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2023年11月交付数据。2023年11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1,030辆,同比增长172.9%。截至2023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325,677辆,提前达成2023年30万辆销量目标。
"凭借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四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车企第一和中国豪华品牌第一,成为中国30万元以上SUV销量的绝对王者。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三个车型累计交付量均已突破10万辆,在各自细分市场保持销量领先。11月,理想汽车提前达成全年目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挑战12月交付5万辆的目标,销售、供应、制造、交付等在内的能力建设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理想L系列已于11月开启理想汽车史上最大更新版本OTA 5.0内测,12月将推送正式版本。OTA 5.0升级后,AD Max 3.0将重新定义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NOA)和全场景辅助驾驶(LCC),及行业天花板级别的主动安全能力(AEB),以及行业天花板级别的智能泊车能力,包含离车泊入与代客泊车,比我自己的泊车水平都要好。基于自研大模型的理想同学,将成为车主的用车助手、出行助手、娱乐助手和孩子的百科全书老师。OTA 5.0借助全自研的热管理系统和XCU控制器的强大软件算法能力,通过全新的节能空调模式,可以把冬季的纯电续航提升15%至20%。
OTA 5.0强大的软件能力将帮助L系列车型实现产品力的全面提升,其产品力提升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款车的大换代,而这一切也仅仅是我们智能战略研发成果的起点。"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说。
截至2023年11月3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有398家零售中心,覆盖136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20家,覆盖209个城市。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如果把药物比作“武器”,那么载药微球就是这些“武器”的微型“运输仓”,在人体内按照预设程序,根据治疗需求精准释放药物成分。近年来,微球技术正在重塑医药治疗版图,并在精神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丽珠集团(深交所代码:000513,香港联交所代码:01513)正是这一领域的持......
【韩系动向1573】试驾起亚塔斯曼!这才是皮卡该有的样子!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5年5月,中消协一纸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顽疾推上风口浪尖,定金退款难、车型迭代背刺老车主、补贴承诺成空。这看似是消费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车企们沉迷于月月上新、周周降价的内卷游戏,但消费者用投诉和质疑敲响了警钟,行业该慢下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