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缺席的 2022 年,汽车圈终于要迎来一次不小的盛会——成都车展。打前站的同事提前一周到了成都,喜提了一顿「桑拿晚宴」: 跟他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无数的川渝人民,以及全国其他地区正在经历限电的人民。四十度以上的高温,商场、办公楼因为限电而关闭了空调,难怪在微博热搜「川渝人民要哭了」的词条下, 单日的阅读量就达到了 3.2 亿。 与川渝人民一起因为限电「痛哭」的,还有逢限电必被拉踩的电动车,以及电动车主们。 限电一级重锤: 用车、买车、造车的,都「哭」了 凌晨一点半,成都的街道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排队的是趁着夜晚给电动车充电的网约车司机们。不只是网约车司机,享有「自建充电站」的私家车也有同样的经历:「排队两小时,充电一小时」,「跑了 3 个充电站才充上电」…… 这几天成都街头电动车充电的长队,可能像油价破「十」前夜排队加油那么壮观。 究其原因,是从 8 月 15 日起川渝地区执行的「限电」策略。 今年夏天以来,各地出现了超「六十年一遇」的高温天气,酷暑之下大家对于制冷用电的需求激增;可是偏偏降水量骤减,根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了 51%。而前面提到「限电」的川渝地区,正是水力发电的大户,水力发电量占到了 80%以上,火力发电仅占 15%。 当关系到水力发电命脉的「水」不足了,电力紧缺是必然的结果,最终传递到老百姓身上,就是充电桩或是仅部分开放,或是限时仅夜间开放。 8 月 17 日,特斯拉发布公告称,成都当地 12 个超充站暂时停止服务,重庆地区所有超充站关闭营业;小鹏 5 家超充站处于暂时关闭状态;蔚来除一小部分换电站外,其他换电站采取夜间错峰换电。 图片来源:易车 在 e 充电和特来电,截至 23 日依然在显示部分充电站和充电桩关闭。为了引导大家错峰充电,这些公共充电桩给出了夜间充电优惠的活动。 于是,就有了开头半夜排队充电那一幕,这种场景至少还要延续到 25 号。 不只是充电,由于商场限制部分空调关闭,位于商场内的新势力体验店也难以幸免。网上流传的一张聊天记录中,位于商场内的蔚来体验店因为空调,「牛屋可能有点热」,着实劝退了想逛商场吹空调顺便看看车的潜在车主们。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说限时、限量开放的充换电站,限开空调的品牌体验店让买电动车、用电动车的消费者最近痛哭不已;那「让电于民」的生产限电政策对于汽车制造业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川渝作为我国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占了国内汽车产能的 10.3%。目前受限电影响,丰田成都工厂从 15 日开始停产,长安汽车位于重庆的工厂,一汽大众、神龙汽车等位于四川的工厂,以及一系列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受到了影响。 以宁德时代宜宾工厂为例,这座全球首家零碳电池工厂使用水电占比 80%,目前年产能 75GWh。限电停产的这 11 天里,减产的电池容量达 2.26GWh,能满足 2 万~5 万辆纯电动车使用。 动力电池上游的锂矿产能更明显。根据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称,四川地区锂盐产能占全国产能近 30%,占全球产能 20%。此次限电至少为期 11 天对于四川地区的碳酸锂产量减少约 2053 吨,占行业比重 5.5%。 …… 2022 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着实是一波三折,从年初芯片短缺,3 月开始原材料价格暴涨,紧接着 4 月、5 月多地区进入疫情停产状态,如今刚刚恢复元气。 这也难怪15 日起四川开始执行「让电于民」的限电政策,第二天上海经信委发给四川经信厅就火速发了一封官方函件,商请当地支持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的电力保障。 也正是这封文件,让电动车又背上了「限电」的锅。 限电二级重锤: 「电都不够用,还搞什么电动车?」 8 月 15 日,四川开始实施「工业企业让电于民」的限电措施;第二天,一份上海经信委发给四川经信厅的文件在网上被曝光。这份官方函件里提到上汽集团与特斯拉公司向上海经信委反映,来自四川的零部件供应商由于限电而无法提供充足的零部件,所以商请电力资源倾斜,以便满足足量生产。 文件一曝光,「电动车与民生抢电」的舆论瞬间激怒了在 40 度高温下「心如止水」的网友们,甚至衍生出来这样的疑问: 电都不够用了,还搞什么电动车? 在争论用电动车到底环不环保时,常常有一种声音,「电动车充的电也是烧煤来的,哪里环保了?」 这次川渝限电的原因之一,正是大家口中「环保」的水电。 由于川渝地区可再生水电占比达到了 80%以上,火力发电仅有 15%,也导致了高温+缺水之下,能够紧急增加的火电供给有限。 火力发电,不够环保,电动车的使用失去环保的意义;水电、光伏发电,让电动车用起来真环保,但是需要靠天吃饭,不够稳定。 以四川的水力发电为例,2021 年水力发电量能达到 3531 亿千瓦时;因水电站储存不下的多余水量,2016-2020 年四川年均弃水电量超 100 亿千瓦时。可遇到了「六十年不遇」的酷暑,也只能产出以往 25~50%的电量。 如果说因为电动车充电而导致电不够用了,只能说还真是高看电动车了。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终于突破了 1000 万辆,就算这 1000 辆全部都是纯电动车,我们可以大概估算一下一年的实际用电量约 225 亿 kWh,每年耗电量约 300 亿 kWh。根据彭博新能(BNEF)的研究显示,2018 年全球住宅和商业空调用电量达到 1932 亿 kWh,其中中国的空调用电量占到 34% ,约 657 亿 kWh。 至少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电能的消耗,还摸不到空调耗电量的后腿。 当然,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车用电量也会相应增加。不过相比于用电量的消耗,大家更担心大量电动车充电时对电网造成的峰值负荷。 如果以目前私充桩 7kW 的慢充功率为例,在慢充的情况下电动车充电对电网的负荷跟节能灯泡差不多。但是如何引导、保障大家尽量多地使用慢充桩,是现阶段公共充电桩甚至各品牌自营充电桩无法满足的;充电桩网络的覆盖才是帮助电动车解决难题的关键。 当然,随着 800V 高压技术和超快充功能的普及,越来越多 250kw、350kw 甚至 400kw 超快充的情况下,电网负荷如何适应电动车的需求,依然是未知数。 最后 看了看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就在大家即将奔赴成都的这个周末,川渝地区终于出现了降雨的预告,高温+缺水双重伤害导致的限电大概率快要结束了。不过伴随着电动车身上的「用电原罪」也许会在每次电力紧缺的时候再次被提起。 过去,我们会因为每次的油价上涨而连夜排队加油、用车成本变高;如今,因为限电政策,电动车也经历了充电难、生产受影响。 都说电动车与燃油车之间是能源之争,你看,这能源紧缺带来的槽点不也随之转移到了电动车上。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