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常压油箱?什么又是高压油箱?PHEV车型为什么更推荐使用高压油箱?而换装高压油箱成本又提升多少?最近,常压/高压油箱又成为了汽车技术舆论的热点。带着上面种种问题,我们下文来逐一分析解答。
常压油箱的原理与应用边界
常压油箱的核心设计遵循"压力平衡"原则,通过碳罐系统实现油箱内外气压的动态调节。当燃油挥发产生蒸汽时,活性炭颗粒会吸附油气分子,同时通过通气管释放多余压力,确保油箱始终处于-7.5kPa至12.5kPa的安全压力区间。这种设计在传统燃油车上表现优异,因为发动机运转时会持续抽取碳罐内的油气参与燃烧,形成"挥发-吸附-燃烧"的闭环。所以有些年轻的车迷朋友会问到,燃油车是否会区分常压/高压油箱不同类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常压油箱是燃油车的标配,因为发动机的高频使用天然解决了油气积累问题。高压油箱更多出现在柴油机或早期化油器车型上,用于维持燃油喷射压力。直到PHEV技术普及,高压油箱才因排放控制需求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PHEV车型采用常压油箱的底层逻辑,源于其独特的使用场景。当车辆长期处于纯电模式时,发动机可能数周甚至数月不启动,导致油箱内的油气积累远超传统燃油车。更早一些时间,一些汽车大厂会通过专利技术实现"碳罐饱和预警+发动机主动启动"的机制,即,当监测到碳罐吸附量达到阈值时,系统会在纯电行驶中自动启动发动机数分钟(一般4分钟左右),将油气导入燃烧室燃烧,既避免排放超标,又不影响用户体验。这种技术路径在2021-2023年间被行业广泛验证,包括国内一些头部车企在内的多款PHEV产品均沿用此方案,并持续满足环保监管要求。
常压油箱的结构性缺陷:用"透气壶"装"闷罐汤"
那为什么现在常压油箱又被大家所“嫌弃”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常压油箱会带来怎样的一些弊端,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类比:
1、活性炭罐的"海绵效应":活性炭吸附油气的过程类似海绵吸水,当吸附饱和后,多余油气会通过定量排放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如同海绵吸满水后滴水不止。在PHEV长期纯电行驶场景下,这种被动排放可能导致蒸发污染物超标。
2、油箱的"压力锅困境":常压油箱的抗压能力为4-10kPa,而PHEV油箱内的油气压力可达35kPa以上。这就像用普通水壶煮高压汤,虽然有泄压阀(碳罐),但频繁的压力波动可能导致密封部件老化,增加泄漏风险。
3、发动机启动的"闹钟效应":为解决碳罐饱和问题,部分车企采用定期启动发动机的策略,这如同每隔几天就被闹钟吵醒一次。尽管一些大厂通过优化将启动时间缩短至3-5分钟,但仍有用户反馈影响驾乘体验。
合规性争议:技术路径的博弈与共识
常压油箱的合规性本质是技术方案与法规标准的适配问题。根据国六b排放标准,车辆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为每天不超过2g。通过技术手段,常压油箱完全可以达标:
动态脱附技术:通过专利技术,车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油气积累量,在碳罐饱和前主动启动发动机,实现"吸附-燃烧"的精准控制。
材料优化:采用多层复合树脂材料的常压油箱,其渗透率已从早期的5g/(m²·d)降至0.5g/(m²·d)以下,接近金属油箱水平。
然而,技术实现的复杂性也为之带来监管的挑战。其核心争议点在于:常压油箱在特定测试工况下是否存在排放风险。尽管国家并未强制PHEV使用高压油箱,但行业已形成新共识——高压油箱因其"主动锁压"特性,能更稳定地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要求。
这就好比买电饭煲,你就算花1000块买个普通电饭煲,那它也还是普通电饭煲而不是高压锅,尽管后者可能只要花你两三百块钱。
高压油箱的技术跃迁: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控制
所以,高压油箱的升级,本质是排放控制逻辑的革新:
1、压力管理:金属材质油箱可承受35kPa以上压力,配合FTIV油箱隔离阀,能将油气完全锁闭在油箱内,避免被动排放。这种设计如同将"透气壶"升级为"密封罐",从源头减少蒸发损失。
2、智能联动:高压油箱系统可与动力系统深度集成。例如,当检测到油箱压力超过阈值时,车辆会自动切换至混动模式,通过发动机运转和空调系统协同降低压力,实现"压力监测-主动调节-高效处理"的全流程闭环。
3、用户体验优化:取消定期启动发动机的强制策略,彻底消除"闹钟效应",同时通过泄压系统优化加油体验,避免高压油箱开盖时的喷气现象。
成本思考:技术升级的经济账
从常压到高压的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1、材料成本:金属油箱的材料费用比树脂油箱高约30%,加上密封件和压力传感器,单车成本增加约500-800元。
2、设计复杂度:高压油箱需匹配更精密的碳罐系统和泄压装置,研发投入增加约20%。以某车企为例,其高压油箱项目的研发周期比常压方案延长6个月,测试成本增加40%。
3、生产适配:现有生产线需进行改造,包括焊接工艺升级和检测设备更新,初期投资成本约增加15%。
不过,这些成本可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根据查阅的资料,一些大厂的高压油箱车型的量产成本,已从初期的1200元/台降至800元/台,降幅达33%。
市场现状:技术迭代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5年,中国混动新车市场已全面转向高压油箱。不少主流车企明确表示,国内在售混动车型已无常压油箱产品。但查阅资料得知,在存量市场仍有约300万辆常压油箱车型在使用,主要集中在2023年前生产的PHEV车型。
常压油箱与高压油箱的技术之争,本质是汽车工业在环保要求与商业利益间寻找平衡点的缩影。常压油箱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合规性突破,而高压油箱则代表了更前瞻的环保解决方案。随着国七排放标准的研究推进,预计2026年蒸发排放限值将进一步收紧至1.5g/天,高压油箱的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