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新能源可谓是彻底撕掉了“小众”的标签,且在该领域一直在创造新成绩,其火热程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而在如今,续航里程的问题依然存在,提升补能效率是新能源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充电桩发展迫在眉睫,需求较大。行业专业人士预计2025年国内充电桩存量市场规模或超过3000亿元。回归现实,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充电桩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充电桩分布不均、日常维修缺失下无法正常使用等原因。
目前,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普遍采用400V电压平台,但是其已经不太能满足用户们的需求了。想要进一步提高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就需要将电压平台从400V提升到800V、1000V甚至更高的水平,实现350KW以上的快充。
而随着技术进步,高压快充已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800V高压平台其实早已亮相,早在 2019 年,保时捷发布全球首款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汽车,拉开了800V高压平台的序幕。随着800V高压平台相关配套设施的不断建设以及完善,国内也是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布热潮,其中包括比亚迪、小鹏、吉利等车企,将为用户们带来“充电5分钟,续航100公里”的全新充电体验,真正做到安心出行,即使远行也不需要担心续航里程的问题。
回归现实,我国充电桩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另外,在政策的支持以及用户们的需求催化下,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更是一直在有序进行。2021年整体车桩比为2.56,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充电桩新增功率和国家电网招标来看,大功率充电桩占比逐渐提升,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未来大功率充电桩占比有望继续提升。根据业内专业人员测算,中国2021-2025年充电桩市场复合增速超过70%,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688亿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国内用户更是对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正逐渐提升。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4.1万辆和687.2万辆,同比均翻倍增长。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
2022年,国内市场的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分别同增3.4%和2.1%,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新车比重为26.1%和25.6%,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的规划,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已提前达成。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以纯电动车为主,约占75%。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
汽车网评:高压快充是短期解决补能焦虑的最优解?
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分为换电以及充电,其中以充电为主。充电相较于提高电流,提高电压,小编认为其更符合未来趋势。充电可分成固定充电和移动充电,其中固定充电根据采用的充电装置可分成采用三孔插座、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等。
对于采用充电补能形式的新能源车型来讲,提高充电速度,实质上就是提高充电功率,电流或电压的提高均可提升充电功率。而提高平台电压,可以在相同功率下降低电流,从而在电阻不变时减少电机所产生的热量,降低退磁风险,同时更是保证了车辆的安全以及用户的安全。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