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多家车企品牌接入DeepSeek,营销噱头或大过实际意义

20多家车企品牌接入DeepSeek,营销噱头或大过实际意义

优视汽车 2026浏览 2025-02-21 IP属地: 未知

现在的DeepSeek火爆到什么程度?看哪吒2、玩DeepSeek,已经是眼下网络上的热梗。连我家六十多岁的老阿姨也开始要问DeepSeek今天的菜价是涨还是跌。

汽车行业作为现在的科技风口,自然少不了要蹭一蹭DeepSeek的热度。根据不完全统计,春节过后至今短短两周的时间,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和品牌宣布接入DeepSeek,并且纷纷开始描绘DeepSeek“上车”后未来的应用场景。



不过,DeepSeek“上车”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究竟是一场营销还是真的黑科技上身,咱们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DeepSeek到底是什么?

首先咱们还是要搞清楚DeepSeek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笔者查阅了大量科技文章,对DeepSeek的主要描述都是“大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理解并回答问题,还能辅助写代码、整理资料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如果我们从底层逻辑和宏观视野来看,DeepSeek带来的技术算法创新主要体现在工程上的创新,而不是颠覆式的发明。DeepSeek主要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优化,特别是在强化学习应用于推理模型方面。


如果仅仅从应用端来说,现阶段DeepSeek能做的事情,与其他的AI智能助手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不过由于背后的算法、数据上的差异,DeepSeek对各种问题的回答显然比其他大语言模型更自然,更有逻辑,也更具创意。



从这个角度而言,DeepSeek广泛“上车”后对用户最直接的影响,是车机交互体验的提升。例如车机系统能够对用户模糊的需求进行解析、纠错、响应和精准执行;在与用户的语音交互中能够更加自然。又或是让车机AI生成诗歌、绘画的时候能够更加流畅、快速。这也是目前车企为用户描绘的未来场景。

也就是说,大模型能够让车机系统从工具,进一步进化为类人伙伴。某新势力车企CTO就表示:“未来三年,90%的座舱功能将实现自然语言控制。”


一场营销噱头?

不过,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与车机AI聊天、让车机AI绘画、写诗这些娱乐性功能究竟算不算刚需,即使是刚需,但也并不代表着眼下的DeepSeek在上车后就立刻能够改善用户体验。


各种版本的DeepSeek模型


众所周知DeepSeek也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事实上不同版本的DeepSeek在语言理解、推理能力上还是有所差异的。即使是目前最新最强的R1版本,对模型参数进行微调,所带来的效果也有着很大差异。


例如同样是DeepSeek R1,7b和70b的模型在“智商”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光是Temperature一项参数的高低,就决定了大模型的语言风格是更加理性还是感性……更何况DeepSeek还有V3、VL等诸多版本。



当大家都在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种DeepSeek体验感到兴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车企宣传“上车”的是否为“满血版”DeepSeek。那么,其体验也未必能够拉满。


要知道虽然低成本是DeepSeek的一大优势,但想要用上“满血版”DeepSeek的成本还是不小的。有行业人士就透露,如果满血版DeepSeek R1每日输出1000亿token,基于DeepSeek的服务每月的机器成本是4.5亿元,亏损4亿元;用AMD芯片月收入4500万元,月机器成本2.7亿元,这意味着亏损也超过2亿元。而且用户越多,亏损越多。



以目前车企普遍亏损的情况而言,如果要认真做好满血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和体验,成本压力也不小。很多车企在接入DeepSeek时,都会对其进行轻量化处理或定制化开发,将DeepSeek大模型的知识压缩到一个更小的学生模型中,使其能够在车载芯片上高效运行。


以“满血”体验作为宣传,上车的却有可能是“残血”,营销的意义或许更大于体验提升的意义。


DeepSeek对车企的真正意义


当然,即使DeepSeek对用户的意义并不如宣传的那么大,但对车企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DeepSeek降低了对芯片算力的要求,降低了大模型的应用成本,这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最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价格战与内卷的背景之下,车企目前都在想方设法降本。一个开源且方便接入,应用成本更低,体验更好的大模型,显然符合车企的降本需求。同时,也能够让更多中低价位的车型获得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另一方面,中美“芯片战”已经拉开序幕,中国新能源车想要继续往智能化方向上进化,在高端芯片上仍然会有“卡脖子”的风险。DeepSeek降低了对芯片算力的要求,这为后期中国新能源车进行国产芯片替代有积极的作用,降低了高端芯片“卡脖子”的风险和影响。



还一方面,大语言模型背后的推理能力、工程上的创新对于智能驾驶、车型研发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行业数据显示,大模型可将智驾系统研发周期缩短30%。


一句话总结:


DeepSeek上车,于车企有着诸多好处,但于用户而言,现阶段噱头仍然大于实际意义。(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优视汽车 7.5万粉丝    1.2万作品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