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会正式发布了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TOP15。其中,4月份轿车销量排行从上至下分别为东风日产轩逸、上汽大众朗逸、上汽通用别克英朗、一汽丰田卡罗拉、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一汽-大众宝来、广汽丰田雷凌、东风本田思域、华晨宝马3系、广汽本田雅阁、吉利帝豪、北京奔驰C级、一汽-大众奥迪A6L、一汽-大众速腾、广汽丰田凯美瑞。
从品牌国别来看,上榜最多为德系品牌,其中上汽大众共有1款,一汽-大众共有2款,一汽-大众奥迪1款,北京奔驰1款,华晨宝马1款,共计6款。其次为日系品牌,东风日产1款、一汽丰田1款、广汽丰田2款、东风本田1款、广汽本田1款,共计6款。中国品牌共有两款车型上榜,分别为五菱宏光MINIEV、吉利帝豪。除此之外,此次上榜的美系品牌只有1款,是别克英朗。
细分来看,日产轩逸在4月销售新车4.5万辆,同比保持17.1%的增长,实属不易。排名第二的大众朗逸销量为3.1万辆,同比下跌11.2%。与日产轩逸的第一、第二之争正处于此消彼长的过程中。
排名第三的别克英朗销量为2.8万辆,同比增长24.3%。自从全新英朗全系改回四缸发动机后,英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销量迅速反弹。排名第四的是一汽丰田卡罗拉,销售新车2.7万辆,同比略有下滑,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排名第五的五菱宏光MINIEV在4月销售新车近2.7万辆。值得一提的是,自5月8号前后,上海市疑似发布新能源号牌新政,疑似将售价10万以下,车身长度4.6米以下的车型,不能正常上牌。而宏光MINIEV则面临自5月后在上海不能正常销售的情况。是否会对宏光MINIEV销量产生影响,我们继续观望。
排名第六的是一汽-大众宝来,销售新车近2.2万辆,同比有些下滑。排名第七的是广汽丰田雷凌,销量近2万辆,同比保持超过10%的增长。排名第八的是本田思域,销量近1.9万辆。从销量成绩上看,近一年来,广汽丰田雷凌的销量愈发高涨,甚至超过了本田思域。与一汽丰田卡罗拉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排名第九的是宝马3系,销量新车1.7万辆,同比大涨39.9%,成绩喜人。究其原因是目前3系的优惠幅度比去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排名第10的是广汽本田雅阁,也是日系B级轿车之中销量最高的,销量近1.7万辆,但同比下滑8.4%。
排名第11位的是吉利帝豪,销量同样近1.7万辆,与雅阁销量仅差60多辆。不过,吉利帝豪销量同比2020年成绩下滑了20%。好在,2021年内吉利第4代帝豪将正式推出。而新一代车型的推出或能帮助帝豪继续巩固中国品牌燃油轿车第一的宝座。
排名第12、13位的是奔驰C级、奥迪A6L,销量分别为16166、16108辆,同比保持22.1%、16.0%的增长率。目前上榜的BBA三强之中,只有奥迪A6L属于C级车,其余奔驰C、宝马3系均为B级车。
排名第14、15位的是一汽-大众速腾、丰田凯美瑞,销量分别为16008、15975辆,同比分别增长-20.5%、35.3%。看得出来,一汽-大众速腾或许应该考虑增加产品厚度,使其在A+级合资紧凑型车市场更具竞争力。而另一边凯美瑞则一直保持强势的销量增长态势。
编辑总结:
总的来看,2021年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没有太多出入,各上榜车型也基本在意料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轿车领域,中国品牌仍然处于绝对劣势,除了吉利帝豪以及宏光MINIEV之外,其余车型均未能挤进TOP15。此前曾多次与帝豪一绝雌雄的长安逸动此次也没有入榜。而另外一面,美系品牌目前仅有一款车型别克英朗得以入榜。而德系品牌、日系品牌在排行榜中各有6款车型上榜。只是从构成上来看,德系品牌中豪华品牌占据3席,日系豪华品牌则无一上榜。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如果把药物比作“武器”,那么载药微球就是这些“武器”的微型“运输仓”,在人体内按照预设程序,根据治疗需求精准释放药物成分。近年来,微球技术正在重塑医药治疗版图,并在精神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丽珠集团(深交所代码:000513,香港联交所代码:01513)正是这一领域的持......
【韩系动向1573】试驾起亚塔斯曼!这才是皮卡该有的样子!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5年5月,中消协一纸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顽疾推上风口浪尖,定金退款难、车型迭代背刺老车主、补贴承诺成空。这看似是消费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车企们沉迷于月月上新、周周降价的内卷游戏,但消费者用投诉和质疑敲响了警钟,行业该慢下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