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隐藏式门把手又成了热门话题。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它的炫酷设计,而是因为它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5月8日,工信部在官网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意见,矛头直指隐藏式门把手在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问题。
这一消息让不少车主拍手称快,毕竟谁也不想在车祸或起火时,因为一个“高科技”门把手耽误逃生。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难道科技进步还要向“保守”妥协?隐藏式门把手究竟是未来趋势,还是车企为了营销硬塞给消费者的“伪需求”?
从“未来感”到“现实坑”:隐藏式门把手的尴尬处境
几年前,当特斯拉首次推出隐藏式门把手时,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一振。流畅的车身线条、自动弹出的仪式感,再加上“降低风阻”的科技光环,让它迅速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然而,现实很快给这份“未来感”泼了一盆冷水。
首先是实用性问题。在北方,冬天门把手被冻住的情况屡见不鲜,车主们不得不拿热水浇、用银行卡撬,甚至有人专门备了一把小锤子。而在南方,暴雨天气也可能导致电子系统失灵,门把手弹不出来,车主只能站在雨里干着急。
更严重的是安全性。隐藏式门把手大多依赖电控系统,一旦车辆发生碰撞、断电或起火,车门可能无法正常打开。国内外都曾发生过事故后因门把手失效导致救援延误的案例,这也是工信部此次重点整顿的方向——必须保证在任何极端情况下,车门都能被可靠打开。
工信部新规:不是禁止,而是回归理性
新规并非要彻底否定隐藏式门把手,而是要求车企在设计时优先考虑安全冗余。比如,保留机械解锁装置、优化断电后的应急开启逻辑、增加明显的操作标识等。事实上,一些车企已经在这么做,比如某些车型在电子弹出式把手的基础上,仍然保留了物理按键或隐藏式机械拉索,确保万无一失。
但也有一些品牌走得更激进,比如完全取消门把手,仅靠语音或感应开门。这种设计虽然看起来很酷,但一旦系统故障,车主可能连门都打不开。新规的出台,某种程度上也是在给这些过于超前的设计“踩刹车”。
科技应以人为本,而非为炫技而生
隐藏式门把手的争议,其实反映了汽车行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科技到底是为了提升体验,还是为了营销噱头? 降低风阻、提升续航固然重要,但牺牲实用性和安全性就得不偿失了。
类似的“不合理设计”并不少见:取消物理按键的全触控中控屏、用摄像头取代后视镜、甚至方形方向盘……这些创新或许能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用起来却可能让人抓狂。科技的发展应该让生活更便捷,而不是制造新的麻烦。
写在最后:
工信部的新规,某种程度上是对汽车行业的一次提醒:创新可以大胆,但安全不能妥协。隐藏式门把手不会消失,但它必须变得更可靠。毕竟,一辆车的终极使命是安全地把人送到目的地,而不是让车主在紧急情况下对着门把手干瞪眼。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兼顾美观与实用性的设计,但在此之前,希望车企别再为了“炫技”而忽视基本的人性化需求。你觉得隐藏式门把手是进步还是鸡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A股研发之王比亚迪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聚焦2025成都车展!10万级小鹏 MONA M03、零跑B01、秦L EV怎么选?
当吉利找到了爆款的秘密,新一轮增长曲线要来了?
【E汽车】于变局中谋定,星途汽车稳扎稳打,奔赴高端新征程
比亚迪半年报出炉,研发为王成就全球之路!
8月份新势力销量数据陆续出炉,零跑继续领跑,小鹏再创新高,蔚来却和理想进行了角色互换。蔚来首次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理想却跌破了3万辆,没想到蔚来刚爬出泥沼,理想又陷进去了。
刚刚进入9月,各家车企们就急切地公布了8月的交付量。
成都车展欧拉好猫展示痛车文化,在好用之上加上好玩属性
“研发之王”比亚迪:半年狠砸研发309亿比净利润高154亿
迪子为什么这么努力呢?因为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再一次让业界刮目相看了,不仅是营收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比亚迪的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没错,比亚迪2025年再次凭借其在研发领域的突出表现,蝉联了A股“研发之王”的宝座。那么,我们细究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亚迪又是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
比亚迪霸榜,理想掉队。
比亚迪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
奥迪E5 Sportback亮相成都车展,预售23.59万起,真正的豪华电车
比亚迪半年报:研发投入309亿创新高 比净利润高154亿
A股研发之王比亚迪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近日,吉利汽车宣布,其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已顺利通过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开展的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项串行测试。计划于9月8日上市的领克首款中大型电混轿车——领克10 EM-P,将成为首款搭载神盾金砖电池“超级混动”系列的车型。
广汽埃安跻身成都车展热度前三,霸王龙家庭版引爆家庭市场关注
新款Model 3长续航版发布未“满月”降价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