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到底有多强,以至于Jeep、三菱、雷诺、铃木、菲亚特等海外车企陆续退出,又让欧洲不加掩饰的搞出对中国车企出口的障碍;而且韩系车和法系车均已沦为边缘车系,曾经非常火爆的现代起亚势必会实现七年连跌,就连美系车里的知名品牌雪佛兰也只剩下一台热销车。日系车阵营里的日产汽车下滑幅度较大,本田和丰田也不太理想,貌似只剩下德系车还在强撑。
这到底是外国车企变弱了还是中国车企变强了呢?
咱们就来讲一讲这个话题,客观来说是中国车企变强的,并且在很短的周期内实现了反超;想要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逆袭则必须找到突破口,一直被海外企业看衰的电驱动技术就是中国车企逆袭的法门。
知道第一台电动汽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其实电动汽车是与燃油动力汽车同时出现的,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第一批普及的汽车就是电动汽车;当初的燃油车是不受欢迎的,因其采用的是外燃机,体积大、噪音大且温度高,即便后期换为内燃机也依旧有这些缺点。而电动机却基本没有噪音,开起来也非常的平顺,根本不需要变速箱,只需要依靠电机转速来调速即可;所以电动汽车理想的驾驶体验征服了第一批汽车用户,虽然那时候的镍铁电池能量密度很低,车辆的续航里程也很短,但相比马车至少是进步的。
可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出现了中断,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中似乎在某个瞬间戛然而止。
既然电动汽车有非常多的优点又为何会被放弃?
这就要讲一讲上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历史了,简而言之,一战和二战的接连爆发捧红了燃油车;在战地充电确实是不现实的,或者至少大家没有形成约定与默契,更愿意接受补能更快的燃油车。同时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关键阶段又遭遇了打击,相信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他不是一个发明家而是一个刻薄的企业家,可是他对电动汽车的执著还是令人钦佩的;爱迪生与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打造过一批电动汽车,也在储能技术上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可是在关键阶段却被毁掉了实验室和几乎所有资料。
据传说,毁掉其技术资料的正是美国当时的石油大亨。
至此电动汽车几乎退出了汽车发展史,通过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欧美汽车产业发展的弊端,那就是更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技术的长远发展。
电动汽车在驾驶体验、清洁环保和使用成本多方面均有优势,可是并不符合欧美工业发展的需要,其需要的是能够大量消耗石油的交通载具;所以欧美汽车产业上百年来都是围绕燃油车建设发展,可是内燃机从的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能看到技术上限,它没有技术突破的空间。
所以以欧美为主导的汽车产业也就注定没有了发展,能做的只是开拓市场而已,那么只要中国汽车产业不陷入这个迷局,选择电驱动技术即可实现跳脱与超越。
几乎被放弃上百年的电驱动技术不再被欧美汽车产业看好,甚至当初是为什么被放弃都被遗忘了,可是中国汽车人却没有忘记;于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搞汽车电动化的学者与企业,其中将汽车电动化视为战略发展方向的人里还有钱学森学生,参考下图,这是92年钱学森先生对汽车电动化的理解。
这就是中国汽车产业能够逆袭的原因,因为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技术路线,通过这种技术所打造出的产品只要在价格上能做到与同级燃油车看齐,那么这种技术产品则必然会像百年前一样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只是如何开局呢?
