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天和Auto 1801浏览 2025-03-28 IP属地: 未知

2025年3月,第46届泰国曼谷国际车展开幕。

在车展上不乏中国汽车品牌的身影,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主;但是这些品牌的看点不止有新车,还有旧车型的调价方案!比如某品牌的电动轿车售价从132.5~159.0万泰铢降至99.99-119.99万泰铢,售价下调幅度相当于8.5万元人民币;品牌其余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其余品牌也有类似操作。

于是就有了“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上强度!加速抢占市场份额”等类似的文章或视频报道出现。

结果会是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吗?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简单逻辑

在一条街上做生意,一定是大家都有钱赚才能维持下去。

反之,如果有一家车企通过特殊的方法降低售价,打破目前的价格结构;该品牌理论上是可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但是结果也会导致其余门店无法经营。最后剩下这一家或几个巨头,其将具备掌控市场和产业的能力。

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他门店可能无法使用相同方法来应对挑战;因为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在其本土市场行得通,于是其通过本土市场在出口的方式到这块市场竞争;而需要在本土生产并销售的企业,其产品力则完全跟不上。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价格竞争是基础是降本增效,降本是关键。

降本的方法无非是降低硬件成本的投入和降低人力成本。假设A区域允许或引导员工加班,一个员工一天的工作时长可以达到12~14个小时;并且员工薪酬还不用给得很高;那么其生产车辆的成本则一定偏低。

再假设B区域不允许员工加班或加班需要给付两倍甚至更高的薪酬,一天工作时长是8小时;于是同样的24小时连续生产则需要三班员工,其车辆生产成本则必然高于A区域工厂生产的同级汽车产品,于是产品售价则不得更高。

此时A区域生产的车辆出口到B区域市场,其以成本优势定出更低的售价,结果会如何?

结果当然是在短期内打垮B区域的本土企业和品牌,获得更大的、甚至全部的市场份额!这是不是倾销呢?看起来确实是。所以有些企业是为了一己之私给国家找了麻烦,这样的做法理论上是不应该容许的。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后果预测

价格战在本土市场可以“卷”下去,但是在海外市场可能“卷”不了。

不是所有区域都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不一定都具备以产业规模控制生产成本的能力;也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极低的人力成本资源,所以不同区域的同一产品售价是一定需要存在差异的。而且一定需要存在一个合理的“地板价。”

如果突破“地板价”则等于在绞杀其本土企业和产业,行为性质等于倾销。

此时则难免出现一些贸易壁垒,比如给特定企业加税,或者禁止特定企业产品进口;甚至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对应的处罚。总而言之是不会允许其破坏所在市场的平衡与其本土产业结构的,所以在海外市场打价格战看似是给别人“上强度,”实际是在给自己“挖坑。”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逻辑就是这样,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是有必要的,只依靠本土市场内循环显然会限制企业和产业发展空间。但是出口海外市场则需要遵守对应市场的规则,否则只会堵死品牌进入对应市场的路。要知道汽车工业是重工业的关键一环,对于工业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支柱产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容许外企打破本土产业的基础和市场平衡,这个道理是出口企业应当明白的,否则就是在玩火。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掀起价格战,未来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吗?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和Auto 57粉丝    3773作品 关注 已入驻十大平台,该账号为天和MCN,天和Auto唯一爱咖号。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