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场景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换个词,刻板印象。
电影中曼哈顿区除了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黄色出租车。它们大多是标志性的福特Crown Victoria或是雪佛兰Impala。
而现在,站在纽约街头望去,黄色出租车里有一半是丰田,而在这些丰田出租车里有一半是凯美瑞。
作为丰田旗下全球销量第二的车型,凯美瑞已经走过三十余年,历经八代的蜕变。它已经从当初的青葱男孩,蜕变成为如今的活力型男。在国内市场,它也成为了日系B级车中不折不扣的“扛把子”。
可是谁又能想到,如今阳光帅气的凯美瑞,起初只是一台大号卡罗拉?
谁还没年轻过?估计如今的凯美瑞看到自己刚诞生时的样子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吧,毕竟变化太大,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第二次石油危机彻底改变了以美国为主的世界市场对车型的偏好,从以前的大缸体、大排量、大车身转变为省油、紧凑、实用。这也对汽车制造商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其研发更轻、更高效的发动机。
大洋彼岸的丰田看到了美国市场对于小排量紧凑型车的需求,于1982年推出了第一代凯美瑞,代号V10。
丰田一直有使用冠类饰物命名车系的传统,“Camry”起源于日文“冠”(kanmuri),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帽子,只有身份显赫之人才可佩戴。可见其定位居于卡罗拉(Corolla,拉丁语意为花冠)之上。
前两代凯美瑞均采用窄车身设计,配备了1.8/2.0升L4发动机,采用了更紧凑的前驱布局和低风阻的车身设计。与同时期同级别其他车型相比,凯美瑞车内空间更大,舒适配置更多,在ABS等系统加持下更安全,燃油经济性更高。
因此,初期的凯美瑞竞争力十足,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成为当时的明星车型。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丰田对于日本外世界市场的野心进一步扩大。
虽然前两代的窄车身设计符合日本低税收的车身尺寸限制,但由于车内空间偏小,并未受到全球市场的欢迎。窄车身的凯美瑞经过重新设计,以Vista为名继续在日本市场销售了三代,最终于2003年退出历史舞台。
自1991年推出的第三代凯美瑞(代号XV10)开始,凯美瑞转变为宽车身设计。车身尺寸的增加,意味着凯美瑞升级为中型轿车。第三代、第四代凯美瑞在设计上也更加成熟稳重,已然褪去了初代的稚嫩,甚至有些少年老成的感觉。
随着车身尺寸的增大,原先的小排量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因此,这两代凯美瑞开始提供2.2升L4和3.0升V6发动机,追求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兼顾更强、更平顺的动力输出。
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口车热潮涌现,少量第三、四代凯美瑞也被进口至中国,成为受JDM玩家追捧的一款车型。
但更多国人对凯美瑞的认知,起源于代号XV30的第五代凯美瑞。本代由丰田官方整车进口,使用港译名“佳美”进行销售。
本代凯美瑞搭载具有可变气门正时(VVT-i)技术的152马力2.4升L4发动机,但190马力3.0升V6发动机版本的缺席,令众多国内车友唏嘘不已。沉稳大气又不失灵活的设计风格,俘获了不少大老板的芳心,成为商务用车的新选择。
刚成立不久的广汽丰田看到凯美瑞在国内市场的潜力,于2006年引进第六代凯美瑞(代号XV40)进行国产,共推出搭载2.0L/2.4L两款L4发动机的5款车型。
自上市起,第六代凯美瑞以其稳重老成的设计、较为合理的售价和过硬的素质,成功占领日系B级车市场,成为了最经典的一代凯美瑞。但其设计过于稳重,给人一种略显油腻的感觉,在国人脑海中深深烙下“凯美瑞=公车”的印记。
型男不是一日炼成的,想必凯美瑞对此深有体会。
2012年,第六代凯美瑞步入销售的第六个年头。中期的小改款虽令其更显精致,但过时的配置已跟不上时代节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家庭用车市场进一步扩张,成为车市主流。
代号XV50的第七代凯美瑞应运而生。更显运动但不失沉稳的外观加上现代化的配置,这些本应是凯美瑞打入家用车市场的当头炮。但这次转型并未获得巨大反响,反倒把凯美瑞带入了行政与运动间的模糊地带,定位的不清晰导致本代凯美瑞销量逐年下滑。
充分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广汽丰田给了第八代凯美瑞(代号XV70)更加清晰、多元化的市场定位。
新一代凯美瑞采用了更加运动、年轻化的设计风格,在安全和舒适配置上也更加丰富,再次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更加明晰的车型定位,更加细分化的车型配置,这些都为新一代凯美瑞带来了销量上的逆转。加之凯美瑞车系良好的口碑和丰田的品牌效应,使得第八代凯美瑞脱去了前几代给人留下的公车形象,成功变身新生代活力型男。
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心态的调整和性格的转变,对于凯美瑞来说也是如此。可以说,凯美瑞的进化之路就像一部少年成长奋斗史。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淀,三次风格上的大改,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凯美瑞,终于成为了日系B级车“扛把子”。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