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汽车通讯社 35.6万浏览 2023-12-29 IP属地: 上海

你准备好改变世界了吗?

十几年前,当史蒂夫·乔布斯首次推出iPhone手机时,他说这是“革命性的手机”和“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接入设备”,而不仅仅只是一部手机。

从那一刻开始,世界确实改变了,人类社会逐渐从PC互联网时代跨向移动互联网时代。

多年以后,雷军也打算改变一下世界,他不仅要为年轻人造出第一辆车,还要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智能空间新时代。

改变世界,雷军与小米汽车真的准备好了吗?

小米汽车:打造划时代的产品

有这样一个段子,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有三个工人正在“搬砖”,这时候,就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冷冷回了一句,“搬砖”。

第二个工人抬头笑着说,“我们正在盖一栋高楼”。

第三个工人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干着活,满面春风地答道,“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工人继续“搬砖”,第二个工人成了工程师,坐在办公室画图纸,而第三个人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境界决定眼界,格局决定结局。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其实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存在这三种境界,自然也就存在三种门派。

产品派,以传统造车新势力为代表,往往是根据产品功能特点进行研发,宣传口号大多是打造科技型纯电轿车、旗舰级硬派越野车、10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等等;

用户派,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往往是根据使用场景重新定义一个全新赛道,比如理想汽车是“奶爸神车”的代表,欧拉汽车专门打造“女性座驾”,极狐汽车打造全球首款智能亲子车——考拉等等。

革新派,以小米汽车为代表,不仅仅是要造出一辆好车,还要打造出划时代的产品,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放眼国内整个汽车行业,有此格局的似乎也只有雷军一人。

自从德国人卡尔·本茨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之后,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100多个年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汽车工业也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皇冠”,每个时代都有集大成者。

燃油车时代,保时捷成为当时的典范,来到新世纪,特斯拉的出现开创了智能电动先河,让汽车成为了“可移动的计算终端”。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100多年的汽车历史,中国在代表作方面近乎空白,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过去国产自主品牌是跟着合资品牌学习的“小学生”,根本没有树标杆的实力。

如今,时代变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具备领先优势,以后再继续交白卷显然就不合适了。

在国内各大汽车厂商卷生卷死的时候,雷军并没有着急下场,毕竟凭借小米的江湖地位,通过逆向研发,以及供应商的技术,随随便便搞辆车去抢占市场,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雷军拒绝这么做。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因为从一开始,雷军就立志改变世界,交出中国汽车的代表作。

“我们要造的不是一款平庸的车,我们要造的是一辆媲美保时捷、Tesla 梦想之车。”在发布会上,雷军分享了小米汽车的目标,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车的目标——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做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

小米汽车有望率先开启新时代

当前,汽车产业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汽车从内燃机的功能汽车时代,全面转向电动化的智能汽车时代,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工具,而是正在进化的超级移动智能终端,未来将成为一个介于家庭生活和工作单位的第三空间。

作为“第三生活空间”的核心载体,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就是汽车工业新百年的核心命题。

眼下,在智能座舱方面,各大汽车厂商虽然都在说自家的智能座舱遥遥领先,但实际上自始至终都停留在初级极端,距离所谓的第三生活空间遥不可及。

当前,很多车企把车载大屏当作了“智能化”的象征,似乎多加几个中控大屏,移动智能空间就打造了成功了。

于是你就发现,无论是高端车型,还是中低端车型,都在疯狂卷车载屏幕,横屏、竖屏、一字屏、双联屏、三联屏、四联屏等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遥遥领先”的中控大屏前赴后继,被车企视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这其实有点儿本末倒置,毕竟,智能座舱终极形态是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而不是智慧屏幕上车。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中控大屏,顶多只能算是是移动智能空间的初级阶段,而想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人、车、家深度融合,就需要底层系统操作作为支撑。

眼下,既拥有底层操作系统,又具备丰富的互联网生态的车企,也就小米汽车等极少数玩家。

如今,各大车企都在搞各自的底层系统,而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打开自家的天窗,关上别人家的大门,换言之,容易形成相对封闭的生态体系。

而小米汽车不仅能与自家手机、平板、电脑与汽车等智能设备间的生态共享、无缝流转提供支持,打通自家的人、车、家全场景的万物互联。

与此同时,小米还协同产业伙伴,从行业开发者、供应链到智能制造,全链路布局“产业生态”,致力于汇聚全产业势能,让小米澎湃OS成为更开放的操作系统,也让“人车家全生态”成为包容更多可能性的开放生态。

