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报道,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18日正式成立,其法定代表人为加藤武郎(KATO TAKERO),注册资本高达107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1.33亿元。新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这一日系豪华品牌终于迈出了中国本土化的关键一步。
根据规划,其在上海金山区建立的新工厂将于2027年投产纯电动车型,首期年产能10万辆,并计划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市场。这一决策既是丰田应对全球电动化浪潮的必然选择,也是其争夺中国新能源市场主导权的战略落子。
然而,面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快速迭代,以及自身在纯电领域的滞后布局,雷克萨斯国产化绝非“水到渠成”。本文将从技术研发、品牌定位、市场竞争三个维度,深入分析雷克萨斯国产前的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本土化攻坚研发与供应链
尽管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但在纯电技术的研发上却显得相对薄弱。2024年,丰田全球销量中纯电车型的占比仅为1.4%。以雷克萨斯为例,其在华销售的纯电车型RZ因“油改电”的争议以及智能化方面的不足,销量表现惨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产化后的雷克萨斯计划依托中国供应链加速技术迭代。
在三电技术方面,雷克萨斯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共同开发高性能电池,并积极探索丰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预计将在2027-2028年间落地。在智能驾驶领域,雷克萨斯将借助华为、百度等本土科技企业的算法优势,提升自动驾驶水平,力求避免走上“传统车企智能化滞后”的老路。
为了实现研发的高效协同,雷克萨斯将整合上海金山工厂与常熟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资源,力求缩短研发周期,以“中国速度”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在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成功经验表明,本土化供应链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关键。雷克萨斯计划实现95%以上的零部件本土化率,但在此过程中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供应商的筛选,虽然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完备,但高端零部件如高精度电机、碳化硅芯片等仍依赖进口,因此需要培育本土优质供应商或引入日系合资企业。二是氢能布局,金山区坚实的氢能产业基础为丰田提供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然而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仍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突破。
寻求品牌与市场定位的平衡
雷克萨斯长期以进口身份塑造并维持其“高溢价”的品牌形象,但近年来由于销量压力,其主力车型ES的终端价格已跌破23万元,品牌光环逐渐暗淡。国产化之后,雷克萨斯需要重新定义其品牌价值。
在品质保障方面,雷克萨斯将通过独资模式严格把控生产标准,确保国产化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滑坡”,从而维护消费者的信任。
在定位上,雷克萨斯将寻求差异化,避免与BBA(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陷入价格战。它将聚焦“日式匠心+电动豪华”的独特品牌叙事,例如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高端车型,以突出其独特性和豪华感。
在定价策略与渠道优化方面,当前雷克萨斯纯电车型RZ的定价为35万-45万元,远高于蔚来、理想等竞争对手,导致销量低迷。国产化后,雷克萨斯需要调整其定价策略。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将主力车型的定价区间锚定在25万-35万元,与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等车型展开直接竞争。
同时,在渠道上,雷克萨斯将借鉴新势力的直营模式,减少经销商加价乱象,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同时,它也将保留部分进口车型,以维持其高端品牌的调性。
差异化竞争应对内卷
雷克萨斯在智能化与生态体系的突围中,正积极应对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车联网的旺盛需求,这一需求远超全球市场水平。为了突破传统车企的思维框架,雷克萨斯正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本土化生态整合方面,雷克萨斯已经接入了微信、支付宝等国民级应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日常支付和社交需求。未来也有希望与更多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智能互联的驾驶体验。这种合作不仅能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还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方式。
