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汽车通讯社 2706浏览 2022-09-28 IP属地: 上海

“这是5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

——何小鹏

“这是5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资深“鹏友”王力也这么认为。

早在去年广州车展,小鹏G9第一次亮相时,老王就被这款车深深吸引。历经10个月的等待,在9月21日晚上看到小鹏G9配置表的那一刻,老王懵了。

老王并不孤单,此时小鹏G9车友群的消息早已“爆炸”,失望、退单、声讨……铺天盖地的吐槽将小鹏G9喷得体无完肤。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网络)

在9月22日的沟通会上,何小鹏用一句话回应车主的困惑:“有挑战不怕,面对它,解决它。”语气郑重坚定。

距离G9第一次上市40多个小时后,小鹏正式调整了G9的价格和配置,一时之间,各大车友群画风突变,准车主们对小鹏G9的态度,从人人喊打变成了“真香”。

看着新版SKU方案,老王激动地在群里发出消息:“小鹏还是那个小鹏!”

01

吐槽、退订,G9未飞先折翼

“小鹏降价的速度,在中国汽车史上,恐怕都是头一次。”

据《汽车通讯社》了解,原本的小鹏G9一共上架了6款车型,价格从低到高分别按照“G”、“E”、“X”分成了三个系列。老王此前关注的“丐版”570G,售价30.99万元。

“在小鹏G9上市之前,身边的朋友就在猜测G9的价格,如果要关注性价比,那价格预估不会超30万,还可以卡住新能源车的补贴线,给车主更多实惠。”老王说到此处,顿了一下:“当然,价格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所谓的4C超快充电池包、5D音乐座舱、辅助驾驶NGP等等一系列高端配置,在“丐版”车型上都不能选装,这一车型甚至连L2级别的辅助驾驶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丐版”570G还要卖30.99万,再看看小鹏G9的SKU方案,6款车型,哪个是“弃子”显而易见。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网络)

第二个让车主们吐槽的地方,是这版SKU方案,连老王这样的资深“鹏友”都表示看得有点迷:这是在卖车,还是在给用户考试呢?咱就不能少一点花里胡哨的套路,做个一目了然的表格吗?

这还不是最核心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第一版的G9没有找到核心的卖点。

要知道,小鹏一直以来都是一家将科技感、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车企,但这些卖点在低配车型全无体现,部分车型有是有了,但选装得加钱。要是只考虑性价比,完全放弃科技感和智能化,那买小鹏干什么?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小鹏G9的智能化和性价比相互矛盾,车主们对小鹏G9的卖点产生了怀疑,“丐版”570G顺理成章成了吸引吐槽火力的重点对象。

因此像老王这样幻想着小鹏G9可以“拳打保时捷,脚踢奥迪Q5”的车主们,难免有些失望。

好在小鹏及时听取用户声音,对选配做出了调整,将原本的“G”、“E”、“X”改成了大家熟知的“Plus”、“Pro”、“Max”,新版SKU表格相比之前的一版简直就是“人间清醒”,那叫一个直观,那叫一个一目了然。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小鹏汽车)

在配置方面,最低版本的570Plus虽然价格没有变化,但是加装了XPILOT系统,实现了基础辅助驾驶的功能,其他版本还加装了5D音乐座舱等一系列配置,Max车型则在Pro车型的基础上提高了2万元,并加装了XNGP系统,比第一版SKU方案反而低了8000元。

这么一看,小鹏G9的卖点更加明显,价格也比之前更香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小鹏及时调整策略恰恰证明了公司的敏感度和执行力,用老王的话说,这叫:“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网络)

知错能改是好事,不过,对于小鹏这种级别的车企来说,从一开始避免方向性错误更加重要。

这次事件,恰恰暴露出小鹏对产品和内部的品牌定位认知比较割裂,用户的关注重点不是超大音响,不是座椅,而是最能体现技术的智能驾驶。

此外,老王疑惑,小鹏真的有聆听用户声音吗?

