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张银行卡大小的长方形膜状物以光速撞向太阳系。在相撞的瞬间,太阳系就开始从三维的立体存在,向着没有厚度的二维画卷坍塌。
这是《三体》中高等文明清理低等文明的画面,宇宙规律武器二向箔就是这么简单粗暴,降维打击就是如此令人绝望。
在汽车市场中,实力在伯仲间的贴身肉搏并不少见,但是像歌者文明那样直接甩出二向箔形成降维打击的却寥寥无几。不过,在插混市场,荣威D7 DMH就复刻了这样一场精彩好戏。
11月8日,荣威D7 DMH车型上市。作为一辆标准的B级车,其12.18-14.18万元的售价让市场一片哗然,毕竟这可是来到了主流A级车的腹地。
B级车的空间、B级车的价值,却只卖A级车的价格,荣威D7 DMH的打法就像是向A级车市场扔出了一片二向箔。
尽管二向箔是范围打击,但荣威D7 DMH可是有的放矢,它瞄准的就是A级插混市场的标杆比亚迪秦PLUS DM-i。
都说高处不胜寒,秦PLUS DM-i虽然一直战绩彪炳,可是面对友商越来越凌厉的攻势,竞争力也表现得力有不逮。如今荣威D7 DMH的到来,就是要用全方位的产品优势,对秦PLUS DM-i形成降维打击之势,引领插混家轿市场的格局重塑。
秦的价格,汉的价值
在《三体》中有着极为严格的文明等级划分,高等文明与低等文明间的战争,无一例外都是碾压局。荣威D7 DMH与秦PLUS DM-i之争,其实与三体人和地球人的战斗没有本质区别,二者实力悬殊。
得益于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的赋能,荣威D7 DMH在电驱技术上紧跟时代潮流,代表了先进技术的应用方向。至于秦PLUS DM-i,虽然采用e平台3.0核心技术,但如果深究起来,还是油改电的产物,这就导致它在混动技术上跟不上了。
混动技术的代差建立起不可逾越的天堑,荣威D7 DMH在用车体验上甩开了秦PLUS DM-i。
一方面,得益于行业首创的动力总成大脑PICU,荣威D7 DMH的动力响应时间仅为0.26秒,比同级竞品快一倍,提速超车随心所欲。
另一方面,荣威D7 DMH采用发动机和P1电机同轴结构,相比秦PLUS DM-i的平行轴布置,少了一组齿轮,不仅传动效率更高,运行也更平顺。
在领先技术加持下,荣威D7 DMH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25km,在实测中表现更加亮眼。至于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里程,更是来到了夸张的1400km。
与秦PLUS DM-i相比,荣威D7 DMH可以做到少充电、多行驶,用B级车的体量实现了A级车的油耗。
在出色的续航表现之外,荣威D7 DMH的NVH表现也值得称道,NVH表现比使用平行轴的同品类产品提升10%以上,电机噪音可降低20分贝。
既可以感受到插混没有续航焦虑的满足感,又能体验到纯电带来的平顺性和静谧性,荣威D7 DMH双管齐下,秦PLUS DM-i无力招架。
体验只是表象,技术才是内核。技术上的差距,奠定了荣威D7 DMH在用车体验上的胜势。
秦的价位,汉的性能
为了在抵达地球之时仍能维持科技的先进性,三体向地球发射了两个可以封锁基础物理研究的智子,这让物理学家感到深深的无力与绝望。
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之后的近两百年时间里,地球的科技似乎经历了爆发式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三体人,人类仿佛有了一战之力。
在性能方面,秦PLUS DM-i就和彼时的人类差不多,看起来大可以与荣威D7一决高下。毕竟从纸面数据来看,荣威D7 DMH无论是发动机还是电机的参数,都没有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当人类的太阳系舰队被三体的水滴单方面屠戮的时候,人类才意识到与三体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
事实上,荣威D7 DMH无论是发动机还是电机的表现,都刚好压秦PLUS DM-i一头。这种轻松拿捏的硬实力,足以像水滴一样左右整个战局。
如果是坐到驾驶位,手握方向盘,对荣威D7 DMH胜券在握的感觉可能会更强烈。P1同轴电机+P3的布局,虽然在架构上没有太大改变,但反映到驾驶本身,就能给驾驶者带来更加轻快、灵敏的体验。
至于在悬架方面,荣威D7 DMH更是保持了降维打击的高压态势。多连杆独立后悬一出,秦PLUS DM-i就已经相形见绌了。这种在底层架构上就存在差距的项目,反映到日常驾驶中只会更加明显。
在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使用独立后悬挂的荣威D7 DMH表现更加稳定,并没有过于繁杂的弹跳产生,再加上特意向舒适靠拢的底盘调校,它的滤震表现很容易折服消费者。
秦PLUS DM-i表现则完全不同,扭力梁后悬会让两个后轮产生牵连,经过同样的路况,它的震感和弹跳就要更多。在行驶质感上,秦PLUS DM-i还要拿出更好的表现。
被智子封锁后,地球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其实是现有科学理论到应用层面的转化,而不是基础理论的突破。这种短暂的辉煌,轻易就被三体的水滴打破了。
底层电驱架构以及悬架系统的落后,决定了秦PLUS DM-i在用车体验和驾驶质感上都不是荣威D7 DMH的对手。
