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谈起威马汽车,绝大多数汽车圈里的人都会发出一声叹息。曾经的新势力造车“一哥”,销量榜首,如今已经陷入停工停薪、门店消失的尴尬处境。从当年的风光一时,到如今的一地鸡毛,威马汽车的发展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近日,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限制消费令。信息显示,2023年4月7日立案的一起仲裁案件中,因法院判决的14065元未能够履行,法院认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将公司及单位法定代表人SHEN HUI(沈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
据悉此次仲裁案件中,被申请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应支付申请人彭某某2022年10月、11月工资差额合计人民币11798.5元,以及2022年12月工资人民币2266.9元,共计14,065.4元。
14065.4元对于一个普通员工或许也就是一个多月的工资,威马竟然已经破落到一万多元都拿不出来了?竟然不惜让公司法人沦为老赖都不赔付给申请人?
目前威马汽车官博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沈晖先生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经核实,该限高令已撤销。”声明称,威马汽车正全力开展用户服务,依法有序清偿债务,并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有望于近期复工复产,恢复正常运营。
威马,可能是回天乏力了
很难想象威马这个曾经最有钱的造车新势力竟然会落得如此田地。据不完全统计,威马汽车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之一。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累计完成了12轮融资,据不完全计算威马共计融资规模达到35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法人沈晖早在2022年年底在微博公开发声承认威马陷入经营困境,但表示正在积极复工复产,可惜这条微博下面已经被自家员工的讨薪留言给占领了。
根据企查查收录的信息,威马公司主体目前关联法律诉讼576条,绝大部分是被告,原因也几乎都是合同违约和劳动仲裁,也就是欠供应商钱不还,以及拖欠员工工资。
除此以外,威马的黄冈工厂更是被员工拉满讨薪横幅。
面对困局,威马也有所行动
2023年年初,Apollo智慧出行公司计划以20.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69亿)收购威马子公司,双方达成战略并购,实现港股挂牌上市。
这波反向借壳上市的操作,市场交易估值约为2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9.59亿),对比同一时期起跑的蔚小理已经完全不可比拟,就是后来居上的零跑等新势力,威马也早不是对手。
就在6月1日,威马终于向港交所完成交表工作,开启了正式上市审批程序。但此时威马的财务数据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6亿元,经历了疫情寒冬之后,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寒冬中负重前行,威马的业绩销量更是一蹶不振,整年销量不足3万辆。
面对销量断崖式下跌,经销商大量退网,全员降薪,官司缠身,威马只有搏上一次,利用这次港交所成功挂牌,融一笔钱才能为威马续命。
威马,何至如此?
曾经红极一时,又融了如此多钱的威马,这次竟然因为区区1万多元人民币,威马创始人沈晖就被扣上了老赖的帽子,虽然威马收到限高令后第一时间就赔付了仲裁款,解除了限高令,但这次事件背后可以说是疑点重重。
事实上,这也不是威马第一次被强制执行。只不过之前都涉及的数额较大,例如2023年4月,威马衡阳公司被强制执行1312万元。5月份,威马汽车又被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标的合计1084万元。
目前除了员工的仲裁和经销商的催债外,消费者对威马汽车投诉更是不断,威马公司经营异常,门店关停、无法提供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停滞、人工客服缺位,导致他们在购买威马汽车后无法正常进行保养、汽车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维修、签订的电池更换协议无法履行、客服热线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打通等。
可惜的是威马汽车总是采取回避态度,消极应对,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自家员工的仲裁也没有拿出太多实质性解决方案。
年初时,沈晖在微博上分享了电影《芙蓉镇》中的一个片段——“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威马能不能活下去还未可知,不过威马汽车从“世界冠军”到“一匹危马”,是造车新势力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警示。一家车企不能只靠融资和盲目自信,在如今“内卷”之风盛行的汽车产业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没有给消费者带来足够的吸引力和体验感,最终只会落得一个穷途末路。
2025上海车展成了增程大舞台,各种增程概念车、增程量产车、增程技术纷纷亮相。作为曾经的“落后技术”,增程到底香在哪?又为什么有些车企坚决不做增程呢?今天这个视频帮你搞清楚。
【英俊的车车报道】当电竞的激情碰撞文旅的魅力,一场属于全民的狂欢盛宴在荆楚大地璀璨绽放。5月2日-4日,2025王者荣耀电竞派对暨第十一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在湖北孝感盛大举行。这场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民电竞赛事,跨界融合“电竞+音乐”双舞台、沉浸式互动剧场、千......
5月6日,为期6天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沈阳国际汽博会”)圆满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展出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吸引了12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达1000余台,现场召开新车上市发布活动20余场,共吸引省内外观众达59.32万人次。展会......
近日,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搭载于保时捷911 GTS,采用倍耐力研发中心模拟器开发的P Zero R轮胎,显著提升了这款创新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表现。
小米SU7全系“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此举为更精准的功能描述
拆解全球车企财报:高负债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智能技术不应削弱驾驶乐趣,而应成为它的放大器。
随着近日车企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有媒体整理国内车企高管年薪,结果发现根据已有财报,目前收入最高的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达到了惊人6.39亿元,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仅有167.7万元,不到前者的3%。
央企总裁亲自下场卖车!消费者会给面子吗?
合并之后,极氪的失败固然可怕,但领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从丰田到日产,再到接下来的大众,合资车要开始比国产车更便宜了。
零跑真的实现领跑了
高阶智驾降温!车企“连夜”改名,夸大宣传已造成消极影响
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5年4月销量数据。
电车问题:理想智驾再次失效?险些酿成大祸
采埃孚推出新型商用车电动空压机
石油之国遇上柴油猛兽:成功汽车角马沙特版全球首发
沃尔沃4月全球销量下滑11% 纯电车型销量骤降32%
6.4亿元年薪震惊车圈!新势力车企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东风奕派究竟如何做到与年轻人同频共振,诠释 “派生无限” 的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