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本田中国发布电动品牌“烨”,网友:本田真的懂中国吗?

本田中国发布电动品牌“烨”,网友:本田真的懂中国吗?

车聚网 3258浏览 2024-04-19 IP属地: 江西

引言 | 细数竟有7个问题

日系一枝开两花。丰田社长公开称电动汽车是低级产品,要永远抵制。本田中国却在4月16日发布了全新的电动品牌――“烨”。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你没看错,这个新品牌只有一个字,而且是汉字。原因是,这是本田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品牌、该品牌由本田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集成了中国技术和资源、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全新品牌。

这大概是在解释,“烨”中包含的“华”字。

中国公众对本田加速电动化并不反感,甚至认为它很识时务;只是新品牌带来的直觉印象,引来不少争议。不少网友和媒体人表示:这是多不懂中国文化啊?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字形问题。电动车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起火风险。根据消防部门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接近燃油车的2倍,起火损失则是油车的10倍。一个电动车品牌,自带“火”字,这是生怕公众不联想负面信息吗?

▎字面问题。“烨”的本意,可能是想说火遍中华,挺好的;但还有另一种下意识联想:火烧中华。这又能让人立马联想起一些非常不愉快的历史往事。这是生怕中国公众不记得本田是日本品牌吗?

▎字意问题。本田对烨的解释是:璀璨、闪耀,旨在让驾驶者享受驾驶乐趣,激发本真。但字典里的释义是:火光很盛的样子。

▲图片来源:某汽车媒体群

▲图片来源:某汽车媒体群

▎读音问题。烨字拆开读,音同火化。这个不解释了,太冲了。甚至有人更进一步:火化完,还给立个十字架。还有网友直言:这是念“火化+”吗?说实话,车聚君看到这些说法后,也是当场呆住,但也没法反驳。

▎变形问题。这个“烨”字用了艺术变体,“华”的单人旁和“火”连在一起,这是要把人从中华分出去吗?右边独立出两个部分:七和十。一看到七十,马上联想到的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七老八十”。这让「年轻」消费者情何以堪?七和十组合在一起,像一个车字,再加上左边的火字,一辆着火的车?

▎沟通问题。如果一个消费者买了一辆新车回去,邻居问:你买了一辆什么车?答:烨S7。邻居:哦,ES7――蔚来的车换设计了?

▲图片来源:中国商标网

▲图片来源:中国商标网

▎法律问题。从中国商标网可以查询到,本田在2024年3月7日才申请注册「烨」字在第12类中的商标,4月4日发出受理通知书,按一般流程还约需半年,才可能收到商标注册证书,当然也有被驳回的可能。所以,在没有拿到商标注册证时就公布这个品牌名,多少有些冒险。

车聚君粗略汇总分析一下,就能找出7个问题,不太相信本田中国一点没发现?

毕竟大公司在做品牌广告前,都要经过专业的市场调研、论证分析,成形后还要做几轮Copy Test――请目标客户做内部调研,看是否喜欢这个创意?如果有问题,会及时修正。这些流程都走完,并且评价正面后,才会进行正式推广。

新闻稿里说,“烨”品牌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不确定,这个主语是指“烨”的车型还是“烨”这个Logo本身。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如果是后者,问题根源就找到了:研发团队不是做工程开发、车型设计、技术验证的吗?什么时候也兼顾市场部和品牌部的活儿了?

就算本田中国在尝试“跨界”设计,但作为研发部门,有无按常规流程做用户调研、内部论证、外部测试呢?如果跨界做设计,不遵循研发流程;那么跨界做电动车,怎么让人相信你遵循了常规流程?

如果是前者,即“烨”的品牌与Logo仍由市场部设计,那么拍板的人大概率不是中国人。因为具备正常生活常识的国人,一般不会批准这样的品牌。如果真是日本总部的意思,只能说本田重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战略是对的,但战术错了。

当然,“烨”旗下的新车型还是可圈可点。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第一弹车型――说实话,车聚君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弹”这个量词,更加怀疑这个品牌创造者来自岛国了――是烨S7、烨P7。

二者都是城市SUV,尺寸相当,只是设计风格不同。S7更加运动犀利,可能S代表Sports的意思,主打年轻客群;P7更务实稳重,可能代表Practical的意思,主打主流成熟客群。

烨品牌车型,全部来自本田全新的纯电智能架构――W架构,它搭载三合一电机、全铝外壳电池、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挂,主打运动和操控。同时又延续了本田的MM理念――Man-Maximum,Machine-Minimum,即乘员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用以营造「空间魔术师」的体验。

不同之处是,动力分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两种。两车将在2024年底上市。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烨的第二弹车型是烨GT Concept,是一款有肌肉切割感的GT概念车,也是烨品牌的旗舰车型。

该车最大特点是:赛车驾驶舱,其中副驾首次搭载了华为光场屏。换挡模式也改成了类似Model 3那样的触摸式换挡,只不过不是在中控屏,而是中控台上。

电子外后视镜,也是一大亮点。不确定量产车是否会保留?

基于该概念车打造的量产车,将于2025年上市。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图片来源:本田官网

烨品牌,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了本田全新的H标。新标源于本田H标,只是做了上宽下窄的变形;周围去掉了边框,显得更加自信开放;三维立体感变成了二维感,象征互联网造车的扁平化、简洁化、高效化。

这种呈现,类似银河之于吉利。新旧Logo大体近似,只是做了细节调整。产品上专注于重新能源,渠道上择优而用,传播上既有独立性也没有舍弃母品牌的关联性与背书。

目前信息看,烨的三款产品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关键看价格与营销了。

车聚小结

烨背后的逻辑大概是,本田没有像丰田一样固执于燃油车,但又不敢全面电动化,毕竟这不是日系所擅长的。折衷之策就是推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品牌,在新能源最发达的中国市场试水。

▲图片来源:车聚网

▲图片来源:车聚网

如果试水成功,可以带着整个本田转向电动化;如果不成功,不会伤及本田主体。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哪怕不是100%成功,只要卷出70%成功,照搬到其它市场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所以,烨的出现表面上是为中国而生,其实更像是本田借中国市场的试水之作与自救之路。形式很中国,内核依然很大和。

而且,如果“烨”的创造者真的熟知中国市场,特别是近来的舆论传播环境,他应该知道强势如理想者,也因MEGA造型的负面联想而沉寂很久了。

这么看来,本田中国确实不太懂中国。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聚网 9789粉丝    1194作品 关注 网聚汽车人的力量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