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评价体系正改变着传统“舒适圈”。
从马斯克之孤独傲慢、李斌的至暗时刻再到小鹏的特立独行,到演变成为这场新能源革命的英雄主义者。他们看似“命运多舛”,但实则存在偶然性,也存必然性。
当马斯克站在上海工厂奠基敲响钟声那一刻,也在唤醒着远在北美的工程师们。从福特以 Mustang 来作为车型名前缀来看,福特将以自己的性能化、智能化为主线,坚定打入中国市场的决心。
福特官方称搭载全新纯电动平台的 Mustang Mach-E 正式国产,显然来自西半球东道主正在抢夺新能源市场一杯羹。
在 Mustang Cobra Jet 1400 后,拥有 7 台电动机加持的Mustang Mach-E GT 改装成的“公路火箭”再次刷新性能高度,可输出 1400 匹的峰值马力,并且在时速约 257km/h 的状态下产生逾 1043kg 的超强下压力。
而这些都只是“开胃菜”。
与蔚来在英国成立研发总部主导研发 EP9 不同,Mustang Mach-E 1400 是由普通的 Mustang Mach-E GT 改装而来,并由福特全球性能车团队与 RTR 合作打造,未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反哺。
而这都得益于福特全球性能开发团队。
早前福特在北美成立 SVT 团队、打造 Mustang 赛车服务赛事。而另一个高性能徽标 RS 也驰骋在赛事中,直到 2014 年福特将两个团队以及福特赛车和赛车工程部门整合为为福特全球性能车团队,将以全力以赴打造全范围性能车型。
Mustang 本身自带的性能原生基因,正是源于团队丰富的调教与赛事经验。
目前从北美市场反响上看,北美媒体提到了 Mustang Mach-E 在雪地和山路的通过性,并在悬架、抓地力等综合调节上都带来更多乐趣,甚至是当红扛把子的“Model Y”无法给予的。
显然对于在 20 世纪率先开创推出 T 型车的福特而言,当新能源时代真正来临时,也拥有着势必不会缺席的决心。
2020年福特汽车在华共累计销售新车 60.26 万辆,同比增长 6.1%。虽然福特就此结束了自 2017 年便开始的销量下滑,但其在国内的产品布局中仍具挑战。
海外分析师曾提到中国仍旧是美国汽车制造商需解决的“魔方”,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以及本土需求与欧洲、美国市场有很大的不同。
说到中国市场,上周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福特发布的海报中使用的“马年”字眼被广大网友激烈讨论。今日,福特在微博发布了关于海报“表述不严谨,言辞欠精准”的声明。从这段小插曲能看到福特的态度,接下来产品是否符合国人需求,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在国内电动化进程中,福特布局了福特领界纯电动版等车型,而在应对中国的较为成熟与多元的新能源市场中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搭载全新平台的 Mustang Mach-E 开出第一枪透露出福特布局国内市场的野心。在新车上我们也看到了众多创新,并更贴合国内用车习惯与用户思维。
例如在采用当前主流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上,Mustang Mach-E 采用的是按钮式设计,除了带来造型美观与便捷性外,也可以降低冬季“被冻住”的尴尬。
而例如像此前宣传容纳约 136 升的前备箱也未缺席,内部还布局排水孔等设计,赋予用户众多想象。
从此次曝光图上看,我们还看到了充电口的布局相比海外车型略有不同,为更贴合国内使用场景,由原来放在车前的快慢充口更改为慢充口后移,更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的车型还将引入 GT 高性能版,一举杀进 3 秒俱乐部。而在尺寸上,新车长宽高为4739/1881/1621mm,轴距 2984mm,在性能与轴距上都将超越 Model Y ,带来更多驾驶乐趣时也保留了可观的乘坐空间。
而续航里程上,国产后的 Mustang Mach-E 在续航上最长CLTC 600+公里的表现也比 Model Y 最长 NEDC 594 公里略胜一筹。
另外,我们猜测未来福特会针对 Mustang Mach-E 车型做服务与销售升级,例如建设商超店、服务中心等,以此来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与品牌高度。
近日 iX3 的降价风波也上演着“降价求全”,面对逐步步入“成熟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绕不开智能化这个方向,Mustang Mach-E 是否能“一往无前”?
