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斯拉Model Y问世以来,凭借着均衡的产品力,经常霸榜SUV榜单,许多自主品牌与新势力也是按着Model Y“超大杯”的理念去造车,并且价格还便宜不少,试图把这个外国品牌拉下神坛。
不过几年下来,特斯拉还是榜首,都说自主品牌新能源遥遥领先全球,但在中国SUV市场却是特斯拉销量领先,这多多少少让那些自主品牌有点没面子,不过好在吉利的星越L替中国品牌挽回了一些面子。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5年5月销量数据,5月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为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为193.8万辆,其中SUV总体销量为97.2万辆,同比增长17.8%,环比增长14.7%。
从榜单来看,吉利星越L并没有守住5月SUV销量冠军,销量为2.38万辆。在2025年4月,其单月销量达23658辆,超越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等热门车型,连续多个月取得燃油SUV冠军。
从去年10月开始,吉利星越L的销量就没有低于过2万辆。并且从1-5月销量看,星越L只比特斯拉Model Y少了2088辆,这是近三年来差距最小的一次。(特斯拉Model Y 1-5月销量为126643辆,星越L为124555辆。)
从燃油车与新能源的对比看,SUV销量前十榜单中只剩三台新能源,并且只有一台是纯电车型;而从合资与自主的对比看,前十中有四台合资。
由于比亚迪是多生孩子好打架,在售SUV达到了15款,光宋系列就有宋Pro、宋PLUS、宋L,所以比亚迪即便是没有上榜前十,但整体销量加起来依旧是非常可观的。
说回星越L这台车,在遍地新能源的SUV市场,主打燃油的星越L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细看产品力后又觉得非常合理,虽然没能在纯电领域击败特斯拉,但吉利对于燃油车市场的坚持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对于细分市场的独到理解。
对燃油SUV市场的降维打击
星越L的崛起其实是凭借降维打击。众所周知吉利和沃尔沃的渊源,让星越L有了沃尔沃技术背书,其基于CMA架构打造,2025款车型全系标配沃尔沃同款的2.0T发动机(238马力)和8AT变速箱,以14.77-17.97万元定价进入主流SUV市场。
“汽扯扒谈”经过调查已经购车的用户得知,目前星越L的市场实际成交价在12.5-17万元,十几万就能买到动力强、配置高、品质好的燃油产品,购车情绪价值拉满,并且星越L的主销市场也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三四线城市,目前许多一二线城市人群也是这款车的购买主力,这是此前中国品牌SUV不曾到达过的高度。
作为一款“紧凑型SUV”,其车身尺寸达到4770*1895*1689毫米,轴距2845毫米,车身尺寸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轴距已接近中型SUV水准。
对比丰田RAV4荣放(轴距2690毫米),长了155毫米,后排腿部空间多出一拳多,后备厢容积562升,放倒后排座椅后可进一步扩展容积,后备厢纵深超过2米,宽度超过1米,可以当做床车,能轻松容纳婴儿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
智能化方面也是星越L的强项,全系标配副驾12.3英寸的娱乐屏,骁龙8155车机芯片,再配合上2.0版本的银河OS车机操作系统,无论是流畅度还是内部的功能性,都可以视为一个比较智能的“新能源车”,并且从次低配车型开始,吉利星越L还配备了25.6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系统,而50W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主驾驶座椅通风按摩,这些都是全系标配。
在星越L的这些对手中,价格差不多的体验不如它、体验差不多的价格又更贵。横向对比一圈,除了不能上绿牌以外,星越L似乎真的是最值得买的那一个。
都说合资品牌SUV是被中国新能源产品打败了,但抛开新能源的因素,星越L热销的原因也能解释合资品牌车型为何在中国市场卖不动了。
因为星越L除了在中国品牌一贯有优势的配置方面延续了很强的竞争力,在以往中国品牌的弱势环节,硬件技术方面也有媲美甚至超越合资产品的实力,这方面同样进入5月SUV销量前十的长安CS75 PLUS与瑞虎8 PLUS都有发言权。
这种“降维打击”策略,非常迎合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智能、高品质车辆的需求,让众多家庭用户以15万级预算轻松获得30万级豪华品牌体验,也成为其销量爆发的重要推手,“换壳”沃尔沃的诱惑力不得不服。
洞察用户需求本质是关键