在用户运营方面,雷克萨斯借鉴了蔚来的“用户社区”模式,通过举办线下活动、提供专属服务等方式,不断增强用户粘性。这种用户运营策略不仅让雷克萨斯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此外,在氢能与多能源战略方面,雷克萨斯也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充分利用丰田在全球氢能技术领域的领军地位,计划在纯电车型之外推出氢燃料电池车,抢占中国政策从商用车向乘用车倾斜带来的市场空白和政策红利。同时,雷克萨斯还将中国作为氢能技术的试验场,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数据,为未来反向输出至日本及欧美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在出口战略上,雷克萨斯的上海工厂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计划将产品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这一举措将充分发挥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同时有效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雷克萨斯还需要解决标准适配和品牌认知两大挑战。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和法规要求,雷克萨斯将灵活调整产品配置,如充电接口、法规合规性等。同时,它还将在海外市场积极塑造“中国智造”的高端形象,打破“廉价出口”的刻板印象,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可以说,雷克萨斯的国产化,是丰田电动化转型的“背水一战”。若成功,它将成为外资品牌依托中国产业链实现高端电动化的典范;若失败,则可能重演讴歌、英菲尼迪的退场悲剧。2027年投产前的窗口期,雷克萨斯需在技术、品牌、市场三端同步发力:既要弥补纯电技术的代际差距,又要守住豪华品牌的护城河,更要在智能化与生态战中不掉队。对于丰田而言,这场战役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存续,更是其能否在全球汽车产业变局中保住“巨头”地位的关键一役。
此前高溢价的B级轿车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垄断,随着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力,目前传统中高级轿车市场的高溢价已经被冲击殆尽,如今吉利更是直接给合资品牌B级车高溢价时代画上了句号。
小米汽车回应退SU7 Ultra订单:无协商退车方案,放弃订单不退定金
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为651.3万辆和641.9万辆,同比增长16.1%和12.9%。仅3月份,乘用车销量达246.8万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10.4%。汽车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长8%。
近期,广汽昊铂携手极氪能源网络,正式达成双向互联互通合作。本次合作,共计接入 300 座极氪权益合作充电站点,累计2915 根充电桩纳入广汽昊铂“免费充电版图”。相继四月份携手蔚来能源实现312个站点充电合作,达成1616根电桩共享后,广汽昊铂再次依托补能网络体系的合作共赢,让补......
经历过四年医药调整煎熬后,内地公募医药基金经理岁末年初以来逐渐扬眉吐气,尤其近期重仓创新药板块的基金脱颖而出,这也让医药主题基金苦尽甘来。还不仅是医药主题产品关注度陡增,近期披露结束的公募一季报显示全市场类基金纷纷加仓医药生物产业链相关标的,一时间医药生物板块仿佛一夜回到2019......
守护安全,连接安心 沃尔沃汽车“525车主节”即将启幕
随着国内新能源发展趋势日益增强,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倾向于新能源车型
中国汽车欧洲突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
今年五一总共就卖了20台车,去年能卖40台,还是在优惠力度比去年更大的情况下。上海某一汽-大众奥迪(以下简称一汽奥迪)经销商销售主管王建军告诉新车新技术,A4L最低配裸车价跌到17万,比中配帕萨特的终端价格还便宜,但客户宁愿花20多万去隔壁买小米SU7。
5月11日,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守护母亲河公益行动第二站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继首站宁强县溯源行动后,此次“千里汉江东风行”聚焦青年力量培育,联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生态倡议,呼吁青年群体共护汉江清流,传承绿色发展使命,为建设永续优美的生态环境凝聚合力。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首战告捷 EZ-60首秀即爆斩获1.8万订单
哈弗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安全冗余背后的技术底气
4月SUV销量丨星越L坐稳第一,理想L6进前三,合资回暖明显
下午的雷会爆的更厉害
哈弗品牌哪些车型的电池已满足新国标?
势力版图重构:2025年4月欧洲汽车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全面碾压特斯拉
烧机油修复次数和烧机油严重程度没有关系
5月13日,特斯拉沈阳第七家门店——三台子万象汇体验店正式开业。 作为皇姑区新兴商业地标,该体验店以创新场景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品牌与沈阳用户的情感联结,加速推动东北地区绿色出行生态建设。
应对市场占有率下滑 奥迪拟出售售旗下子公司Italdesign
宁德时代预计于5月20日港股上市,预计募资规模达40-50亿美元,近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