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小心超速,但是没有被拍,除了仪表误差之外,还可能是因为测速摄像本身,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漏拍掉了,不过概率一般真的是不大的。
和其他车子并排时可能不会被处罚
路上常见的测速摄像大多为雷达测速。当一个雷达要监控多个车道的时候,就有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顾海生发表在《道路交通管理》期刊上面的论文,《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上面讲。
单点测速设备取证系统当中,如果有超过一辆车子在图像中出现,系统不能分辨出哪辆车子是超速的,那这个图像就是无效数据,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了。
好比如说:张三的铅笔被偷掉了,但是老师一检查,发现李四和王五都有一模一样的铅笔。
这就不能用铅笔来作为一个证据,来证明到底谁是小偷这件事情了。
这种扫描面广的雷达叫做“宽波雷达”,早期安装得比较多,现在道路上依然还是存在。
所以说:在和其他车子并排并,或者跟车比较近的情况下,有可能测速摄像就不拍,或者拍了也不能当作证据来进行处罚了。
不过更精准的窄波雷达现在已经开始替代容易误判的宽波雷达了,再配合一个区间测速,以后想要靠这招来躲避处罚,基本上是很难行得通了。
速度过快的时候可能拍不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测速摄像可能不拍,是因为车速太快,「嗯」?
测速摄像在工作的时候,不是一直“盯”着路面的,是周期性地执行测量动作的。
就好比: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区别,雷达测速更像是个照相机,只能「咔咔咔咔」这样连着拍,不是像我们拍视频,按一下就一直拍在那边了。
一个测量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就被叫做“测量周期”了,每个测量周期内又分为采样和计算分析这2个阶段,车子只有在采样阶段才会被雷达发现。
车子大小是不一样的,速度也不同,对雷达波反射的强弱也不一样。
就算进入了雷达波覆盖区,测速摄像也可能并不处于采样阶段,还在计算分析上个周期内的数据。
所以说,车子被测速摄像发现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随机的范围。
简单讲就是:车子有时候离着测速仪50m就被发现了,有时候离着40m才会被发现。
好比说:玩123木头人,每次我们这么转身过去的时候,身后的小伙伴们和我们的距离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都是不太一样。
这个随机范围的大小,和车速以及雷达测量周期就有关系了。随机范围随着车速增大,超过雷达波覆盖区域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发生漏拍的现象。
不过对于现在的设备来说,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国家标准GB/T 21255-2019《机动车测速仪》里面讲的。
它对测速单元的相关性能有个规定的:测速单元的测速范围至少满足20到200km/h,而且超速车辆的捕获率和图像有效率要达到90%以上。
所以说,现在想要通过开得快来躲避测速摄像,概率很小,几乎是不可能,哪怕是可能,命有没有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200码开起来,我是吃不消的。
被挡住的时候可能拍不到
如果车子被其他车子挡住了,也有可能会不触发测速的摄像。
范军华等人发表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期刊上面的论文,《雷达测速仪在现场检定中发现的问题》上面讲。
当雷达测速仪安装在路右边时,超速车辆可能因为其他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遮挡而逃过处罚。
就好比:戴了个口罩把脸挡住了,手机人脸识别给认不出来了。
你和车子贴得太近了,你这个车,车牌被前面那个车子的车屁股挡住了,就有可能会导致拍不下来、漏拍等等这方面的东西。
不过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大多数测速摄像头都是安装在道路左侧的,方便监控左侧超车的车辆。
或者有的就干脆,就是装在道路正上方的龙门架上面了,挡不牢了现在。
有的是测速摄像撤掉了,但外壳留着
有些地方,测速摄像不拍,是因为撤掉了,其实只有一个壳,里面已经没有探头了了。
这个和路边放个警察形象的假人,拿了个旗子「诶诶诶」在那边挥,有点像。
长安大学王高青有篇论文,分享给你,《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上面说。
放置警示假人可以警示过往司机,提醒他们减速慢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所以有的地方,即使测速仪撤掉了,壳子还留在那边,说不定是故意的,就是个警示作用。
测速摄像确实会因并排等漏拍
所以总得来讲:测速摄像确实可能因为和其他车子并排、被挡住、车速快等等被漏拍。
但偶尔漏拍只能归结于运气比较好,想要刻意地用这种方法去躲,相当相当地困难。
再加上最近各地推广更有效的区间测速,开车就不要超速,文明驾驶。
最快达到目的地的办法就是:安全合规地参与交通,平安你我他。这个是最快、最好的。
高速上的测速摄像都安装在什么地方
测速这东西,高速上面大家比较讨厌的就是,有个土话叫做“6F”,是扔在草丛里的,扔草丛,6F,有没有规律的?
除了草丛之外,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放的?
有没有办法提前发现这些测速摄像什么的?网上有些东西在说的,就是叫“电子狗”什么的,这种东西到底准不准?能用不能用?
或者说我眼力好,「哎」那边不是一个测速吗?「叭」一脚一个刹车踩下去,这个时候我的照片会不会被拍下来?
关键词:电子眼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电子眼」就可以了。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 顾海生.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道路交通管理,2012.
[2] GB/T 21255-2019.机动车测速仪[S].
[3] 范军华,郁黎.雷达测速仪在现场检定中发现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
[4] 王高青.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3.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