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年仅39岁的王晓秋在上汽集团启动自主品牌项目时肩负起了项目负责人的重任。
十一年后,刚刚执掌上汽通用不到一年的王晓秋,被临危受命扛下“做大上汽自主品牌”的大旗,成为上汽集团副总裁兼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开启了上汽乘用车业绩最辉煌的五年历程。
在加入上汽集团的第31年后,车市的低迷让这个素有“风向标”之称的企业全系产品销量下滑,或面临着1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加上掌舵者陈志鑫到龄退休,接替陈带领集团在痛苦转型中“站着活下去”的重任,再次交到了“多面手”王晓秋手上。
这一次,干得好自主、主导得了合资的王晓秋会拿出什么样的独家秘笈,带领上汽集团在产业重构浪潮中急流勇进,成为最大赢家?
从拓荒到救火
2019年7月22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王晓秋接替陈志鑫接任公司总裁,与此同时,卫勇、杨晓东担任公司副总裁,祖似杰担任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至此,以王晓秋为核心的上汽集团新高管组合正式落定,有消息传出,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将接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一职。
杨晓东
这并非空穴来风。百度APP汽车频道认为,把上汽最为看重的业务之一——自主品牌业务,交到与王晓秋有同样开拓精神的杨晓东手里,将加快上汽自主“走出去”步伐,开挖国际市场更大的增量,这也是支撑王晓秋带领上汽集团“活下去”的最重要一步。
作为曾参与了上汽通用合资项目的前期筹备,并在担任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时,杨晓东率领业务部海外拓荒四年佳绩不断是有目共睹的,由海外业务经验丰富的杨晓东带领上汽自主品牌出海,是最合适的人选。据了解,杨晓东曾负责的6个海外生产基地和创新研发基地的建设,使得上汽集团在这6大市场的销量实现了 “万辆级”的突破。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16年前,不满40岁的王晓秋成为上汽集团自主项目的开拓者,并以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身份,参与了收购罗孚全系列核心技术产品。有了罗孚的平台技术,上汽在罗孚75平台基础上开创了“荣威”这一自主品牌。
2008年,安亭与临港的荣威工厂拔地而起,第一辆比肩合资品牌的自主轿车荣威550上市,为上汽自主品牌发展带来第一波高潮。而上汽并购罗孚几乎所有知识产权和核心平台技术,这也被后来者视为自主车企技术引进中最漂亮的一套掏心战术。
荣威550(已停售)
2013年,上汽集团突破500万销量,每5辆国产汽车中至少有一辆出自上汽集团,全年实现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9.53%。不过,与合资业务相比,自主板块仍然显得羸弱,上汽的两大合资伙伴——通用与大众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拥有荣威和名爵两条产品线的自主业务却仍然是亏损。
“做大上汽自主品牌,实现盈利1亿元。”陈虹2014年5月接替胡茂元成为上汽集团董事长后立下了这样的Flag,而彼时上汽自主销量在下滑,盈利更是天方夜谭。
第一次救火
2014年7月,“拓荒者”王晓秋的身份变成了“救火队长”。 在陈虹立下目标后,王晓秋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兼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而他当时执掌着中国销量最高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不到一年。
坊间有流传,在上汽研发自主车型时王晓秋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技术就是让人来学会的,学不会的那是巫术!”这句话后来成了技术人员相互打气的金句。
“我决定赌一把”是王晓秋让媒体和员工印象最深的第二句话,这与典型的“上海派”高管形象多少有点出入,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救火队长会拿“赚1个亿”当作一个小目标时,王晓秋在履新仅一个月后的上汽乘用车职代会上,他顶住各方压力宣布将年度销量目标由之前的26万辆缩减至20万辆。
在销量上做减法的同时,王晓秋在产品的开发流程效率做了加法。上任九个月,名爵锐腾横空出世,2016年6月,定位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的荣威RX5高调上市,在新车策略和荣威350+360双车策略下,2016年前10个月上汽自主就已经完成了2015年全年销量,其中荣威销量占了7成,加之上汽两款新能源汽车e55和e950的加码,2016年全年上汽自主销量增长89%,达到32万辆。
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2017年,王晓秋完成了三年前定下的Flag。据上汽集团统计的新增销量中,自主品牌增量贡献占比超过50%,并实现了盈利,而当年上汽集团净利润达到342亿元,同比增长7%。
“活下去”
