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池不再是焦虑的根源,电动车还有什么值的焦虑?
差不多一年前的现在,蔚来汽车的股价简直是惨不忍睹。ES8刚上市时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几乎所有人对蔚来的信心都大打折扣。那时,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对未来抱有信心,能够真金白银支持当时虚弱蔚来的人就更少了。
现在看来,当时入场的这部分人无疑是相当有眼光的,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这也是市场对他们的判断力的奖赏。
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人当时敢在那样的情况下抄底,一定是看到了一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一年过去,回头再看。那些当时只被少数人注意到的蛛丝马迹,随着蔚来一条条新动态的发布,越发清晰起来。
其实2020年中100度电池刚刚放出风声的时候,在蔚来车主的推荐下,我是试驾过ES6的。当时蔚来给我的驾驶感受是对得起豪华车的定位,但70度的电池似乎在续航里程上还是差点意思。当时没有选择这辆车,续航里程的原因很大,但Fellow的持续沟通和蔚来社区的活跃度让我对这个品牌持续保持了兴趣。
受Fellow和老车主们的耳濡目染,EC6和84度甚至100度电池的消息我也都是早早得知,并且期待了好一阵子。前几天正好有机会,亲身体验了一下装备100度电池的蔚来车型。
试驾的路程并不长,总共只有240多公里。按理说这点里程对于70度电池来说也能够轻松完成。不过真的开上这个车我才发现,100度电池车型在应对240多公里路程时,给人的稳当感,是70度电池比不了的。这么说的原因,并不是像蔚来宣传的那样,100度的电池有多少专利,花了多少心血,有多么安全,因为这些在开车的时候并不能直观感受到。我对于这块电池唯一的明显的感受就是仪表右下角那个电池图标,变成空心的速度比70度电池车型慢了很多。如果真的是我自己驾车长途旅行,这一定会让我安心很多。
当然,电池的升级是没有止境的,蔚来150度的电池包也已经在路上了。估计150度的电池装在车上,除了上千公里的大长途,其他的用车环境就真的不用太为补能操心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到时候这个电池的价格能够别太扎手。
除了电驱动相关的部分之外,电动车最喜欢标榜的就是自己的智能化程度。这次100度电池车型的试驾给傻傻分不清SOTA和FOTA的我好好上了一课。如果说SOTA的基础是有一个强大的车机的话,那么实现FOTA的基础,除了更新的架构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全车硬件的预置。
从我现在了解到的情况,蔚来产品在硬件预置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即使是最最早期的ES8车型上的硬件也还可以支持一段时间的FOTA,新产品的硬件潜力更是自不必说。
不过这却让我联想到早年间功能机和智能机切换的年代。现在看来,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智能机,经过几年的时间,硬件潜力挖掘殆尽,生产厂商停止更新,那么它也就永远停留在了当时那个年代。对于手机这种相对廉价的智能产品,可能这样的模式问题不大。可是对于汽车这样的耐用消费品来说,几年后就会停止的软件更新,一定会让这辆车在出售时的价格大大折扣,因为那时它已经和同时代的普通车型没有区别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早期的特斯拉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我想,未来所有的车企,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会面对这种情况。那时,就像蔚来主推的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模式一样,肯定还会有新的商业模式或是工程模式出来。希望在这一轮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的,以蔚来为其中优秀者的造车新势力们,能够在未来继续稳健地走下去。
3.0T的燃油版坦克500会不会绝迹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极氪私有化。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半年全球销量下滑,中国市场下滑近三成,保时捷何去何从?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极氪汽车全面私有化,“一个吉利”战略进一步深化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35+正是闯的年纪?长城、小鹏打破焦虑,突然专招“大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