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圈里面还算有些名气的企业,其实在消费者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地位,这几年的业绩有目共睹,除了和宝马的合作还能引发市场些许声音之外,华晨正在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线。然而近来的一记重磅消息,让华晨又重回热搜的巅峰。4月1日,一纸调令,华晨集团董事长一职由辽宁省委新调派的阎秉哲接任,祁玉民在华晨的13年时间宣告终结。还记得曾在2006年祁玉民在接手华晨之后面对刁钻香港记者的提问,“华晨的领导一年换一个,你准备待多久?”而祁玉民淡定的表示,我第一个23年在山西度过,第二个23年在大连度过,第三个23年在华晨度过。但世事难料,在第13个年头,祁玉民离开华晨。
说起祁玉民,在成为华晨的掌门人之前,他已经是大连市的副市长,按理说这样一个官运亨通的角色,是不会来接手当时已经处于“烂摊子”的华晨,但祁玉民还是临危受命,在完全不懂企业运营的前提下,接手已经连续三年亏损的华晨汽车。当时只剩给员工开支再无余额的车企,还另外还欠供应商10个亿,而祁玉民第一件事就是去跑银行,跑了5天,贷了7个亿。
关于祁玉民,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是认可的。他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功勋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诸多荣誉。而对于他来说,当年接受调令时的 “很突然、很悲壮、无知加无奈”到现在一纸退休令,想必依然是这个感受。祁玉民想必也没有料到,就这样在华晨的舞台上退了下来,而现在的华晨,似然经历过短暂的缓解,但依然还是车市中的low者。
以前的车市,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都风头无两,但是现在,自主品牌的崛起已经让人不容小觑,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国货精品,已经足够在市场中平分秋色时,却并不见华晨的影子。当初祁玉民接管华晨时,华晨可谓一地鸡毛,2005年,当时销售整车75万辆,销售收入62.8亿元,利税总额18.2亿元,净利润为-2.81亿元,濒临破产边缘。在他的执掌下,2006年至2014年的9年间,华晨集团累计销售整车446.2万辆,实现营业收入7062亿元、利税总额1291亿元,上缴税金1056亿元。这些成绩,华晨人是感谢祁玉民的。
但是,成绩之后的华晨,依然自主不强大,中国汽车业合资股比开放,华晨也成为了汽车股比开放后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18年股比调整中,外方股份从50%直接上升到75%,这引起了多方不满,祁玉民表示虽然股比减少但是利润一定比原来大,但实际的数据则是华晨中国2018年净利润为62.44亿元,扣除宝马的利润贡献,其净亏损达4.24亿元。
在祁玉民执掌华晨13年后,华晨汽车迎来了新的掌门人,在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召开的干部大会上,省委决定,阎秉哲将任华晨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这和当年的祁玉民十分类似,阎秉哲也是由政转商的方式接任,他的现任职务是辽宁省沈阳市副市长。
其实在此之前,就可以看出端倪,在华晨的重要节点上都有阎秉哲的身影,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投产和建设也与阎秉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华晨的发展商,阎秉哲已经在用心了。
如今,阎秉哲成为了继任者,可是,现在的华晨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目前,华晨汽车旗下共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新晨动力以及在A股市场上市的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除华晨主要依靠的宝马外,2018年华晨的自主品牌年销量仅为8.9万,其中金杯全年销售只有2.14万辆,华颂在售车型仅有华颂7一款,连续多月销量为零,全年累计销量仅达1100辆。
虽然运用了宝马技术的M8X的全新平台已经就绪,也计划了5款新车并且全部搭载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预计2020年上市。但是从目前的在售的V7可以看出,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依赖宝马优势的同时,是自身技术的懈怠,而这几年自主品牌的蓬勃发展,已经是华晨难以望其项背的现实了。至于未来的路怎么走,阎秉哲的前方都是一片荆棘。
3.0T的燃油版坦克500会不会绝迹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极氪私有化。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半年全球销量下滑,中国市场下滑近三成,保时捷何去何从?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极氪汽车全面私有化,“一个吉利”战略进一步深化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35+正是闯的年纪?长城、小鹏打破焦虑,突然专招“大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