打造电动汽车需要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但还是要依托传统汽车产业链。
于是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引进海外企业进行合资的方式,在初期以市场换取经验,以经验来建设基础产业链;这个过程几乎持续到2010年,而随后再基础夯实之后就开启了产业链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在这个阶段里陆续出现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方正动力、巨一动力、中车时代、弗迪动力等一系列优秀的供应商企业,也出现如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深蓝、零跑、蔚来、理想、小鹏、高合等优秀的汽车制造商,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像下饺子似的不断上市。
这是最后一个话题,欧美当然能看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更能看到我们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对全球汽车市场带来的冲击。可是至少在前十年里只能看着,即便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想要转型与追赶,然而却做不到。
因为德国的汽车产业被大众汽车集团、奔驰和宝马汽车公司控制,法国汽车产业被雷诺汽车和标致雪铁龙控制,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是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克莱斯勒现在属于意大利汽车公司菲亚特,而菲亚特属于和法国标致雪铁龙合并创立的Stellantis集团。日本的汽车产业由丰田、本田和日产等车企的背后财阀控制,韩国自然是现代起亚。
这些车企背后实为大资本,大资本也是资本,资本只看眼下的利益而不看长远的发展。
所以即便欧美想要让汽车产业也转向电驱动赛道,可是这些企业不同意,它们以超低成本造出的燃油车还能卖出高价,燃油车依然是利润奶牛,那为什么还要去搞一种新技术呢?任何新技术在普及阶段都是几乎没有利润可图的。
这就是欧美汽车产业会落后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具备宏观调控的能力,企业的发展很重要但必须匹配大的战略技术发展方向;这是欧美不具备的能力,所以除非到中国制造的汽车拿到了超大的市场份额,甚至打入欧美汽车市场并以电驱动产品形成对其燃油车的威胁,否则欧美汽车产业仍然不会变。
而现在已经到中国车企打入欧美市场的阶段,所以也才会出现针对中国汽车的设阻。
总而言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壮大,只是客观上并非是通过一种全新技术实现;但不论技术是新还是旧,只要实现了产业壮大即可,汽车产业是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大自主汽车产业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全新MG4开启预售,7.38万起!
汽车圈最近有个不算意外的消息——广汽本田要换掌舵人了。据网传,高洪祥将接棒李进担任执行副总经理,任期至2027年12月31日止。李进不再担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职务,调回集团总部工作。不少同行一致认为,这是广本给电动化转型按下的"重启键"。这......
俄车市背刺:中国汽车出口榜大变天
今日,A股各大指数相继收涨,沪指也重返3600点之上,板块之间更是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大资金自然也不会错失积极布局的机会,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尚在初步阶段,二季度机构持仓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同时,结合大宗交易平台数据,机构资金已净买入218家公司,且其中27家......
近日,一汽-大众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于山西大同正式上市。
中汽协公布:国产车都出口到哪些垃圾国家
向新出发!新央企、新辰致
今天咱们就响应“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开着哈弗猛龙直扑蒋福山,那儿的桃子甜到能把烦恼都腌成蜜,走,摘桃去!
理想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百年奥迪,再续传奇。一汽奥迪科技周即将于8月7日在杭州大剧院盛大启幕。本次活动将以沉浸式场景打造,全面呈现奥迪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的科技成果,并在华为、宁德时代等顶尖科技伙伴的助阵下,聚焦一汽奥迪硬科技及软科技的融合创新,共探新时代豪华出行的进取之路。同时,......
欧洲豪门向中国技术求援,“换道超车”让奇瑞这样的理工男迎来新机遇。
F1匈牙利大奖赛正赛简直是策略大混战,选择一停还是两停很多是临时决定。最终比赛的两大看点是:迈凯伦争冠内斗,诺里斯凭借一停险胜;一直领跑的勒克莱尔后半程突然掉速,领奖台都没保住,原因成谜。
2025理创大赛开赛:欧姆龙首度联合举办,协同本土力量开发创新应用
销量霸榜,长城皮卡11万辆蝉联销冠
就在不久前,特斯拉的领军人物埃隆·马斯克向世界预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公司即将在年底前展示“史上最精彩的演示”。这一声明立即激起了广泛的猜想,许多人推测这可能与备受瞩目的特斯拉Roadster有关。特别是特斯拉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的言论,他宣称这将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后一款、......
比亚迪DM5进化 亏电油耗降至2.6L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尹同跃为这事致歉 汽车行业反内卷终于到“我”了……
当新能源浪潮席卷汽车行业,中大型燃油SUV市场一度陷入价值失语的困境。消费者既渴望传统燃油车的可靠性,又期待智能科技的越级体验,市场呼唤真正能平衡空间、动力、智能与品质的标杆产品。8月5日,一汽-大众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在山西大同正式上市,以26.99万-29.99万......
生动出行新解锁!领克 06 Relive 焕新上市 10.76 万起享全维精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