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的增程技术路线终于尘埃落定。
官方宣布,8月1日19:00,智己汽车将全球首发“超级增程”技术,智己将其定义为“超级大电池增程解决方案”,宣称这不是简单的增程器与小电池组合,而是“纯电尽可能长,补能尽可能快,露营尽可能野”的新能源全新品类。
这一技术将搭载于即将推出的两款战略车型——新一代LS6大五座SUV和旗舰LS9大六座SUV上。
新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66kWh级大容量电池组与上汽自研高效增程器的创新组合。智己借此向市场宣告:在续航焦虑仍是痛点的时代,增程式技术路线仍有颠覆性创新的空间。
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智己LS9将搭载宁德时代全球首发的钠锂混动电池,容量高达60-66kWh。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对比市场上主流增程SUV,理想L9电池为44.5kWh,问界M9则配备52kWh电池,智己的电池容量直接高出30%以上。
钠锂混动电池技术采用了创新的分区设计:钠离子电池负责低温性能优势,锂离子电池保障续航能力。这种组合在极端气候适应性上实现了突破。
多方消息显示智己LS9的CLTC纯电续航可能达到318公里甚至450公里。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城市通勤场景下,用户完全可以当作纯电动车使用。
增程器方面,智己选择了上汽自研的1.5T发动机(型号15FNE),最大功率114kW。表面参数看似普通,背后却凝聚了上汽多年内燃机技术积淀。
上汽在内燃机高效化领域早有突破。2021年,其 π系列柴油发动机打破了“燃油经济性、碳排放、动力性”的不可能三角,获得当年技术创新一等奖。
第三代蓝芯2.0T汽油机则实现了39.3%的热效率,媲美丰田等国际巨头。这些技术积累被转化应用于增程专用发动机的开发。
技术虽然亮眼,但智己面临的市场环境异常严峻。
理想已树立“奶爸神车”形象,问界凭借华为智驾光环收割高端用户。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智己的认知度明显落后于“蔚小理”阵营。
6月销量数据显示,智己LS6销量3228辆,L6销量2635辆,急需技术突破带动销量跃升。
那么问题来了,增程版的智己LS6和LS9,能从理想、问界以及领克、深蓝等品牌手中,抢走多少订单呢?
正值博越系列9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为用户带来新一代家用SUV的首选项;新车从外观至内饰都采用全新的设计,将中式美学完美融入到全新一代博越的设计当中,在智能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不管是在语音交互上还是功能拓展性上都有着十足进阶,动力上继续配备1.5T发动机匹配7挡湿式......
今年6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在官方通告中,“聚焦主责主业”成为关键词。作为长安系新能源三驾马车之一,深蓝汽车凭借143236辆的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并以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的身份,成......
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作,结束在华40年的生产布局。其发动机技术曾是中国车企的“黄金动力源”,但市场份额从30%跌至不足5%。整车业务因新能源转型迟缓而溃败,2023年彻底退出生产。三菱的撤离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缩影。
保值率“全满贯”,广汽传祺如何打造家庭资产的“硬通货”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秀临长沙「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共览湘江奇景
长城汽车35周年庆典上,一张高管合影引发车圈地震:九位西装革履的高管中央,一辆身披黑布的神秘跑车以低伏姿态占据C位。
国际米兰为何选择比亚迪?一场“技术+野心”的双向奔赴
J.D. Power研究发布:行业销售服务满意度近8年来首次下滑
当特斯拉交出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跌16%)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时,市场震惊了:这家曾让传统车企夜不能寐的颠覆者,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增长危机。
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全面超越揭示了电动车竞争的本质逻辑: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特斯拉的颓势(销量下滑13%)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车型迭代上的滞后,而比亚迪凭借垂直供应链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定义新一代汽车标准。
7月21日迎来重磅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这次升级简直是王炸!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政策,中国车企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司机收入持续降低、外卖快递员也在抱怨,怎样才能改变局面?
问界M8斩获智能汽车指数全优认证:华为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革命
比亚迪如何在英国市场逆袭,助力中国新能源车崛起?
中国品牌出海新标杆:比亚迪的足球战略启示
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一年保值率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二手市场的车价,也决定了品牌的认可度,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