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沉寂数月之久的捷途汽车,在临近年末时,终于又"站"了起来。
对于捷途汽车而言,2020年并不友好。年初受疫情影响,销量一蹶不振。甚至在汽车销量集中爆发的年中,也仅卖出了4877辆。持续的低迷表现,让捷途汽车陷入困境。
所幸从下半年开始销量持续走高,9月份销量破万,达到10466辆。10月份销量更是直接跃至16108辆,这里面捷途X70贡献了7885辆,捷途X90月销也达到了8223辆。
在被行业唱衰之际,捷途汽车销量触底反弹,演绎了一场从"翻车"到"翻身"的精彩戏码,销量更是在10月份突破1.6万关卡,上升趋势明显。仿佛一切都正重回正轨,昔日的辉煌也将铺展在脚下。
然而意气风发的捷途汽车,不经意间展露出的种种迹象,又让笔者产生些许怀疑:捷途汽车的这种"走红",还能持续多久?
虽然销量确实提上来了,但却是用上新车型刺激市场的方式来提升的,这注定只能是短期的,无法长久。例如9月、10月是捷途汽车销量颇为亮眼的月份,同时也是新款捷途X90预售并上市(9月份)、捷途X70 PLUS预售并上市(10月份)的时间段。捷途汽车能够迅速月销破万,除了常规销售外,和新车上市刺激销量也有着莫大关系。
新车上市的前几个月,在常态下销量都会不错,这不仅是因为新上市的车型其自身产品的特色会吸引一批尝鲜的消费群体,车企做出的各种让利优惠政策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新款X90基于现款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使得配置更加丰富、内外饰设计更显豪华,但售价的变动幅度并不大。这种升级不加价的市场策略,让消费者感受到厂家的诚意。
这种采用上新车型刺激销量的方式,在短期内效果确实显著,但是随着销量的增多以及时间的推移,车型在保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也会频频出现,最终将会导致后期乏力,车企为维持运转,只能再次推新上市,形成循环,宛如割韭菜,一茬又一茬。
当然也有不少车企在车辆质量上严把关,一款车开个几年不出啥毛病的现象也有存在。但对于捷途汽车而言,笔者持怀疑态度。
捷途汽车上市之初,凭借着高性价比冲入市场,树立了物美价廉的形象,捕获了众多消费者的芳心,销量迅速破万,但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也证明了市场上本就不存在低价高质的产品。发动机抖动、风噪过大、减震器异响及车身生锈等质量问题不断出现,大大消遣了消费者的好感度,即便是在2020款车型身上,此类问题仍有发生,不免让人怀疑车企是否端正态度,正确对待产品自身的质量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当长时间遗留下来的品质缺陷未得到彻底解决时,捷途汽车又接连推出新款车型,其车辆质量能否得到保障?
从第三方平台可以看到,在9月份刚上市的新款捷途X90,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有3例投诉案例:2例车身附件及电动问题,即影音系统故障,还有1例是熟悉的发动机抖动问题。新款车型的质量问题,仍让人堪忧。
虽说捷途汽车为了打消这种顾虑,推出了10年/20万公里的超长质保,甚至还有发动机终身质保的服务。但即便如此,质量问题仍是悬在消费者头上的一把刀。
按理说捷途汽车以奇瑞为背书,看起来应该更为可靠一些。但实际上却是奇瑞近些年连续亏损,早已负债累累,自身发展都成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其它子品牌,从凯翼、观致,以及毫无存在感的开瑞汽车目前的处境就能感受得到,"夭折"也成为了奇瑞子品牌身上的标签。于是同为子品牌的捷途汽车,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不仅在产品质量研发方面难以有所进展,还要被消费者们用"用色眼镜"来看待。
不依靠奇瑞汽车的"关照",确实无法和一些"大佬"级别的车型对抗。这没关系,毕竟捷途汽车走的本就是中低端路线,用户定位也是在三四线城市,以低价切入,本也能过得滋润一些,这种想法在两年前确实可行。但随着SUV市场的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自主及合资车企不断将价格下探,新能源汽车的入局也让消费者在低价车型市场多了新的选择,于是饱受"质量绯闻"缠身的捷途汽车,生存空间也被进一步挤压。
穷则思变才有一线生机,而捷途汽车选择上新车型刺激销量的方式,来维持"体面"光彩,却刻意忽略自身所暴露的问题,以掩耳盗铃的方式麻痹自我,这样只会让局势越发恶劣。遗留下来的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出现,终将负不堪行。抛开华而不实见本质,低价产品所得到的格调,本是应该建立在实用和品质的基础上。
当然,一步错,并不意味着步步皆错,选择继续自欺亦或破而后立,选择品质口碑亦或徒有其表。站在分叉路口的捷途汽车,下一次的选择决定它的命运。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