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似普通的汽车碰撞测试,却将新势力巨头理想与老牌商用车乘龙推上舆论风口。7月29日,理想在i8纯电SUV发布会上播放的“卡车对撞”视频,将原本互不相干的商用车与乘用车卷入舆论漩涡。当2.6吨的理想i8“撞飞”8吨重的乘龙卡车,这场“鸡蛋撞石头”的戏剧化场景,迅速被网友质疑为“导演式营销”,更让乘龙卡车陷入品牌危机。
面对汹涌舆情,东风柳汽迅速反击。其声明直指理想汽车存在三大问题:未公开测试车辆状态、场景与实际运营严重脱节、通过自定义条件制造“反常识结果”。更关键的是,视频最初未对卡车品牌打码,直接导致“乘龙质量差”的负面形象迅速扩散。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指名道姓”的对比测试,甚至涉嫌违法。
面对舆论反噬,理想的回应却仍充满火药味。不仅强调测试由“权威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执行,并喊话“欢迎复测”。但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汽研虽具备资质,此次测试却属于“企业定制项目”,非国家强制标准。而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模式,早就被工信部点名整改,如今却被当作核心卖点大肆传播。
这场争议暴露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过度营销的集体焦虑。一方面,部分车企为制造视觉冲击,设计极端测试场景:如理想i8测试中,卡车空载状态与防撞梁高度形成的杠杆效应,被很多业内人士批评为“精心设计的戏剧效果”。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商业化运作导致公信力流失,中国汽研作为“国家队”却承接企业私活,让本应中立的测试沦为营销注脚。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当安全性能被异化为流量工具,消费者失去的不仅是判断力,更是对品牌的信任。”
相比之下,乘龙卡车的危机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其声明不仅逐条驳斥侵权指控,更以技术实力自证:展示龙骨框架驾驶室通过联合国R29法规的15吨冲击测试视频,用“超30次真实碰撞数据”替代实验室参数。更巧妙的是,一张“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海报,既回应了对手的品牌名,又传递出务实理念。这种“用事实说话”的策略,反而将危机转化为品牌曝光契机。
编后语
从C-NCAP到中保研,从耐高温测试到底盘防水演示,越来越多的“视觉奇观”取代了真实路况的可靠性验证。这场风波终将平息,但它留给行业的思考却刚刚开始:当流量成为最高追求,当营销沦为技术包装,车企是否还记得造车的初心?正如乘龙海报警示那样:"生活不是试验场,莫拿生命开玩笑"。当车企将百万公里可靠性简化为实验室数据,用“碾压卡车”的戏剧化表演替代对生命安全的敬畏,消费者终将用钱包投票:务实的商用车,不需要浮夸的理想。
转型必将带来阵痛,这是避免不了的。
数据不说谎!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极热防晒隔热降温横评,谁是王者
理想/中国汽研回应“i8对撞卡车”,都在甩锅
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是吉利,技术含量最高的同样是吉利。因为他7月刚刚把年销量目标从从271万调到了300万,如果我没有记错,去年是从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从去年的上调5%到今年上调了10%,总销量目标要比去年多出100万的销量,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除了吉利还有谁呢?
8月1日的武汉之夜,一场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将这个肩负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未来的新战略推至聚光灯下。
捷途汽车7月销售新车49445辆,中国品牌方盒子海外劲销
直面烈日!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隔热大PK,影响因素竟这么多
400万信赖,再启风华!
进入8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新能源车销量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奇瑞集团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6.54万辆,混动发力带来高速增长
【E汽车】极狐T1内饰官图曝光
吉利今年完成3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似乎已成定局。
这场碰撞测试最终撞开的可能不是卡车驾驶室,而是汽车营销的潘多拉魔盒。
猛士品牌终于走向主流大众了。
2.5T+双电机,新一代帕里斯帝中国首秀演绎混动旗舰新高度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比亚迪海狮06上市,宋PLUS落后半代?
通过一体化管理“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奕派科技将构建更敏捷的作战体系,高效响应用户需求;依托东风汽车“1+n”研发体系,迅速配齐电动化智能化全领域研发团队和能力,快速搭建商企、研发、营销“铁三角”,让市场的声音驱动创新;整合生态资源,深度协同生态伙伴,共同为用户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和......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为用户派生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