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的合资车企电气化转型,业界喜欢用“大象转身”四个字来形容,亦或是“船大不好掉头”。意思是合资车企身上有着燃油车时代的包袱,再加上研发端话语权大都掌握在外方手里,使得短时间内难以迅速转变。
伴随着2024年上半场车市内卷程度再上新台阶,大家对于合资车企更加担忧,因为内卷风暴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市场不等人,头部自主品牌打算用“卷掉对手”的方式来进行行业洗牌,这意味着留给合资车企“大象转身”的时间不多了。
这就是当下摆在合资车企面前的残酷现实,在一定时间内转型不到位,下半场或许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战绩怎么样?来看2024年6月车企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TOP20,可以看出上汽大众和华晨宝马是进入榜单的唯二合资车企,其中销量最好的上汽大众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0983台,同比增长率达到了72.8%,而其整个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7478台,同比增长48%。
看得出来,上汽大众是当下合资车企中转身速度最快的,并且初步取得了转型成效。那么,上汽大众在这方面有何心得和感受?而对于接下来车市的诸多挑战,上汽大众又将如何应对?通过专访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这一系列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
关注“拥车成本”,推动“油电同智”
在总结上半场的经验时,俞经民重点讲到了“拥车成本”和“油电同智”这两个概念。
首先是“拥车成本”。早在2011年,俞经民负责上汽集团海外经营时,到全球各地包括发达市场、发展中国家走访,他了解到当时大家都关心如果这款车进入市场,它的二手车价值是多少?由此体会到二手车的价值对车辆性价比的重要性。这便是用户真正付出的成本,即新车价减去二手车价等于“拥车成本”。
“如果只是一昧卷新车价格,消费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价值。当车辆在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市场价值,消费者才算是真正享受到购车的长期价值。”俞经民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提出的“拥车成本”,并不是作为噱头来讲的。访谈中俞经民表示营销的本质是承诺服务、兑现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把路走下去,把路走通。
他还表示汽车行业一定是长期主义,所有的品牌不是机缘巧合来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坚持,说到做到,大家才会相信你。“拥车成本”不是上汽大众营销的口号,而是上汽大众实实在在能够落地并兑现的承诺。
其次是“油电同智”。在这方面俞经民谈到了当下市场存在的需求痛点,即电动车虽然智能化程度比较高,但用户远距离出行的里程焦虑也难以避免,因此很多人还是倾向于购买燃油车,但燃油车又不够智能化,不够时尚。由此来看市场空白和真正的需求是大量存在的,上汽大众希望能填补燃油车智能化的空白点。
以前段时间上市的途观L Pro为例,上汽大众展示了三代车型,从2010年的途观,到2017年的途观L,再到今天的途观L Pro,由此来向用户证明,上汽大众不仅是简单地加一个Pro,也不仅是简单的换代,而是一次次全新升级和迭代,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这份诚意满满的作品带给中国消费者。
低水平的价格战,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对于内卷这一议题,俞经民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表示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只是卷价格,拿出了卷死自己才能卷死别人的态度,怎么能算是品牌战略?所以品牌战略肯定不是这样的,车企需要有全球视野,回归到用户的根本需求。如果只是低水平的价格战,不会成就一个品牌,也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还回想到去年上海车展期间,市场情绪一度很悲观,有预言说汽油车将不复存在。然而,到今天业界都在讨论纯电、燃油和混动的格局是4:3:3,说明趋势变化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无论汽车技术如何发展,车的本质要到位,并且智能化要上去,不然和行业趋势格格不入。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当下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用自己的资金投入,而不是借钱来做,来推动“油电同进”。
这里也是俞经民讲到的上汽大众与其他车企所不一样的地方,上汽大众采取的策略是在油、电、混三个赛道都布局,并非只布局新能源产品,而是在新能源赛道和传统能源赛道都在全力以赴研发新产品。
“在新能源产品上研发的投入可能更多,但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在燃油车上继续研发产品,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消费者在使用燃油车产品上的痛点,我们觉得有义务去解决这个痛点。”俞经民进一步说道。
