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款小鹏 G3 的发布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在这个周末老车主更是发起了激烈的“维权”行动。冷静下来,抛开小鹏汽车和老车主的各自利益问题,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整起事件,或许可以得出不一样的思考:智能电动车时代,在产品快速迭代的同时该如何平衡好老车主的心理落差?
一、小鹏 G3 事件回顾
2019 年 7 月 10 号,小鹏正式公布 2020 款 G3 售价,推出 401km 和 520km 两种续航版本,补贴后的全国统一售价区间分别为 14.38-18.08 万元和 15.98-19.68 万元。相比老款 2019 款车型上涨了几千元,但整个续航以及部分硬件都做了升级。无论是对比老款车型还是同级别的车型,2020 款小鹏 G3 的整个竞争力都是非常高的。
本来对于消费者来说,2020 款的 G3 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款车型,可以说具备 “爆款”潜质的一款车型。不过 2020 款一推出来,广大老车主就“不干”了,新车刚提没几个月就变老车,而且新款车型续航升级幅度还那么高,这怎么受得了。同时还有部分车主已经下订单但还没有提车,相当于车还没有到手就变老款,而且还是花相同的价钱买续航低的版本。
于是在 2020 款新车价格公布之后,就有广大车主建立了各种“维权” 群,通过小鹏 APP 官方 APP、微博等等各种平台要求小鹏汽车给说法,甚至在上周末,还有车主集结一起到小鹏汽车总部维权。见过产品有缺陷维权的,但因为新款车型性价比太高导致老车主维权的整个汽车行业印象中还是第二次,上一次是特斯拉车主。
其实站在老车主的角度上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年甚至一年,期间可能承受着身旁家人、朋友的各种不理解和质疑,最后刚提车没几天或者说没几个月,就出了 520km 版本出来,而且价格还相差不大,换谁都有点受不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下订但还没有提车的准车主们来说,更加受不了。
站在小鹏汽车的角度上来看,也可以理解此次新款车型的整个定价策略。在 2019 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当下,新款小鹏 G3 不但价格没有上涨,同时续航还大幅的升级(要知道对于大部分纯电动车来说,100km 续航的差价大约在 2 万元左右),大大弥补了老款 G3 续航短板;同时整车的竞争力也大幅提升,完全是冲着“爆款”的销量目标走的。毕竟对于新势力造车的小鹏汽车来说,产品实力和销量是成正比的。
二、智能汽车时代产品迭代更新速度更快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或许这可以引发另一个思考,智能电动车时代无论是车企还是用户,观念或许都要发生改变。车企在将互联网思维带入汽车领域的时候要多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用户或许也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汽车消费这件事情。怎么理解呢?
我们常说的智能电动车,不仅仅是在车内安装一个语音系统、安装一块大屏、车内实现联网功能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体现在车辆拥有自我迭代更新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车辆具有 OTA 远程升级功能,通过 OTA 升级可以对现有的功能进行不断迭代升级和完善。
在电动车时代,产品的迭代升级是很快的。就拿大家最关注的续航来讲,2016 年主流的纯电动车续航都在 200-300km 左右的区间,2017 年增加到 300-400km 的区间,2018 年开始进入 400km 的门槛。到了 2019 年,进入了 500km 的时代,2020 年可以预见的是进入了 600km 的时代,几乎是一年一升级。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也是如此,汽车如电子产品,也几乎是一年一升级。而且现在正处于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期,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以及幅度都要更快。再举个例子,就拿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来讲,去年上市的车型几乎没怎么提到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但到了今年,新上的主流车型如果没有搭载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都好像缺了什么,所以消费者在面对选择时更要做好心理准备。
再比如蔚来 ES6 实际上也就是 ES8 的快速迭代版本,ES6 把 ES8 上的所有痛点和问题都解决了,从产品力上来讲也更强。但 ES6 和 ES8 是两个不同定位的车型,所以不存在这种新老款的问题。威马也是类似,最新推出的智行 2.0 版本相比老款车型新增了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 EX5 的快速迭代版本。所以说智能汽车行业快速迭代,小鹏汽车并不是第一个在做。
三、为什么小鹏会受到如此大的争议
那么小鹏汽车这次的问题出在哪呢?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新老款迭代的时间间隔太短。小鹏 G3 2019 款是在去年 12 月 12 号正式宣布上市的,随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产能爬坡,到 2020 款 G3 的推出间隔也才只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有一小部分已经下单的车主尚未提车。
