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钱亚光
设计 / 张 萌
今年汽车行业的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汽车制造商们正在重新审视此前制定的旨在实现全面电动化的路线图。在美国,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正在放缓,而且联邦税收优惠政策也将很快取消。这使得汽车制造商们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的巨额投入对于已经处境艰难的汽车企业来说变得更加危险。这种不确定性迫使一些企业,比如本田,已停止开发某些未来的车型。
据《日经亚洲(Nekkei Asia)》上周末的一篇报道,本田汽车公司“已停止”开发一款大型电动 SUV,并大幅削减了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投入计划,这一决定是受到了市场需求减弱以及由于美国的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其上市进一步延期的影响。
上周五,特朗普签署了所谓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该法案取消了旨在支持购买新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购买或租赁新电动汽车的 7500美元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
这款大型电动 SUV计划在2027年左右推出,原型车于2025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亮相,当时本田并未提供技术细节,但表示该车将基于全新的电动汽车架构打造,续航里程至少为 480公里。生产计划并非在日本进行,而是在美国——在俄亥俄州的本田玛丽斯维尔汽车工厂进行。
但本田因美国电动汽车需求疲软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撤销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政策而导致电动汽车普及进程延迟,从而终止了其开发计划。
这仅仅是本田一系列政策调整中的最新一次变动。就在 2024年5月,该公司还曾宣称:“我们坚信电动汽车是小型移动产品(如摩托车和汽车)领域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当时该公司还表示,其目标是到2040年使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其全球汽车销量中占比达到100%。
本田最初计划从2026年起推出一系列新的电动汽车,目标市场为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遵循着各自独立的车型策略。到2030年,新的电动汽车系列(被称为“0 系列”)将增加到七款车型——其中包括计划于2027年推出的七座电动SUV,旨在满足家庭用户和需要大量车内空间的客户的需求。这类五米级的车辆在美国尤其受欢迎。据《日经新闻》报道:“对潜在销售量限制的担忧可能会给公司的运营带来财务压力。”
其实,在美国决定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之前,本田就已经开始缩减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
2022年,本田宣布计划在全球推出30款电动汽车,到2030年年产量超过 200万辆,并承诺从2024年起“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发新的电动汽车车型”。这最终会演变成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其总销量的30%。
2024年4月,该公司暂停了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中心的数十亿美元投资计划,并仅数日后,又全面缩减了其研发路线图——将重点转向新的混合动力车型,这些车型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与电动汽车一起灵活生产。
在今年5月,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表示:“要准确解读市场形势确实很难,但目前我们看到,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占比约为五分之一。”这些言论是本田宣布将减少对电动汽车投资而转而侧重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一部分内容。具体而言,本田大幅削减了其在电动化领域的投资和软件开发预算,降幅达30%——从10万亿日元(约合690亿美元)降至7万亿日元(约合484亿美元)。
这与该公司此前宣布的一项临时搁置在加拿大建设价值107亿美元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的计划相吻合,该公司再次以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为由做出了这一决定。
本田目前计划减少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转而将精力集中于提高盈利性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量上。尽管本田正在重新评估其电动汽车计划,但该汽车制造商仍打算增加具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车型的产量。其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在全球推出13款车型,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220万辆的销量,较2025年的预期销量增长120%。
上周《日经亚洲》的报道证实了本田将重新专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计划,并表示本田正在“将工作重点从电动汽车的投资转向增加盈利性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
据《日经亚洲》报道,这种对混合动力车型的侧重只是“在准备电动汽车普及的同时确保收入”的短期解决方案。因此,该公司仍在继续推进其推出旗舰电动轿车和中型 SUV 的计划,这些车型的原型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在拉斯维加斯亮相。就在本田宣布将缩减并推迟在日本开设专门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工厂的计划几天之后,这一消息便被报道了出来。本田给出的理由是“全球氢气市场的近期变化”。
