加强构造,强化了车架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车身地板配备了格子型纵梁,起到强化刚性的作用;车身地板仪表板横梁采用通道加强件,提升刚性和地板振动性能。在有效强化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全新型格车身扭转刚性提了8%,弯曲刚性提升了13%。不仅如此,INTEGRA型格还采用了常见于豪华车上的铝合金副车架,降低簧下质量,大大提升了车辆的操控性,赋予型格更优异的动态性能。
凭借整车大量铝材料和高张力钢材的应用以及强化结构设计,不仅给INTEGRA型格带来高强度的车身结构,更是让其在运动、安全、耐用度、座舱静谧性和行驶稳定性等方面拥有越级表现。另外,型格全系标配10气囊,堪比豪华车的安全配置让人倍觉厚道,也表明了广汽本田对生命安全一视同仁的态度。
在主动安全方面,型格搭载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包括ACC自动巡航控制系统带LSF(低速前车跟随系统),配备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倒车车侧预警等功能,体现出科技为安全服务的全新价值体验。
运动型车的江湖一直都在
上世纪80年代,运动型车、性能车群雄争霸,彼时的HONDA INTEGRA曾与STI、EVO、GT-R等传奇车型享有同等地位,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前轮驱动汽车之一”,不仅代表了本田运动车的精髓,更是本田运动粉心中的性能图腾。
广汽本田INTEGRA型格源自最新的Honda Architecture平台打造,倾注本田全球造车先进设计理念、制造工艺及制造基准。官方信息显示到2025年,Honda Architecture平台将覆盖本田三分之二的车系,如果你就此断定Honda Architecture就是普通家用车生产平台的话,那就孤陋寡闻了。强调驾控乐趣的讴歌Integra,乃至全新一代思域Type-R都出自该平台,诞生于新平台下的INTEGRA型格自然也是将性能DNA刻在底子里。
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手动挡不等于低配,而是人车合一的必备要素。型格为了强化驾控属性,推出了6速手动挡车型,不仅拥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更能承受大扭矩和随心所欲的转速控制权。试驾过型格6速手动挡车型以后,流畅清晰的换挡动作、丝滑的油离配合,都是你乐此不疲的动力所在。同时,高配车型还搭载了18英寸切削轮毂,不论从视觉感官体验还是驾驶的操稳上,都是对运动精神的一种追崇。
除此之外,型格还有很多吸引年轻人的亮点,比如这车使用的卡片钥匙,就是年轻人追求极简实用生活理念的写照。12扬声器的Bose®音响,曾经只会出现在高端车选配上的配置,型格大方的给你配齐了。型格所搭载的最新一代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集成了AI语音助理、远程操控、车家互联、OTA在线升级等多项功能。满足用户在驾车过程中大多实用场景的功能覆盖,且通过系统的升级带来更加流畅的体验,为大家带来更智能实用的本田。
总结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5月型格销量为7,588辆,1-5月累计销量31,560辆,上市以来持续热销。消费者买账的原因绝非INTEGRA的一身运动光环,更是靠着“新架构Honda性能王”的产品实力。无论是越级的主、被动安全表现,还是刻在一身钢筋铁骨里的运动基因,都向消费者展示了它的硬实力,也为细分市场树立了高品质运动家轿的典范。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