你说它听了吧,它却在第一版搞出了一套谜一样的操作,说它没听,它又完成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快的价格、配置改动。小鹏为什么这么有效率?

02

背水一战的小鹏G9

“现在的新能源战场可谓四面楚歌。”一位汽车销售顾问向《汽车通讯社》表示。

除了特斯拉和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还有自主品牌,如比亚迪、五菱宏光等在这一领域崛起;其它传统车企如广汽、吉利、长安等等,也开始陆续孵化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外资品牌如大众、奔驰、宝马等同样虎视眈眈,试图在这一市场里分得一块蛋糕。

再来看看小鹏的交付情况。2022年1-8月,“蔚小理”中,小鹏交付量达90085辆,远超蔚来的71556辆和理想的75396辆,在新势力中仅次于哪吒的93185辆,位居第二。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中商情报网)

小鹏的营收情况却没有蔚来和理想这么乐观。

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148.91亿元,低于蔚来的202.3亿元和理想的182.9亿元,在单车毛利率上,数据显示,小鹏的单车毛利率仅为10%,远低于蔚来的16.7%和理想的21.5%。

毛利率如此之低,其中一个原因是,蔚来和理想的车价动辄30万起步,小鹏的三款车型均价远低于这个数字。小鹏迫切需要一款产品,能够攻克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提高单车毛利率,以便尽快实现盈利。

这一点,在早前何小鹏的讲话中也能嗅到蛛丝马迹。在小鹏2022年的半年报会议上,何小鹏表示:“随着G9和后续新平台以及新车型的推出,我们将结构性地改善车型毛利率。我们中长期的目标是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提升到25%以上。”

可见,小鹏G9对于小鹏来说,远不止一款车型这么简单,而是践行公司战略方向的“抬头炮”。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小鹏汽车)

何小鹏本人更是对这款车寄予厚望。他在G9上市当天表示,小鹏G9会达到月销一万辆,超越奥迪Q5,攻占大五座豪华SUV这一重要市场。

言下之意是,G9要提高毛利率,要冲击高端车型,要抢占国际市场,要实现月销量破万……

“这么说来,小鹏G9二次上市仿佛就说得通了,看来小鹏G9是真的准备背水一战了。”老王表示。

写在最后

小鹏G9二次上市这件事可以说得上是福祸相依。

首先是这波史上最快的改价操作,给G9的热度添了一把新火。要知道一般的新车上市周期只有一两天,各种公关稿,新闻稿的热度也不会持续很久,小鹏这次可谓做了一波“无心插柳”的营销。

其次是新上线之后的价格和配置,相比之前更有诚意,在部分论坛和车友群,甚至也出现了舆论反转的现象,像老王这样上一秒嗤之以鼻,下一秒“真香!买它!”的声音越来越多。

再看品牌形象方面,第一次上市被吐槽后,何小鹏本人立刻回应:“大家的声音和建议都收到,已安排。原则就一条:让客户爽到,最重要!”之后48小时之内迅速认错,完成调整,从效率、方案满意度等方面来看,一个贴近用户、执行力强的人设算是立住了。

回归到小鹏本身,这次事件直接让小鹏的股票呈现大幅度下跌,市值蒸发约120亿港元,港股总市值被狠狠地按在了千亿之下,直到23日之后市值才有所恢复,但较新车上市前仍有不小差距。

二次上市的G9,与小鹏的背水一战

(来源:百度股市通)

用户方面,虽然小鹏给出了更加合理的方案,但“鹏友”们再禁不起这样折腾,这次事件对小鹏来说更像是敲了一次警钟:正视自己的问题、聆听用户的声音,小鹏才能在“鹏友”们的支持下,在新能源的天空中飞得更远。

最后,用“鹏友”老王的一句话结尾吧:“无数和自己一样的‘鹏友‘,依然愿意相信,这是5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

注:就在小鹏G9发布后的9月22日,理想汽车连夜发布公告,将于9月30日提前发布全新L8,新势力仿佛又要展开一场大战。

文中老王为化名。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03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