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汽集团主攻新能源的品牌,北汽极狐在历经一次次的市场考验后,基本上也在市场中基本上也站稳了脚跟。目前北汽极狐在售的有极狐考拉、极狐阿尔法T5、极狐阿尔法S5等五款车型,今前八个月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总销量,达到3.5万台以上,其中,8月销量超过1万台,这是北汽极狐首次实现月销过万。
拥有较大消费潜力的中原市场,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北汽极狐也不例外。坊间有句话是说:趁热打铁。借助月销首次超1万台的强劲势头,日前,北汽极狐携最强产品阵容亮相2024秋季大河国际车展,秀肌肉展实力,并拿出多种优惠方案来吸引郑州消费者的关注度。
接下来就来聊聊北汽极狐旗下的主力车型。首先介绍的是纯电动紧凑型SUV考拉S。
今年8月份上市的考拉S,定位是纯电动紧凑型SUV,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500公里,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0.98万和11.98万元。车长为4500mm,轴距为2820mm,标配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和感应式雨刷等,车联网支持OTA升级。
考拉S的外观设计比较时尚且呈现出圆润感,封闭式前格栅有着新能源汽车明显的特点,再加上微微上扬的前大灯组,以及下方两侧进气口的衬托,使得该车的前脸具有不错的辨识度和视觉美感。尾部设计比较富有层次感,个性化的尾灯组点亮后的效果也很吸引人。
内饰布局以简约为主的考拉S,既突出实用性也有一定的科技感。该车的竞争对手应该是集中在元PLUS、银河E5、哪吒X等,当然,逍客、卡罗拉锐放等合资车也是其直面的竞品。所以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极狐考拉S能否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对其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其次,就是纯电动中级轿车阿尔法S5。该车于今年6月份上市,车长为4820mm,轴距为2900mm,售价为16.08万起,共推出四款车型,采用单电机/双电机驱动,既支持快充也支持对外放电,CLTC纯电续航里程提供了560公里、650公里和708公里可供选择。
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阿尔法S5,车身线条优美流畅且具有锋利感,整车造型给人一种修长感。内饰布局比较规整且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融合了诸多功能的中控大屏,用起来也比较流畅。虽说是根据价格不同配置有所区分,但入门就是高配也是其最为诚意的体现。
作为极氪007、小米SU7、比亚迪海豹EV等车型的竞争对手,无论是颜值、价格、配置还是车内空间以及做工精细度等方面,综合实力不俗的阿尔法S5,所具有的优势也是可圈可点,市场之争中也是一款令竞品难以忽视的产品车型。
从北汽极狐携最强产品阵容在中原腹地郑州秀肌肉来看,足以说明拥有较大消费潜力的河南市场,也是北汽极狐重要的主攻市场之一,通过此次的产品展示等,中原消费者对北汽极狐的产品车型也会有更多的了解,为市场之争夯实基础。
速递哥点评:汽车行业变换到新能源赛道后,蜂拥而起的新能源品牌,在车市风雨的洗礼以及市场淘汰赛中,包括威马等在内的不少新能源品牌都已经偃旗息鼓了。但是,包括东风岚图、北汽极狐等留在赛道上的品牌也不要掉以轻心,毕竟,残酷的市场之争,也有着弱肉强食的游戏规则。
单月销量首次超过1万台,虽然说北汽极狐向成功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仍然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毕竟,乾坤未定,车市“黑马”随时都会出现。
温馨提示:转载请注明 车市速递。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极越终于要开始有所动作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日产汽车6月销量快报:月度交付53843辆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公布
独立建渠道,意味着利润分配要变,所以鸿蒙智行五界有了调价的空间。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特斯拉在美败诉:原因为HW3平台车型无法兑现承诺去升级FSD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当去全球化与再全球化交织,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秩序、产业格局、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挑战。
文丨张桔 编辑丨林伟萍
3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一个被高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