“人车家全生态”,是一个全面打通人、车、家场景,实现硬件设备无缝连接,实时协同,带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创以人为中心,主动服务于人的超级智能生态。

目前,小米汽车车机系统深度适配主流车载应用,小米平板应用生态无缝上车,5000+应用将逐步适配,手机应用还可以Pin到车上,秒变车机原生应用;在硬件生态上,已支持1000+米家设备无感上车,车内预留Pin点扩展接口,支持设备即插即用;小米CarIoT生态全面向第三方开放,拥有统一标准化接口,最丰富的通讯标准协议,以及存量设备轻量改造方案,如车内安装联合三方推出的智能安全座椅后,可支持中控屏显示安全状态、未系紧车辆报警以及后排Pad摄像头观察宝宝状态等功能。

无论你用的是苹果手机,还是苹果的平板电脑,你用的是CarPlay,还是AirPlay,小米智能座舱都支持,完全可以用它们来控制空调、音乐和座椅,就这样小米生态和苹果生态成为彼此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这种开放包容的架构下,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移动智能空间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而这一切离不开小米汽车这位中国先进科技工业时代的代表企业。

为什么小米汽车做到了?

科技大厂,生态造车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而汽车工业全栈技术的大融合,更是汽车工业新百年进化的必由之路。

作为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首款力作,小米SU7成为小米“科技大厂 生态造车”的最佳生态科技载体。

雷军表示,融合工业硬科技、智能软科技、AI全面赋能,小米汽车将全面重新定义汽车工业的技术栈,这将是汽车工业技术范畴的一次重大跨越。

为此,小米汽车从开始就坚持从底层核心技术出发,坚持正向研发、关键赛道深度自研,“十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本次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披露了其车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突破,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小米自研技术实现了众多全球第一、中国第一,堪称小米创业13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展示。

其中,在智能软科技领域,小米更是展现了“科技大厂、生态造车”的独特优势,推动汽车工业与消费电子工业、智能生态的融合。如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了底层操作系统,实现了小米汽车底层重构、为车进化,打造先进的智能移动空间。

小米汽车底层车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车控操作系统和车载操作系统两部分,前者负责汽车驾驶相关功能,目前正逐步向智能驾驶方向演变。

小米SU7采用全栈自研智能技术以及自研感知技术,自研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在可见精度、感知精度、控制精度等方面实现全面跃升,“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懂”,让高速、城市智驾更精准更安全,解决了城市NOA现存的过路口难等问题,打造出全国都适用的城市领航技术,令智能领航体验更为安全、便捷。顶级配置、全栈自研的小米智能自动驾驶,将在2024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此外,除了行业首发道路大模型,小米针对智能驾驶的代客泊车场景,还自研了全球首个可量产的“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可以实时观察、动态调整泊入机械库位等超高难度车位。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车载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人机交互和车载信息娱乐,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智能座舱的功能。

小米澎湃OS五大特点(底层重构、跨端智联、主动智能、全域安全、开放生态)全面上车、为车进化,小米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与手机平板一致,不用学习也能快速上手,系统也极其流畅,车机系统1.49秒疾速启动,同时还拥有手机与车机的跨端无缝互联体验,如手机进入座舱,车机会自动浮现手机图标,可一键呼出手机桌面。

更重要的是,小米SU7实现了三大生态赋能,融合搭载小米应用生态、硬件生态以及面向第三方开放的小米CarIoT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空间体验。

小米澎湃OS 凭借HyperConnect 跨端互联框架,打通了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200多个品类,高效连接全球超6亿设备,覆盖了用户95%以上的生活场景,让智能可以细致入微地服务每一个人。

雷军表示,智能电动汽车的终极境界是科技跨越、人车合一。只有最先进的科技和最完整的生态,才能够做到人车合一,在驾控上如臂使指、掌控自由,在智能空间中懂你所想、如你所愿,这是科技跨越到全新阶段才拥有的能力。

交出中国汽车的“跨越式”代表作,小米汽车准备好了!

过去一百多年的汽车历史,主要传统汽车巨头书写,而在新的百年,新的起点上,小米汽车要留下自己,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米汽车不仅将通过15年至20年努力成为全球前五汽车厂商,还要在这个时代为全球汽车市场贡献一辆又一辆中国汽车代表作。

相信,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能够实现这一切。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54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