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故发生数日后,小米给出了 “小米 SU7 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致 3 人死亡” 一事的回应。
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发文回应称: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 116km/h 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
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提供的数据,事发前约 17 分钟,驾驶者打开了 NOA 功能,1 分钟后车辆对驾驶者提出 “分心提醒”;8 分钟后,NOA 发出脱手预警提示 “请手握方向盘”;至 22 点 44 分 24 秒,系统提醒驾驶者前方有障碍,并开始减速,一秒后,用户踩下制动踏板,NOA 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22 点 44 分 26 秒到 28 秒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对于这个回应,我认为可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为事故发生前 NOA 系统的使用情况。从回应来看,驾驶者在开启 NOA 功能后,出现了 “分心”、“脱手” 的情况,这和目前大部分智驾系统强调的 “不能脱手、需保持对于道路状况的关注” 等要求有较大出入。小米选择了事故前 17 分钟和 8 分钟的数据,并公布于众,指出了驾驶者在应用智驾系统时的不规范操作问题。
第二部分则是事故发生前数秒里车辆的状态,小米 SU7 在大约碰撞前 2~4 秒给出了预警,AEB 系统开始介入,主动减速;碰撞前 2~5 秒时驾驶者踩下刹车,此时 NOA 系统会主动退出。在这里大部分人所质疑的是,为什么小米 SU7 的预警来的如此缓慢。
此前,小米在发布会上宣称,SU7 全系搭载 AEB 系统,其中最高刹停速度可达 135km/h。当晚的驾驶环境或许会是预警和 AEB 生效较迟的重要原因。
小米在回应中指出,事发车辆为 SU7 标准版,这一型车辆并未采用激光雷达,而是采用视觉和毫米波雷达为主的感知方案。而事故发生在夜晚的高速路上,光照条件必然和白天有较大差距,这对视觉感知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毫米波雷达水泥桩、桩桶等静态障碍物的感知能力较差,这有可能是 SU7 较晚才能给出提醒的原因。
对于我而言,小米的此番回应,并未解答最重要的问题 —— 这辆小米 SU7 为何会在事故后起火?火势是短时间内剧烈的爆燃,还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增大?
客观来说,随着 NOA 系统的普及,近几年里,在智驾状态下出现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同时,在车企不遗余力的宣传下,不少用户也将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当成了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不规范的使用 NOA 系统已成为智驾事故的一大诱因。
但和小米本次事故的一大不同是,在不少智驾事故中,尽管人员出现了伤亡情况,车辆也出现了损毁,但相应的事故车并未出现起火或爆燃的情况。在网络的信息中,自称为当事人家属的受访者直指发生事故的小米 SU7 出现了爆燃。
小米汽车官微曾撰文称,SU7 搭载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具备碰撞自动断电功能:“通过在电池包内增加电子信号控制的‘毫秒级机械分断’,紧急情况下可实现 4ms 内电流切断,保证车内高压安全。”
小米汽车的宣传文案中还指出,小米在 “BMS 系统 + 车企大数据平台” 报警基础上,增加 VCU 整车监控报警策略,三大报警线路实时同步工作,形成三重冗余。确保电芯热失控报警信号及时发出,并提示(报警音、车外双闪、语音、文字等)用户尽快远离同时,车企大数据平台会实时监测车辆安全状态,一旦发生异常现象,售后服务团队会及时介入处置。
我期待小米汽车能够结合云端数据,尽管给出本次事故汽车出现起火的原因。
在 4 月 1 日上午的回应中,小米提出了驾驶者不规范的操作、小米 NOA 系统的主动提醒、事故发生前后数秒里驾驶者的动作以及小米后台在短时间内的响应,至于起火的原因,可能还需要等待小米后续的回应。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