目前许多车企都在卷,但卷到最后发现新能源没做好,燃油车市场还被断了后路,这种局面是车企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若想达到这种兼顾的状态,更需要车企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资本狂热追逐“颠覆”的喧嚣中,吉利展现了基于自身禀赋的务实与节奏感。利用燃油车基本盘提供的稳定利润反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形成良性循环,是一条可持续的转型之道。
这避免了因孤注一掷押宝单一技术路线而可能导致的巨大风险,如今新能源市场深陷价格战泥潭,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利润越薄,车企做好新能源产品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小,长此以往,只能形成恶性循环,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主义。
星越L的成功,绝非简单的“情怀牌”或“价格战”所能解释。吉利将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理念与体验,巧妙地回馈于传统燃油车体系。在电动化浪潮中,“被革命”的燃油车并非只能被动退场;注入智能与体验的基因,它们依然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燃油车并非必然成为转型的包袱。通过深度智能化、电气化改造(如混动技术),传统动力平台完全可以实现体验跃升与能效优化,成为转型期的重要支撑力量。
都说新能源是未来,但当下也就是燃油与新能源共存的时代,说不定这个过渡期还有很长的时间,新能源确实有优势,但现阶段并不能完全替代燃油车,能把燃油车做到精益求精,就能把市场撬过来,星越L做到了,坦克品牌也做到过。
所以真正的赢家,将属于那些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的本质、尊重市场演进的客观规律、并能在“传统”与“新兴”之间构建协同桥梁的企业。
转型的终点,不是非此即彼的彻底替代,而是多种技术路线在满足多元需求的过程中找到各自最适位置,共同驱动人类出行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演进。汽车产业的更替未必是技术代际的颠覆,而是那些无法满足用户复杂需求者的淘汰。
启辰VX6,网约车司机的绝佳搭档。
东升西落?奔驰在华迎来关店潮,门店转型鸿蒙智行!
真正的大空间,是连 “巨人” 都能放肆舒展的自由。
年轻精致之选——领克06Relive,限时售价10.76万元起
作为广汽集团高端品牌的广汽昊铂率先响应,8月5日面向广州地区开启首批V2G桩车主招募活动。
上交所官网显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沪主板IPO将迎来上会审核。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在竞争白热化的城市SUV领域,起亚汽车强势出击,隆重推出全新2025款狮铂拓界。这款融合雄厚技术积淀、领先智能科技、多元动力组合及高竞争力定价优势的新车,一经亮相便引发市场关注。
上汽智己“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发布后,舆论场不出所料再次掀起争论——“买增程不如买插混”“买增程不如买纯电”的声音此起彼伏。
8月4日晚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丰立智能(30136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交出一份彰显发展韧性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2亿元,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实现归母净利润322.44万元,扣非净利润314.8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夏日激情不退,818消费热潮来袭!iCAR品牌“尽兴而活”818欢乐购车节正式启幕
理想MEGA能不能进行增程化改造?
汽车品牌招商政策视频引关注,是搅局还是破局?
缤果S首次亮相,高质感缤纷座驾尽显鎏光美学
“问界山海·智行东盟启动会”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隆重举行。
F1匈牙利大奖赛正赛简直是策略大混战,选择一停还是两停很多是临时决定。最终比赛的两大看点是:迈凯伦争冠内斗,诺里斯凭借一停险胜;一直领跑的勒克莱尔后半程突然掉速,领奖台都没保住,原因成谜。
欧洲豪门向中国技术求援,“换道超车”让奇瑞这样的理工男迎来新机遇。
最近长安汽车集团成为新央企,至此中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夏日激情不退,818消费热潮来袭!iCAR品牌“尽兴而活”818欢乐购车节正式启幕
随着万华化学主力产品之一TDI的市场价格持续反弹,公司业绩增长潜力被市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