秦的价码,汉的质感
三体人与地球人之间的战争,是科技的战争。但是从三体人用智子封锁地球的科技发展之后,地球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了。
从看到荣威D7 DMH与秦PLUS DM-i的第一眼,两车间的对垒可能就已经决出胜者了。因为如果按照擂台赛的规则,两车根本不属于一个重量级,秦要叫出老大哥汉才能好好的掰一掰手腕。
荣威D7 DMH是标准的B级车尺寸,说比秦PLUS DM-i大一圈毫不夸张。精致的设计结合大气显档次的外观,精准地踩在用户的心坎上。秦PLUS DM-i“Dragon Face”的设计理念虽然十分经典,但因为车身尺寸稍微逊色,就要落了下乘。
对轿车而言,舒适性的打造是基本功,就这一点来说,荣威D7 DMH也花费了更多心思。荣威D7 DMH搭载云宿智能座舱,在舒适度、精致感以及智能化上碾压秦PLUS DM-i。
坐垫长度同级最长的云宿座椅,使用同级厚度第一的软泡棉,在座椅支撑性和舒适性上表现出色。
在功能上,加热、记忆、通风以及10向调节就不说了,它还能根据场景和需求的不同进行变化。午休时化身大躺椅,小憩的时候就是单人床,这种堪称魔术座椅的体验,是秦PLUS DM-i提供不了的。
无智能不汽车,荣威D7 DMH搭载全新迭代的斑马智行车机,在智能交互上更进一步,一语多意、动态导航、手机导航无缝流转等功能,让每个用户都能感受到科技进步的魅力。
荣威D7 DMH搭载12.3英寸超长液晶屏,结合2712车规级芯片,能够媲美智能手机流畅度的操作体验,用起来更加舒心。相比之下,秦PLUS DM-i使用的则是工规级芯片,确实节省了成本,但在使用体验上稍逊一筹。
在轿车最为看重的空间和舒适性上,荣威D7 DMH实现了对秦PLUS DM-i的碾压式胜利。更贴合用户需求的智能化表现,让这场胜利来得轻松又写意。
写在最后
尽管一直在尝试自救,但因为实力的差距,地球人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三体人的攻势。
同样的,获得短暂喘息机会的三体人,面对歌者文明发射的二向箔,也没有一合之力,变成了二维的存在。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的战争就是这样简单而又枯燥。
A级车的价格,却能得到B级车的高价值、高性能以及大空间,荣威D7 DMH展现出对秦PLUS DM-i的全方位截胡,势必将重塑混动家轿市场的格局。
在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混动家轿市场,即便无往而不利的秦PLUS DM-i,面对拥有二向箔这样硬核武器的荣威D7 DMH,恐怕也要让贤了!
星愿屠榜 吉利在下一盘大棋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家庭能源系统正从“被动消费”迈向“主动创造”。便携储能全球领导者和全场景家庭绿电开创者华宝新能,日前以一场技术革命回应了这一趋势:在5月7日-9日举行的欧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池及储能系统专业展——ees Europe 2025上,华宝新能正式发布......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过高如丰田68%、福特66%,而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吉利、奇瑞也控制在20%以下。这种“无息负债主导”的模式,让中国车企更稳健避免了利息吞噬利润的陷阱。
小米汽车深夜发文道歉,回应了大家近期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呀,一是给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问题,二是挖孔机盖的问题
2025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5月2日清晨,郑州何先生发现哪吒App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车辆彻底“罢工”。截至5月5日,超2000名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远程控车失灵、定位更新失败、甚至因钥匙锁车被迫钻后备厢逃生。一位车主......
因为家庭出行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一辆大型SUV,这样平时出去玩或者假期自驾游一家人都能坐得下。但是大型SUV车身都比较长,开起来会显得比较笨重,尤其是在一些窄路场景下,没有小车来得灵活、好开。可以说,灵活性是很多大型SUV车主最大的痛。那么,有没有空间又大,开起来又灵活的大型......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豪华SUV的标杆答案!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诠释出行三重奏!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盲订开启!华为智驾+500Bar喷射动力超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