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开始打“富裕仗”

长安开始打“富裕仗”

汽车公社 1253浏览 2025-09-08 IP属地: 未知

《汽车公社》曾在8月中旬发布的《在高点的长安汽车,嗅到危机信号》一文中指出:长安汽车是一家周期性很强的车企。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最近几年又化身成“大数据分析师”,擅长总结和分析市场的动态。


正是这两者的结合,让长安汽车成为一家极具前瞻性和应变能力的车企。这样的情况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长安汽车可能不是在某个时期、某个板块、或者某种声量上最强的车企,但最终大家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个阶段,始终会有长安汽车的身影。


也就是说,长安汽车绝不会成为掉队的那家车企,每一次的产业变革中总能保持持续的战斗力。尤其是基于其央国企的性质,这一点就更加的难能可贵。包括今年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很多人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主题会是围绕“安全”展开。


这其实就是长安汽车在过去埋下的伏笔,最终形成一次周期性的闭环。



2021年首届科技生态大会,长安把“新汽车・新生态”作为主题,正好踩在了行业开始转型的节点上。那时候电动化、智能化才刚有苗头,长安就先一步想清楚了要做“新汽车”,而且不能只做车,得连带着搭起配套的“新生态”。


这一下就跳出了传统造车的老路子,也给之后要干的所有事,定下了大方向,说白了就是先明确该往哪走、要做什么。


到了2022年第二届,主题换成“创新科技 智领未来”,这回不再光说理念了,而是要把想法落到实处。毕竟首届已经定了方向,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嘴上。所以长安干脆拿出了第一个“新汽车”项目CD701,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来试试创新科技到底行不行得通。


这么一来,“新汽车”就从之前脑子里的模糊概念,变成了能看见、能推进的具体项目,算是从定方向稳稳走到了干实事。


2023年第三届的“领数智进化 向美好跃迁”,是长安在做事上的一次关键升级。之前一个CD701项目跑通了,但要想多造几款“新汽车”,总不能每次都从头来。于是长安推出了SDA平台架构,相当于给“新汽车”造了个标准化的底层框架。



有了这个架构,前两届那种单点突破,就变成了能批量复制的体系化能力,“新汽车”也从一款车变成了能不断衍生的一类车,算是从做单品跨到了建标准的阶段。


2024年第四届“共创新汽车 共筑新生态”,是把之前的路走得更宽了。SDA架构搭好后,此后长安连续发布了几款基于SDA架构的新车型。这些车型是架构能力的直接体现:从智能座舱到智能底盘到辅助驾驶的落地,都依托SDA架构实现了标准化与差异化的平衡。


通过发布这些实实在在的车型,也让共创有了具体载体,为后续与生态伙伴在架构基础上开展合作打下基础,让新生态从理念走向有车型支撑的合作方向。


2025年第五届“新长安・新安全”,算是给这几年的布局收了个尾。随着“新汽车”越造越多、新生态里的伙伴越来越多,安全问题成了最关键的事,要是安全没保障,之前的努力都可能白费。所以长安推出了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把安全当成智能化的核心要求。



这不仅给前四届的成果加了道安全防护墙,也能保证“新汽车”和新生态能一直稳稳走下去,最终从一路发展落到了扎实保障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


01“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2025年9月5日,在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估计很多人都被朱华荣董事长的这句话震撼到了。大家都觉得原因很简单,就是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一家央企巨头。


其实不然,这只是表象。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是长安汽车的人效比,在中国所有汽车企业中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援引相关媒体发布的一个结论:2023年,在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四家车企中,长安的人均营收、人均销量以及人均利润均高居榜首,尤其在人均销量和人均利润方面更是遥遥领先。长安以相对较少的人力资源(仅为比亚迪的7%,仅比蔚来多出1.6万人),就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然后我们再看长安汽车与自主品牌“一哥”比亚迪的一些数据对比:2023年,比亚迪员工约70万人,年销量302.4万辆,营收6032.2亿元,利润372.7亿元。2023年,长安汽车员工4.91万人,年销量255.3万辆,营收1513亿元,利润105.9亿元。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对比不是拉一踩一,每家车企的发展战略不同。但无论是对比哪家车企,长安汽车在人效比上,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这是深厚体系力的证明,这是强劲战斗力的证明。


