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交警支队发布《关于取消轻型多用途货车通行限制的通告》,提出自2022年8月15日起,在无锡市范围内取消车型为轻型多用途货车的通行限制,轻型多用途货车在无锡市域(含江阴、宜兴)道路通行不需要申领通行单。
需要注意的是,无锡交警的通告中规定,可畅行城区的皮卡需登记为“轻型多用途货车”,进一步明确了皮卡的身份。目前,有部分车友的皮卡登记为轻型普通货车、轻型栏板货车等,可去当地交管部门进行变更,具体操作可参考《能变更车辆类型?北京卡友亲测皮卡变更多用途货车》。
事实上,这并非无锡首次提出皮卡解禁,去年11月,无锡交警调整了部分限行区通行时间和通行单办理指南,大幅放宽了无锡市号牌皮卡车在城区的通行限制;时隔近一年,在国务院的政策号召下,无锡市全面皮卡解禁,不仅在城区完全不对皮卡设限,还将解禁车辆从本地号牌皮卡扩大至所有皮卡车,为皮卡提供了更开放的路权,也为推动江苏其他地级市迈入解禁阵营再添了一把火。
从尝试放宽到全面放开,无锡实现皮卡全面解禁,是当地管理部门及消费者对皮卡认知发生转变的结果,意味着皮卡已具备与乘用车享受同等路权的条件,同时,也与无锡拥有皮卡生产企业上汽大通的制造工厂有所关联。据了解,主打中高端定位的上汽大通的皮卡制造工厂便坐落在无锡,与长城炮生产基地所在的重庆、江铃/江西五十铃大本营南昌等区域相同,坐拥上汽大通工厂的无锡对皮卡抱有更开放的态度。
而作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无锡对皮卡释放的友好态度,对江苏及长三角皮卡解禁有重要影响。此前,江苏对皮卡一向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尤其在苏南地区,许多县级市的市中心也不允许皮卡进入。2020年,江苏省曾提出“地级及以下城市要优化皮卡进城管控措施”,释放出了鼓励皮卡解禁的信号,无锡市率先响应,随后,连云港、宿迁均不限行皮卡,徐州管制较为宽松,今年3月,扬州也加入皮卡解禁行列,而近期镇江市交警部门提出,考虑全面放开多用途货车(皮卡车)限行规定。目前,江苏省13市中已有半数城市响应皮卡解禁。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一员,江苏对皮卡态度的转变,将对浙江、上海起到直接影响。更早之前,浙江宁波、嘉兴解禁皮卡,直辖市上海更放宽了皮卡的注册登记条件,在国家放宽皮卡进城的鼓励下,长三角刮起了皮卡解禁风潮,这个曾经在交管政策十分严苛的区域逐渐对皮卡敞开怀抱。我们也期待在无锡的带动下,南京、苏州等苏南城市可以响应政策,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进城的可能,这将对推动皮卡全面解禁有着重要作用。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