2019年对于王晓秋和他团队的考验,不是自主销量成绩单如何更加鲜亮,而是面临着今年整个集团的销量可能下滑7%的窘境,这是2006年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全年销量下滑,且或许只是个开始。
“今年的汽车市场已经非常严峻了,我们要先‘活下来’,现在这个市场,‘活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王晓秋在今年3月底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上半年车市一片哀嚎的形势下,上汽集团也无法独善其身,同比下滑超16%,尽管守住了上半年销量冠军的宝座,但是两大“利润奶牛”——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元气大伤,虽然上汽集团上半年财报还未出,但从今年一季度财报来看,上汽集团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
整体市场下滑已不可逆,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也迫在眉睫。早在两年,居安思危的王晓秋在公开场合就表达过“2019年前后自主品牌将步入生死存亡期”的观点,“中国不需要那么多汽车厂,到2020年以后,如果燃油法规出来,本来传统车做得不好,现在新能源车又做得不好的车企,就会是第一批被淘汰掉的。”
活下去,不被淘汰掉,这可能是王晓秋在上汽集团将要开始的第二次救火。救火队豪华阵容中,除了同他一样具有开拓精神的杨晓东负责自主业务之外,还有带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祖似杰,这个常年泡在实验室并且务实的总工程师,正在一步步落实上汽在在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和智慧出行上的布局,让技术从实验室里走出来,以场景为导向,在项目中落地。
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
在已完成两代智能驾驶整车平台开发,以及集成5G通讯技术的车联网平台之后,今年9月份,搭载“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车功能的荣威MARVEL X将正式上市,成为中国首款真正实现“特定场景无人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量产车型。
如果第一次救火靠的是心态和策略,那么第二次救火,需要的是战略和勇气,王晓秋和他麾下猛将组成的护卫队,已整装待发。
5月12日,开阳实验室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安徽芜湖签约,标志着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
在光伏产业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异质结电池作为新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代表,正以其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以及良好的温度系数等显著优势,影响着行业技术格局。而作为一家专注于异质结技术的光伏企业,东方日升(300118)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持续深耕,其产品销量及转换效率实现持续提升,且......
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首航,上汽集团出海进入新时代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4月车型销量榜,微型车包揽前三,SUV仅一款破2万不受宠了?
深度 | 吉利汽车一季报:回归“一个吉利” 用效率穿越周期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人都应该自觉维护自己的品牌
上市18天大定破万,东风日产N7全国交付正式开启!
惊爆价7.98万起,电动家轿“卷王” 荣威纯电D6燃爆泉城
2025华中国际车展开幕 特斯拉携人形机器人及热门车型参展
在区域银行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最近郑州银行同时交出了两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新能源进入产品强劲周期 销量全面爆发
专门花2亿买别墅只为停车?是不是疯了!不,因为位大佬的车总价值就超过3亿!#富豪 #豪车 #超跑 #兰博基尼
智界不配蓝牙车钥匙 需单独购买 引车主不满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亮相
法拉利CEO谈车载显示屏 装太多只对供应商有好处
4.6折都卖不动,时代抛弃豪华品牌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
在医药生物产业链中的中药子行业中,中药贴膏赛道是相对小众的领域。在这条市场规模大约百亿的赛道中,却诞生了几家颇具特色的上市公司,比如市值超千亿的云南白药、两家具备核心产品市值破百亿的奇正藏药和羚锐制药、生产丁桂儿脐贴的亚宝药业等等。
中国品牌真的崛起了!安全守护重塑标杆,瑞虎9加速终结合资高溢价,奇瑞以技术硬实力与生命守护理念,定义新时代安全标杆!