如今,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旗下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从业人数14.5万人,资产总额3087亿元,这就是为何朱华荣会说出“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实际上,较高的人效比只是其一,其二就是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快速量产落地。


这不得不又要拿比亚迪举例了,毕竟谁都想赶上“一哥”的脚步。这几年大大小小的车展上,比亚迪都会布置一个叫“比亚迪智能化街区”的展区,这其实就是比亚迪实力的展示。相信不少车企看着这样的展区,个个都羡慕不已。



而此次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也展示了自己的2万平米场景化构建“天枢智能体验街区”,其中包括酷玩车趣、智能行驶、极限挑战、低空飞行这四个板块,涵盖了当下技术装车和前瞻科技首秀,相当于长安汽车智能化实力的展示。


而关于长安汽车的“新汽车新安全”的天枢智能品牌全球发布的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应该关注的是通过这次发布会,长安汽车是想强化“天枢智能”是“智能安全”的代名词,确立长安“泛安全”引领者形象和打造“智能出行新安全范式”的地位,彰显新央企新长安的“新安全”引领担当。


换个角度来说,长安汽车没有一味的通过这些智能化技术去炫技,而是仍然保持着一个很重要的造车的初心:安全。长安汽车此举,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彰显了其作为新央企新长安的责任。它用实际行动告诉市场,智能化不是目的,通过智能化提升安全才是关键。


02“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


实际上,再把视角的时间维度拉长,如果说今年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是过去五届的闭环。那结合朱华荣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我发现,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太小,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


不难看出,今年的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其实又是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以上这句话是朱华荣在中国长安汽车7月30日举行的“新集团成立首次媒体沟通会”时说的,当时的背景是:集团昨天(7月29日)才成立,有众多的大集团提出了要和中国长安实施战略性合作。要来整合资源,相互协同发展,携手全球发展。


就像前文所说,长安汽车之所以能够支撑这么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落地,最重要的特征是长安汽车有这样的实力。所以才会被外部企业看中,并抛出合作的想法。这既是长安汽车可以打“富裕仗”的基础,也是长安汽车一直以来“竞合”的经营理念的延续。


比如这次10款新品全球首发、亮相,其中长安启源A06就有地平线的影子,深蓝L06就有联发科的影子。包括多款车型出现了宁德时代5C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等等,让长安汽车旗下的这些产品的竞争力又提升一个台阶。


如今的汽车市场不再是造好车的单一竞争,而是围绕电池、芯片、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比拼。此前,不少车企因核心技术被卡脖子、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放缓脚步,而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打破了长安过去资源太少、太小的局限。



那些主动寻求合作的大集团,有的手握能源领域的核心资源,能为长安的新能源车型解决电池供应与成本控制难题;有的在智能化领域积累深厚,可与长安的SDA架构、“天枢智能”品牌形成技术互补;还有的具备全球化布局经验,能帮长安在海外市场避开政策壁垒、快速建立渠道。


这种1+1>2的协同效应,正是行业当下最稀缺的竞争力。


以往长安需要独自攻坚的技术难点,如今可通过战略合作快速突破。以往难以触及的产业链上游资源,如今能通过协同整合纳入体系。比如在芯片领域,长安此前虽有研发投入,但受限于产能与技术迭代速度,而若与具备芯片生产能力的集团合作,不仅能保障芯片供应稳定,还能联合研发更适配长安车型的车规级芯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性能。


所以长安汽车现在的每一步都很容易被外界解读,长安汽车与海尔合作、朱华荣拜访任正非、前荣耀高管加盟深蓝......今年科技生态大会的最后出现的那一串合作伙伴名单,都是长安汽车深思熟虑的结果。


再回过头来看,长安汽车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每一个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剩一个,所有人都在等着下一个周期的长安汽车会怎么样。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1032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