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回顾:
2023年底,胡军(化名)购买了配备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某品牌汽车;2024年3月,胡军在高速上使用辅助驾驶时出现智能驾驶系统自动退出,几秒后恢复。之后的一年内又发生2次智能驾驶系统使用中退出或降级的情形。
车主遂将问题反映给车辆生产企业,企业方面对其进行了操作指引,同时检测了智驾系统是否有故障。
检测结果发现系统软、硬件均无故障,且胡军一年内驾驶车辆行驶1.8万公里,其中近一半的里程使用了智能驾驶程序辅助;公司方面认为车辆的行驶里程和使用方法说明胡军对于车辆系统认可,同时智驾系统在特定情形下会进行降级并向用户发出提示,属于正常情形。
胡军不认可该观点,2025年初将车辆生产企业诉至汉阳区法院,要求退车退款并赔偿3万元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购车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愿表达,合法有效;购车时,该公司已经在用户手册中说明车辆的导航辅助驾驶属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是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存在功能受限的可能性。而胡军用车过程中出现的3次智驾系统自动退出或降级,场景均存在车道标线不清晰、道路施工或交通环境异常的情形,符合特定情况下功能受限的情形,最终驳回胡军的诉求。
事情到此结束。
为何车主退车退款的要求会被驳回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具体为:
车主无法证明车辆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明确描述过系统可以“自动驾驶”国标解释没有看过用户手册如果车辆生产制造企业曾公开的将车辆配备的辅助驾驶系统描绘成“自动驾驶”则结果另当别论;因为车辆实际使用的是辅助驾驶系统,具备的是不包括“自动驾驶”能力的初级功能;所以只要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存在过错误描述,那么车主则可以以“被误导”为由要求退车退款并加以赔偿。
反之,如果车主拿不出相关证据,剩下的两个参考就是国标的解释和用户手册的说明。
虽然不能否认曾经确实有一些车辆生产企业对辅助驾驶系统进行过夸大描述,但具体品牌已难以确认,相应记录均已被陆续清理删除。作为汽车用户已经很难再找出相应的证据。
国标早已对车辆配备的相应智驾系统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参考《驾驶自动化等级与划分要素的关系》GB/T 40429-2021,其内容中对目前车辆使用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描述为: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角色是“驾驶员及系统;”同时“动态驾驶任务后援”的角色是驾驶员而非系统。
驾驶员需要监管车辆的驾驶自动化系统,并在需要时介入动态驾驶任务以确保车辆安全。
并且驾驶员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可以立即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
国标的解释说明了辅助驾驶功能是可以也允许自动退出或降级的,退出或降级的时候——驾驶员不仅需要立即发现,同时需要立即控制车辆行驶,并以确保车辆的行驶稳定。所以驾驶员才是目前具备辅助驾驶功能汽车的核心。
由于上述内容属于国标并早已执行,所以所有汽车生产企业都会严格遵守;那么这些标准化的解释必然会出现在车辆的用户手册(汽车使用说明书)里,对于汽车生产企业而言,这就等于是“免罪金牌。”
再综合车主没有掌握、或已经不存在,亦或者是不曾进行过的夸大描述,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需要自行承担后果。
比如错误理解与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将其当作“自动驾驶”来使用,引起的交通事故就是司机错误操作导致;驾驶员显然是要承担后果的,而车企早已通过用户手册撇得干干净净。
(下图仅做参考,购车时均会附带一本用户手册和保养手册)
具体到胡军的案例更是不可能退车退款,因为购买车辆的时候就有用户手册,自己理解错误不是别人的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万不能把“组合驾驶辅助”当成“自动驾驶汽车,”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在卖车时不论讲的有多好,一旦出现问题都可以完美规避责任!所有“漏洞”都已经被修复,汽车用户是找不到企业的“茬”的。同时现在的量产汽车里根本没有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不用对智能汽车抱有太多的幻想。
并且不建议汽车用户盲目自信的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如果这种用法成为现象的话;预计保险方面后续会对主观错误使用该功能造成的交通事故进行拒赔或者一定比例免责,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BSI为玄通股份零碳智慧园区颁发碳中和核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