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持续近900天的汽车价格战,在进入7月以后,终于是看到即将结束的信号了。进入7月份,比亚迪在全国叫停“限时一口价”,启用新购车政策。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上调1万元。
笼罩中国车市近三年的车市“价格战”正在踩刹车,这也是汽车行业期盼的结果,为了验证多部门联合叫停的价格战在线下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实,我们也是对比亚迪4S店进行了调查,发现比亚迪真的是叫停了价格战。
严控经销商价格战不会死灰复燃
按着比亚迪前不久发布的政策来看,自2025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限时“一口价”政策。
我们在跟销售人员的沟通中也得到了确认,销售人员表示,此前网上流传的“7月1日起所有报价方案作废”内容属实。现有优惠政策(如限时“一口价”)在6月30日结束,7月1日起已经开始执行全新销售政策。
比亚迪销售表示,公司销售政策每季度会例行调整,此次变化是季度性策略更新,而非临时决策。目前优惠确实收缩了,以热销的比亚迪宋L为例,之前现金优惠2万多,现在全国统一优惠一万六,价格没得谈。
一位想要买车的用户表示,没有了高息高返政策,优惠也收缩了,自己想要的宋L,落地价格比上个月要贵了将近一万元左右,许多人都是持观望态度了。
比亚迪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厂家对于经销商的管控非常严格,如果发现擅自降低价格,就会严厉处罚,所以价格方面近期不会有变化了。
虽然消费者看似以足够低的价格买到了原售价较高的商品,会有一种“捡漏”的感觉;但是车辆品质的下降会让车辆的故障率提升,也会让车辆更容易出现生锈、异响或悬架系统常见的但不属于故障的“通病类”的用车难题,车辆的维护成本会变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比亚迪叫停“价格战”可能短期内会感到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整个行业和消费者都是好事。我们将看到更多高品质、高性能的新能源车型,享受到更优质的汽车服务。
无秩序的价格战违背了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初衷,因为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而汽车行业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具有鲜明的内耗性,过多资源、要素投入低效,甚至无效竞争,抑制了创新活力的释放,阻碍了供需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形成,迟滞了投入与分配的循环通畅。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跌至3.9%的历史冰点,部分新势力车企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同时零部件供应商也并不好受,为配合主机厂压价,部分零部件供应商被迫偷工减料,这也为产品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所以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停止无序价格战,要从源头上扭转“增量不增利”,让企业把更多资源回到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长期用户服务上去。
出事直接赔比亚迪兜底自动泊车
从现在的情况看,比亚迪确实没有卷价格了,而开始卷技术了。汽车行业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新能源时代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毫无疑问比亚迪已经取得了上半场的胜利,不仅三电技术领先,产业规模也无可比拟,如今最大的悬念就在下半场了,价格战是不能再继续了,但是技术战是可以的。
7月9日,比亚迪正式官宣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郑重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即可。比亚迪旗下品牌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都终身享有智能泊车全面兜底权益,厂商提供维修和补偿,不设上限,不限首任车主,不影响来年保费。
虽说智能泊车不是什么高级功能,许多车企应用的普及率也比较高,大约2016年前后,自动泊车技术进入快速普及阶段,从高端市场逐渐下放到中低端市场。到如今,智能泊车技术已经下沉到10万元以内市场,例如比亚迪第二代秦Plus DM-i智驾版55KM超越型,上市指导价93800元,支持遥控泊车、自动泊车、代客泊车三大智能泊车功能。
鸿蒙智行、理想、小鹏等车企同样如此,不仅可以实现代客泊车,还进化到了自动寻找停车位的级别,用户进入停车场后即可下车取走车上的物品,并下达指令,让汽车自己寻找停车位。
该功能不仅节省时间,还能避免出现因车位太窄,且旁边有建筑物或车辆无法大角度打开车门,导致上下车和开启后备箱取物不方便的情况。同时对于新手司机也非常友好,至少不会为停车苦恼了。
不过敢于直接为自动泊车兜底责任的目前行业中确实寥寥无几,并且较真的网友深挖比亚迪限制条件的小字部分后发现,比亚迪并没有耍流氓,去限制官方兜底服务的场景,只是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另一位网友表示,不太相信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但比亚迪敢宣传车企兜底,就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
当然对于比亚迪的泊车兜底也会有人质疑,泊车是最简单的辅助驾驶场景,车速非常低,障碍物也会充分识别,在这种情况下想撞个500块钱的损失都很难,比亚迪这种做法就是花小钱赚吆喝。但目前就比亚迪宣布了这个政策,后续有没有敢于跟进的还真的不好说。
敢于推出这个政策,一方面是比亚迪对于技术的自信,摄像头和雷达的组合,可以精准识别障碍物,这个我们之前已经实际体验过了,车辆对于停车线和障碍物的识别很精准,非常娴熟;另一方面就是比亚迪有自己的保修公司,可以自己主理售后,这是目前许多车企很难做到的,也会进一步推进行业在智能泊车场景上推出更多保障。
虽然比亚迪承诺为消费者兜底的部分只有智能泊车场景,但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其他车企也可能跟随比亚迪,在不同场景下为消费者提供兜底服务。
无序价格战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如今比亚迪已经叫停了价格战,从调查来看,比亚迪此次对于终止价格战的决心也是很强。停止价格战后,比亚迪就迅速带来了行业首份的智能泊车兜底政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战,接下来就要看其他车企跟不跟了。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