当前特斯拉开创性打开了智能驾驶的大门,并演变出自研芯片、独立视觉智能驾驶方案。而国内的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也推出了智能交互、智能座舱等个性化场景。
对于长期受智能化“培养”的中国用户在智能化的门槛上显然会更高。
早早入局的大众 ID.4 在国内采用了“取巧性”的价格差异之路,并也逐步加大数字化投入。而作为传统车企的另一个方向是基于普通 AP 场景下做更多研发,以确保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性,但在例如高速领航等智能驾驶上确实需要更长时间追赶。
此次 Mustang Mach-E 搭载福特全新一代 Co-Pilot360™ 智行驾驶辅助系统,可支持 L2+ 辅助驾驶功能。在智能化进程中福特 CEO 吉姆·法利曾多次提到“bet”,押注在更多数字化、智能化新兴业务上,与时间与市场进行“博弈”。
2017 年福特以 10 亿美元投资 Argo AI,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福特提早布局智能驾驶。Arg AI 研发范围可覆盖传感器、计算平台、高精地图等领域,其也将服务福特的自动驾驶系统。
Argo AI 在开年也“博眼球”,目前其正打造一套传感器硬件,覆盖摄像头、激光雷达、双计算系统的方案,两路计算系统做冗余,可解决气候、复杂光线等复杂环境,届时将直面在国内外新势力相互竞争。
但全新方案的落地依旧需要时间的考验,福特早前巨额“押注”自动驾驶也受资本市场的质疑。面对硅谷、中国市场的挑战,显然作为百年福特也未能显得过于从容。
好在智能化的另一核心项目上,Mustang Mach-E 可支持 FOTA 整车升级。据福特规划,到 2022 年福特将在电动化领域中投入超过 115 亿美元。
而作为此次 Mustang Mach-E 也会首发 SYNC+ 智行信息娱乐系统,在智能交互、语音识别等场景下也会有较大的升级。
根据官方消息,此次 Mustang Mach-E 还将搭载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技术的福特车路协同系统,未来可实现在部分区域读取红绿灯秒数、预判风险等场景,带来更为多元化的驾驶体验。
可以看出 Mustang Mach-E 走的是极致的运动性能车路线,并满足当前智能化的基础“门槛”。显然Mustang Mach-E 国产后将与 Model Y “针锋相对”。
我们猜测Mustang Mach-E 在定价策略上会与特斯拉产品策略相类似。参考海外价格,Mustang Mach-E GT 版本售价为 6.05 万美元,相比特斯拉的性能版价格为 5.99万美元,前者略高,但实际上前者能够拿到联邦补贴,所以实际成交价格会更低。国产后的 Mustang Mach-E 很可能在价格上会参照海外的策略做相应调整。
Mustang Mach-E 的市场基于在拥有 Mustang 性能部门开发的“先天优势”,并且在“抗衡”特斯拉的基础能力上能打,但其簇拥的客户可能不止于普通新势力用户,还在于传统汽车背后的庞大群体之中。
All in 入场后, 福特Mustang Mach-E 国产后胜算有多大呢?我们拭目以待。
历经二十二载春秋更迭,一汽丰田这四个字已深深镌刻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册
轻松拿捏魔鬼测试!小米YU7实测挑战!没有对手?
“有时候选择暂时慢下来,其实是为了更猛的提速。”
守势中藏锋,变局中蓄势。
从家用黑马到赛道平替!18万级“王炸组合”昊铂HT/GT双车上市
我花了30把我零百加速2.7s的比亚迪汉L EV打造成星际战车
新增16项功能 传祺向往S7开启OTA推送
限时26万元起,奥迪全新A5L Sportback到底贵不贵?
方程豹钛7或将入局30万级SUV 配置有何“玄机”
近日,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其中,懂车帝、易车、搜狐等平台上的“CHE车说道”“车说道”等账号,因恶意诋毁小鹏汽车产品质量被依法依约关闭。
技术为王!比亚迪汉L超级e平台体验!颠覆充电生态?
您是不是也觉得现在好多汽车功能配置并不重实用,而是重潮流了?比如全景天幕烤头,比如隐藏式门把手发生事故加大外部施救难度,冬季结冰不好开门,您认为还有其他中看不中用的功能配置吗
今年4月底,在上海,首批600辆MAZDA 6e纯电旗舰轿车缓缓驶入滚装巨轮,启程前往比利时。这两天,MAZDA 6e已经抵达欧洲比利时港口,即将交付给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波兰等二十余个国家的经销商。
小米汽车销量连跌3个月!都是YU7惹的祸?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携手蔚来,以后电车购车更便宜出行更便捷?
这个大招,不仅是提升至300万辆的年销目标,更是一系列技术和产品落地之后不断向上攀升的气势。
在智能出行时代,充电体验的便捷性成为用户关注的核心。近日,宝马带来了一项令人瞩目的 “黑科技”——BMW自动充电机器人顺利完成概念验证,在AI赋能下“懒人充电”将变为现实。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标志着宝马在AI技术应用领域的深入探索,更预示着智能出行新时代的到来。
2025年6月27日,首届“MINI全面运动会” 在浙江杭州盛大开幕,这场创新活动标志着MINI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比亚迪速度再次震惊全球,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打脸“唱衰党”!一汽-大众销量涨涨涨,合资反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