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街道上,一辆悬挂着BYD徽标的纯电车悄然驶过。这一幕正成为米兰、巴黎、巴塞罗那等城市的日常图景。2025年,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实现历史性突破:1-8月累计海外销量突破63万辆,仅欧洲就贡献了超7.1万辆的业绩,在意大利、西班牙两大市场更是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标杆。
欧洲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历来是传统汽车品牌的“堡垒市场”。然而比亚迪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3家门店到400家零售网络的跨越。如今在伦敦、米兰、巴黎等核心城市的主流商圈,比亚迪展厅与德系豪华品牌比邻而居。这种渠道建设速度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战略的系统性突破。
产品本土化创新是攻克欧洲市场的关键。以持续热销的比亚迪Seal U(宋PLUS)为例,其针对欧洲多山地形优化的混动系统,实现了WLTP标准下百公里1.2升的综合油耗,较同级燃油车节能率达67%。这款车型在阿尔卑斯山区的实测中,凭借智能电四驱系统与冰雪模式,成功通过-15℃极寒环境测试,成为瑞士、奥地利等山地国家消费者的优选。
充电网络布局同样展现战略深度。比亚迪与欧洲主流充电运营商IONITY、Enel X建立数据互通,车主可通过车机系统实时查询28个国家超过40万个充电桩状态。在西班牙高速公路服务区,比亚迪专属快充站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补充200公里续航,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的欧洲用户结构正在发生质变。最新数据显示,其35%的购车者为工程师、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这类群体对技术参数敏感且注重环保价值。慕尼黑的软件工程师马库斯选择比亚迪ATTO 3的原因很具代表性:“它不仅获得Euro NCAP五星安全认证,更重要的是电池系统享有十年质保,这对技术可靠性是最有力的背书。”
制造本地化进程同样加速推进。2025年5月落成的匈牙利欧洲总部,将承担研发适配与区域运营双重职能。而位于土耳其的工厂已开始为欧洲市场提供定制化右舵车型,物流周期从原来的45天缩短至15天,显著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
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在欧洲的成功得益于三重优势: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成本竞争力;刀片电池带来的安全优势契合欧洲用户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DM-i超级混动技术完美过渡燃油车向纯电动的转换期。这种系统化创新使中国品牌首次在汽车工业发源地掌握市场定义权。
随着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泰国市场交付突破9万辆,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正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变为技术标准与生态体系的双重输出。其提出的“为地球降温1℃”愿景,通过每辆新能源车年均减碳2.4吨的实际效益,正在赢得全球用户的价值认同。
编后语
未来三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保持23%的年复合增长率。比亚迪凭借先行建立的渠道优势、逐渐深入的本土化研发和持续迭代的产品矩阵,正在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领跑能力。这场由中国品牌主导的汽车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百年汽车工业的价值链格局。
让全球消费者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更实惠的产品,这也是零跑汽车能稳居新势力销量榜首,并实现盈利的原因!
一点不惯着!5家国产新能源,手攥数据垄断维修,或被罚近4700万
滚烫15年 涮出新境界 全新大V DD-i虎鲸开涮最大鸳鸯锅
理想突然卖不动了?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护城河”谁也没防住
但家用车得开好久。我想那些现在还坚持买油车的人,可能是非常在意“可靠性”或者“车辆残值”的一群人,但现在很难用过去的计算方法来算计了,混动系统的逻辑带来了新的价值评估思路。
eπ007“闪现01”共创版要来了,东风奕派放大招
全能“狮”力再进化 比亚迪海狮06双车天津媒体试驾会实测
与国内造车新势力持续高涨的势头相反,有不少合资品牌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广汽本田也不例外。
欧洲新能源市场洗牌:比亚迪爆发,宝马稳步转型
走向全球市场,全新小鹏P7将参加慕尼黑车展,给外国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好了,通过这一次的体验,我觉得这款车对于预算有限的小伙伴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在空间上非常出色,而且在续航表现上,也能够满足我们日常所有需求,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这款车吗?对于这款车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们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9月5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在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长安启源A06实现了“移动第四代住宅”的再进阶,得房率达到了惊人的90%,远超同级水平!
16 万内就能拿下?东风奕派 eπ007 “闪现 01” 明年 3 月上市
比亚迪欧洲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不仅是一个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生动注脚。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深化合作 推出首款车型宝骏华境S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深化合作,推出首款车型宝骏华境S
九三阅兵幕后英雄:23台比亚迪T18护航长街
2025年7月,欧洲汽车市场上演历史性一幕:比亚迪以13503辆的新车注册量、225%的同比暴涨,将特斯拉8837辆、暴跌40.2%的成绩单彻底超越。
高端电动车型在印度市场遭遇冷遇,特斯拉的首秀仅为600多份订单,与其全球每小时销量相当的数字,揭示了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残酷现实。 特斯拉在印度市场开局惨淡。自今年7月中旬正式开售以来,仅收获约600个订单,远低于其内部目标的2500辆。 这一数字不仅与特斯拉的预期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