并非只有本田一家汽车制造商改变了其在电动化方面的策略。
在过去的六到九个月里,汽车制造商们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他们的电动汽车计划与消费者需求并不相符。2024年11月,路特斯取消了到2028年全面转向电动汽车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它将专注于混合动力车型,就像本田那样,这也是许多汽车制造商目前所采取的方向。
保时捷也宣布将增加混合动力车型的选择,承认其无法实现到2030年将 80%的销量转化为纯电动汽车这一最初目标。不过,这家德国品牌表示将继续扩大其电动汽车的产品线。日产在1月份取消了小型电动SUV的计划。
就连沃尔沃也承认其电动汽车计划未能成功实现。2024年9月,沃尔沃汽车放弃了到2030年只卖纯电动汽车的目标,表示现目标是,届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型在销量中的占比至少达到90%,其余将为主要依赖内燃机的轻度混合动力车。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试图让内燃机继续发挥作用。宝马表示,内燃机是其“基础”。兰博基尼则希望合成燃料能够出现,因为其新款V8发动机可以使用这些燃料而不会影响性能。梅赛德斯-奔驰正在进行“路线调整”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奥迪则宣布将再生产汽油发动机10年。
而福特在过去18个月里一直在逐步放缓其自身的电动汽车计划,而英国的标志性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今年早些时候也搁置了在母公司塔塔汽车计划在印度南部投资10亿美元的工厂中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
与此同时,日产取消了其在美工厂生产两款电动轿车的计划,并且也在重新考虑两款纯电动SUV的“开发时间表”。该公司随后在5月份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九州岛建造一座价值11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
如果2025年能证明什么的话,那就是汽车行业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汽车制造商们正竭力应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计划正在改变,这意味着一些汽车制造商因形势变化而削减了对电动汽车投资的资金投入。
宝能救不起威马,复活潮也不是遮羞布。
近日,鸿蒙智行公布最新销量数据,6月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单日交付量3651辆。
你能买到最便宜的GL8,探店别克GL8陆上公务舱
赢麻了,比亚迪首推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天神之眼迎来重磅升级
发布会上的一系列技术,对多数车企来说,1年时间内未必能做出来并顺利交付。
新汽车致敬新教育!问界M9福耀科技大学交车仪式圆满举行
新能源MPV意外走红,上汽通用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比亚迪硬核承诺:L4级泊车安全全兜底,OTA升级惠及百万车主。 比亚迪车主要偷着乐了!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不管是小剐小蹭还是该车企担的损失,不用跑保险、不用费口舌,找比亚迪售后就能一站式搞定,还不用担心明年保费上涨! 另外,天神之眼还迎来最大规模的智驾OTA,升级涵盖泊车、......
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
为什么现在中国品牌出的新车基本都是新能源车,而奇瑞的新车仍有这么多油车呢?是奇瑞的新能源技术不行吗? 去了趟埃及我才明白,不是奇瑞的新能源技术不行,而是奇瑞太懂海外市场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确实很牛,但要进入埃及这种发展中国家,难度实在是太大。
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享界发布了专属于自己的Logo,未来在享界车型上大家都将见到这个标志的出现。同时,余总在活动现场还透露,享界的旅行车也将在今年秋季亮相上市。新车标+新车型,这样的享界必须值得期待!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承诺为中国市场天神之眼用户为智能泊车兜底——安全及损失由比亚迪直接处理,无需走保险且不影响保费。这样的底气源于比亚迪最大智驾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研发团队及百万级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
安全升级!2026新车禁用单踏板刹停+全系标配ABS
近日,倍耐力推出首款生物基及可回收循环使用材料占比超70%,面向全球市场的量产轮胎,其中采用的天然橡胶获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该认证代表从橡胶种植园到生产工厂的全供应链都符合可持续管理标准。到2026年,倍耐力欧洲工厂将全部使用FSC认证的天然橡胶。
下半年会更好
2025年6月,诸多车企纷纷调整内部架构,用来应对激烈的淘汰赛,中国汽车行业人事变动由此变得极为频繁。这些变动涉及外企、国企、民营以及造车新势力等不同阵营,涵盖销售、研发、品牌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
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抓住机会,对传统的硬派SUV利用自己的新能源平台改造,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越野SUV。
热点丨广汽菲克宣告破产,国产Jeep谢幕,合资生死局再引热议
首个媲美L4级智驾,腾势天神之眼 B让智能泊车再也不慌
直白点说,比亚迪车主以后开车进停车场,要是系统出问题导致剐蹭,不用自己掏钱修车,更不用走保险,直接打比亚迪就能解决。这就好比给车买了份“终身保险”,比亚迪自己兜着风险,用户终于不用提心吊胆怕背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