这边还在苦苦等待新车,另一边就有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推出,这就好比我在超市买完一袋泡面刚刚结完账,收银员就告诉我另一个货架上有相同价格的加大版,这中间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更何况购买的是一辆价值十几万元的汽车。
第二个原因是用户没有心理预期,关于新款车型此前没有任何预告。据用户反馈,甚至在此前还有销售否认新款 G3 的信息,这可以说是击溃老用户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稻草。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线的销售人员本质工作是服务好眼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未必能详细知晓产品技术等公司发展规划的细节。无论新造车势力直营店还是传统主机厂的经销商销售均存在这样的局限性,所以从销售的角度来看也情有可原。不过对于作为直营的新势力造车小鹏来说,在这一点上确实可以做得更好。
汽车消费不比电子消费,电子产品不过几千元,一辆汽车动辄十几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生不可多得的几次大消费之一了,对于其中“性价比”的考虑也会比电池产品要更大一些。所以从车企的角度来说,面对产品的快速升级迭代过程中,也需要思考怎么更好的去平衡老车主的心理落差。
四、从这次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智能电动车时代,产品的快速升级迭代是不可避免的,这可以说是行业的大趋势。可能你上半年购买的产品,到了下半年就已经过时了,作为用户,要做好心理预期。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作早买早享受”。
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一方面要保证产品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具备快速迭代升级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在产品快速升级迭代的过程中怎么协调好老车主的心理落差,特别是在如今厂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
星愿屠榜 吉利在下一盘大棋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对于汽车行业来讲,普遍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特性,那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看看2024年的全球车企资产负债率,福特负债率84.27%,通用汽车76.55%,大众集团68.92%。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家庭能源系统正从“被动消费”迈向“主动创造”。便携储能全球领导者和全场景家庭绿电开创者华宝新能,日前以一场技术革命回应了这一趋势:在5月7日-9日举行的欧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池及储能系统专业展——ees Europe 2025上,华宝新能正式发布......
吉利银河:安全与舒适的完美结合,驾乘体验全新升级!
海外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过高如丰田68%、福特66%,而比亚迪有息负债仅占5%,吉利、奇瑞也控制在20%以下。这种“无息负债主导”的模式,让中国车企更稳健避免了利息吞噬利润的陷阱。
小米汽车深夜发文道歉,回应了大家近期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呀,一是给小米SU7 Ultra限制马力的问题,二是挖孔机盖的问题
2025年五一假期,哪吒车主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时刻。5月2日清晨,郑州何先生发现哪吒App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错误,车辆彻底“罢工”。截至5月5日,超2000名车主在社交平台控诉:远程控车失灵、定位更新失败、甚至因钥匙锁车被迫钻后备厢逃生。一位车主......
因为家庭出行的需要,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一辆大型SUV,这样平时出去玩或者假期自驾游一家人都能坐得下。但是大型SUV车身都比较长,开起来会显得比较笨重,尤其是在一些窄路场景下,没有小车来得灵活、好开。可以说,灵活性是很多大型SUV车主最大的痛。那么,有没有空间又大,开起来又灵活的大型......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大众当前面临的利润困境本质上是传统制造巨头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成本。
车企财报大揭秘:财务背后的真相与格局分化
豪华SUV的标杆答案!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C诠释出行三重奏!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比亚迪海狮07EV护航赵心童夺冠,全球销冠品牌再添星光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盲订开启!华为智驾+500Bar喷射动力超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