表现在产品投放层面,2024年是上汽大众的产品大年,上半年的途观L Pro上市对上汽大众来说是标志性的事件,开创了“油电同智”的新时代,而下半年上汽大众仍有不少重磅新车即将上市。
比如新成员Tharu XR即将加入A级主流SUV市场, “油电同智”理念下的新车型——帕萨特Pro也将推出,随后途昂Pro也将一脉相承完成升级,以及上汽大众与相关方合作开发的新能源车型也有望亮相。
品牌是长期主义,灵魂和肉身要结合起来
合资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而在俞经民看来,品牌是长期主义,今天击败这个对手不代表将来成功,后面会有一个个对手,企业的终极目标是想赢得客户,持续发展这个品牌,而不是说今天多卖了多少辆车,打败了其他品牌。
与此同时,俞经民认为未来的竞争格局使得头部企业很集中,份额会增加,但不会出现寡头现象。因为如果寡头的话,消费者会看到所有车都长一样,那这市场就太无趣了,肯定不是一个更好的生态,是很难持续的。一个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用户、品牌定位,上汽大众一直是这样坚守的,这样才靠得住。
另外,俞经民还谈到市场合作也一直是开放的,合资企业也是很开放的,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拿来对的和好的。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其有着40年的积累与用户基础,所以对于上汽大众来讲不是很喜欢说今天这个路线对,明天那个路线错。核心是要持开放的心态,要能够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40年的积累,双方股东的定位很清楚。上汽大众是合资企业,但是一个独立自主、当家作主的合资企业,企业是中外双方说了算。
表现在上汽大众的技术中心走在很多自主品牌前边,朗逸是双方一起做的,上汽大众本来就具备装饰、装修甚至动结构的能力,一代代上汽大众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这样强身健体的。所以用供应商的方案,甲方不强乙方不会强,乙方也很厉害,不分甲乙方,精诚合作,一起探索。
总而言之,俞经民认为大事要抓紧,核心要做对,所谓的“小事”要做得足够好、足够优。归根到底这些事情的背后要有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人。这样才能不忘初心,才能理解什么叫中国式现代化,什么叫新质生产力,什么是品牌的原点、本质、灵魂。
【结语】就在本文刊发前夕,比亚迪旗下方程豹“豹 5”全系降价 5 万元,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新一轮残酷的价格战就此打响,下半年的车市厮杀程度可以想象有多激烈,而合资车企势必将承受更多压力。对于上汽大众来说,其俨然是做好了各种破卷准备,而至于其能在年底交上怎样一份成绩单,咱们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7月4日,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B」系统,让汽车在收费站实现了全场景无人值守通行。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杆就走,而是从进收费站前500米就开始自动调整车速,到闸机前0.5秒精准识别ETC,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得像是老司机在开车。首批装车的腾势Z9GT在深圳福田收费站实测时,暴雨夜都能以±5......
贵州榕江泡水车将要流入市场,“全损车”流向缺乏监管问题已显现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在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自主五强”们状况如何?借各家纷纷公布半年销量公布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或许是南北奥迪唯一一次正面交锋。
广汽冯兴亚拜访任正非,释放了三个信号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中国智造闪耀拉美
广汽传祺6月销量: 背水一战,最忌心浮气躁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正如苏超用最接地气的姿态重构了足球运动的魅力,212越野车也以专业技术与亲民价格打破行业壁垒,即时精准的为越野爱好者提供了专业且低成本的快乐。当年轻人在“苏超”赛场为家乡摇旗呐喊时,另一群都市探索者正驾驶着212越野车T01驶离喧嚣,在引擎的轰鸣与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
特斯拉FSD山寨版仅需几百元 改装乱象与低价背后的安全隐患
文丨克尔・布特罗斯 编辑丨吴海珊
我最为小米汽车/雷军叫好的一点,是它/他强大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进入高温后的夏日行车必备:盘点现代车辆的防晒黑科技
比亚迪汽车
7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销量数据,6月单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
官降2.87万,轩逸经典再改款,减配备胎,售7.99万元
比亚迪为什么会在巴西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广汽传祺6月销量稳增,保值率榜首印证用户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